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温度对红鳍东方鲀早期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全同胞家系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早期幼苗在4个不同温度(15℃、17℃、19℃和正常养殖温度21~25℃)条件下,水温对其生长性状和雌雄性别组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温度越低,鱼苗生长速度越慢。对照组(正常养殖温度21~25℃)的幼苗生长最快,其次依次为19℃、17℃和15℃。30~90日龄,不同温度处理组绝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具有相似变化趋势。70日龄前,正常养殖温度组的绝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最高;80~90日龄,19℃组最高。统计180日龄各温度组雄性和雌性个体比例,利用组织学切片法辨别雄雌。15℃组雄性和雌性比例为86.67%和13.33%,17℃组为70.00%和30.00%,19℃组为56.67%和43.33%,正常养殖温度组为53.33%和46.67%。低温能够有效提高红鳍东方鲀家系雄性个体比例,15℃组为最佳诱导温度处理组。

关键词: 温度 红鳍东方鲀 生长 性别分化 家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神堂人工鱼礁礁区布局的合理性研究(英文)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4

摘要:以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为手段,研究了不同配置组合人工鱼礁区周围的流场效应。研究中采用了四种配置组合,分别为"444"三列,"464"三列,"12345"五列三角形,"34543"五列正六边形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说明大神堂人工鱼礁礁区的礁群配置组合能够较好地发挥礁区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CFD 人工鱼礁 礁区布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单倍体牙鲆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及早期发育的研究

中国工程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组织切片的方法研究了双单倍体牙鲆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及早期发育。结果显示:双单倍体牙鲆中除雌性外,还有雄性和未分化鱼出现,所占比例分别为56%、38%和6%。双单倍体牙鲆雌性的性别分化晚于普通牙鲆。雌鱼至100日龄,卵巢腔仍未闭合;110日龄雌鱼的产卵板上存在大量向卵母过渡的卵原细胞,未见Ⅰ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双单倍体牙鲆雄鱼精巢的分化在时间上和普通牙鲆的基本相同。随着发育的进行,双单倍体牙鲆雌鱼的卵巢出现部分异常的卵母细胞以及卵巢退化现象;部分雄鱼的精巢也有退化现象出现。9~11月龄,双单倍体牙鲆雄鱼的精巢发育到Ⅲ期,而普通牙鲆性腺在同期进入了Ⅳ期;11月龄开始双单倍体牙鲆雄鱼精巢有退化的迹象;13~15月龄,精巢退化成精小叶,其中只含有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消失不见,似Ⅱ期精巢。

关键词: 牙鲆 双单倍体 性腺 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中敌百虫残留限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

