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麦中镉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及PCs合成的基因型差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基因型大麦对镉耐性和转运能力差异,选取大麦耐镉品种华10118和敏感品种华2255进行水培试验,比较不同镉处理下大麦根系和地上部中镉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差异,并研究了根系和叶片中PCs含量对镉转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华10118对镉的转运能力较差,地上部镉含量较低;镉在两个大麦品种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和胞液中,基本各占35%~44%,细胞器占5%~26%,华2255的细胞器组分中镉含量显著大于华10118,可能是华2255耐镉性差的原因。两个基因型大麦根系中的镉以醋酸提取态为主,而地上部中以NaCl提取态最多;华2255的乙醇提取态、去离子水提取态和NaCl提取态的镉含量较高,可能是其对镉转运能力较强和耐受性差的原因。华2255根系和叶片中的PC2和PC3含量都显著高于华10118,根系合成较多的PC2和PC3有助于镉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
一体化生物膜工艺处理滨海农村污水脱氮特性研究
《环境工程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模拟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和间歇进水特点,考察一体化生物膜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脱氮能力。该工艺水解酸化池和局部循环曝气池有效容积比为13∶10,曝气装置位于局部循环曝气池中间底部,出水端设置斜管沉淀池,兼有泥水循环功能。装置连续运行30周,平均进水量为300 L/d,生物反应区HRT为4 d。研究结果表明:在出水BOD5平均质量浓度为15.5 mg/L时,出水TN、NH3-N、NO-3-N的平均质量浓度控制在16.9,3.53,13.2 mg/L以下,出水碳、氮指标均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要求。该工艺对间歇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硝化能力,出水NO-3-N占TN含量的78.1%,而反硝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间歇进水 水解酸化 局部循环供氧 生物膜


不同保鲜剂结合冰温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保鲜剂结合冰温(-0.5~-0.2℃)对玫瑰香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保鲜剂结合冰温能有效减少葡萄贮藏期间的失重、脱粒、腐烂,延迟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较好保持葡萄的外观和风味;并能使葡萄果肉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另外,能很好的抑制丙二醛的积累、PPO活性,保持较高的POD、SOD活性,延缓衰老,增长贮藏时间。其中以处理Ⅲ即8gCT2保鲜剂+1gCT5保鲜剂处理对玫瑰香葡萄保鲜效果最好。


馒头保鲜杀菌工艺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辐照杀菌与热杀菌相结合的方法对馒头进行保鲜杀菌,研究辐照处理对馒头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2,4,6,8kGy的辐照对馒头杀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热杀菌100℃、10min预杀菌处理及60 CO辐射剂量6kGy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有效地延长馒头保质期达6个月。


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
《草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肥种植具有提供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供饲草、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耗等作用,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有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和菊科(Compositae)等。绿肥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间套作、轮作、肥饲兼用型绿肥牧草生产以及果园绿肥种植模式,而且由于我国的气候类型与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不同,各种模式的区域分布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肥种质资源、绿肥应用模式和绿肥效应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指出我国绿肥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现有绿肥种质资源的引入与保存,扩大品种资源的储备与利用;大力发展绿肥的产业化研究;加强绿肥效应评价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全面发展绿肥的肥饲综合利用价值,为绿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氮、磷、钾对设施蔬菜产量及养分循环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肥料浪费,研究氮、磷、钾肥施用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以及氮、磷、钾肥在蔬菜、土壤中累积量。进行一个周年轮作设施番茄、菜花、芹菜田间施肥试验。当番茄、菜花、芹菜不施N、P、K肥时,减产6.0%~13.8%,年总收入分别减少39220元/hm2、36902元/hm2、22023元/hm2;氮、磷、钾素是蔬菜产量的限制因子。蔬菜中N吸收量:番茄和菜花>芹菜,P吸收量:菜花>番茄和芹菜,K吸收量:番茄>芹菜>菜花;番茄果实中氮吸收量低于菜花果实氮吸收量,植株氮吸收量也低于菜花植株。而果实中磷、钾的吸收量是高于植株,并且钾吸收量明显高于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顺序为菜花>番茄>芹菜。番茄、菜花和芹菜收获后的土壤氮、磷、钾含量均高于种植前的土壤含量;受底施有机肥的影响,番茄土壤中残留氮含量、芹菜土壤残留磷含量都高于基础土壤含量2倍以上;菜花没施有机肥,土壤残留氮、钾含量低于番茄和芹菜。土壤残留磷含量比较高,造成资源浪费,也污染土壤环境。
关键词: 设施蔬菜轮作 产量 氮吸收量 磷吸收量 钾吸收量 土壤残留


天津涉农区县发展活力与提升对策研究——基于与北京、上海的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涉农区县作为直辖市县域经济的主体,在连接城市与农村,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掌握天津涉农区县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制约涉农区县发展活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创新构建了涵盖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自主创新4个方面,包含17项指标的涉农区县发展活力指标评价体系,借由对津京沪涉农区县发展活力的综合比较,从提高涉农区县经济多样性、优化提升产业机构、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强镇扩权和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