摘要:敌百虫作为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农产品生产中。敌百虫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对于控制农产品中药物残留、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食用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农产品中敌百虫残留限量标准制修订现状,综述了近些年来农产品中敌百虫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分子印迹法、电化学法、色谱法以及生物传感技术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产品 敌百虫 最大残留限量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海洋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大众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国渔业的发展也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变为对数量与质量要求并举的历史阶段。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虽然总体稳定向好,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容忽视。作为水产养殖三大投入品之一,水产苗种是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没有苗种,水产养殖将成为"无米之炊"。水产苗种的质量安全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投入品的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脂蚕蛹替代日粮中鱼粉对建鲤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免培养的16S rDNA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研究脱脂蚕蛹替代鱼粉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肠道菌群的影响。6个饲养组分别饲喂6种等氮等能饲料,分别为含10%鱼粉的基础饲料、3种替代饲料(脱脂蚕蛹替代鱼粉蛋白,替代水平分别为25%、50%和75%)及2组分别在50%和75%替代基础上分别再添加0.6%和0.7%晶体赖氨酸的饲料(分别记为DSP0、DSP25、DSP50、DSP50-Lys、DSP75、DSP75-Lys)。饲养结束后采集肠道样品,分析建立指纹图谱,DSP0、DSP25、DSP50、DSP50-Lys、DSP75、DSP75-Lys组分别产生了19、15、11、12、8和12条可鉴别条带,各组均存在优势种群条带。DSP0和其他各组(DSP25、DSP50、DSP50-Lys、DSP75、DSP75-Lys)的相似性指数为50.7%、50.6%、69.0%、42.4%、66.7%。对PCR-DGGE指纹图谱主要条带进一步回收、克隆和测序,共得到19条序列,将得到的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分析,发现建鲤肠道菌群归为芽孢杆菌纲、螺旋体纲、β-变形菌纲、梭菌纲、放线菌纲、γ-变形菌纲、蓝藻纲、拟杆菌纲、梭杆菌纲等,大部分为不可培养细菌。研究发现,脱脂蚕蛹替代鱼粉对建鲤肠道菌群组成产生显著影响,随着脱脂蚕蛹替代水平的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细菌种类从19种锐减至8种,而饲料中补充赖氨酸可减弱这种影响,本研究可为蚕蛹在鲤配合饲料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建鲤 脱脂蚕蛹 鱼粉 肠道菌群 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岛湾人工鱼礁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水生态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2012年3月、5月、8月、11月表层沉积物调查资料,分析了双岛湾附近人工鱼礁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全部测站Cu、Zn、Pb、Cd、Hg、As的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Ⅰ类标准;(2)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较为规律,除Hg含量站间差异不明显外,鱼礁区内站点的Cu、Zn、Pb、Cd、As重金属含量低于周边海域;(3)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月际变化比较明显,以8月最高、3月最低;(4)双岛湾附近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为低级,且总体潜在生态危害属轻微水平。

关键词: 双岛湾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时空分布 潜在生态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Pv6无线传感网在智能电网高级测量体系中的应用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4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普及,IP协议是智能物件网络的核心。为了支持端到端的应用,智能电表将向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精确计量、交互式和高速通信发展,智能电表的IP化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了在用电信息采集AMI系统中,采用端到端的IPv6无线传感网通信协议,对整栋楼的智能电表进行统一部署,集中到网关,实现了对用户的用电实时控制与管理。

关键词: 智能电网 IPv6 用电信息采集 AM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海豚链球菌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

生物灾害科学 2014

摘要:以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为目标菌株,研究了多株分离自罗非鱼养殖水体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微生物对其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初筛获得了11株对海豚链球菌具有拮抗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其中7株拮抗效果较为显著,分别属于芽孢杆菌(B0903,B0910,B0916)、乳杆菌(L0914,L0917)、假丝酵母(C0909)和诺卡氏菌(N0906)。对这7株菌株从生长优势、共凝集率、净化水质能力等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发现7株菌株的生长系数均大于海豚链球菌,L0917、C0909、N0906的倍增时间显著低于海豚链球菌,且L0914、C0909、N0906能与海豚链球菌产生共凝集作用,共凝集率分别为3.03%、4.11%和1.85%。7株菌都具有一定的净化水质的能力,但C0909、L0914对氨氮的去除率显著低于菌株N0906。研究显示,诺卡氏菌N0906较适宜作为罗非鱼养殖中控制养殖生态环境和链球菌病害的微生态菌株。

关键词: 拮抗 海豚链球菌 罗非鱼 养殖水体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硝基酚对稀有鲫胚胎的急性毒性

淡水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对硝基酚对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记录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毒理学特征,并对稀有鲫的心率、死亡率、孵化率、自主运动频率及孵出仔鱼体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硝基酚会导致稀有鲫胚胎发育延迟,并造成胚胎卵凝结、心包囊肿、脊柱弯曲等多种畸形甚至死亡现象。随着对硝基酚浓度的提高,稀有鲫的胚胎孵化率、96 h成活率降低,各时期的死亡率与畸形率均增加。对硝基酚对稀有鲫胚胎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4.162、10.282、4.484、4.160 mg/L,安全浓度(SC)是1.63 mg/L。

关键词: 对硝基酚 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