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499条记录
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经验及对天津的启示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为使天津现代农业发展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对国内外发展低碳农业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方向,提出对天津发展低碳农业的启示,即减量化发展是低碳农业的重要基础,天津低碳农业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增汇固碳、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休闲农业等途径,达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增汇的目的,进而促进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农业 气候变化 碳排放 新能源 经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计出适合特异性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采取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沙门氏菌invA毒力靶基因特异性序列分析,同时对焦磷酸测序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1种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和鉴定沙门氏菌的方法。结果显示,此方法以传统国标法的前增菌为前提,可省去后期生化验证的繁琐过程,将检测时间由常规检测的4~7d缩短至20h,并且其准确性与传统生化验证完全一致。所建立的针对沙门氏菌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具有高效性、精准及操作简便等特点,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焦磷酸测序技术 沙门氏菌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见水产药物对两种水产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水产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求水产药物影响反硝化细菌和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合剂、二氧化氯、戊二醛和阿维菌素对反硝化细菌和芽孢杆菌生长和脱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对高锰酸钾、戊二醛和二氧化氯较为敏感,高锰酸钾质量浓度为4mg/L,戊二醛质量浓度为0.1mg/L时,反硝化细菌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显著降低(P<0.05),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为0.3mg/L时,反硝化细菌的生物量和脱氮能力显著降低(P<0.05),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混合使用;而反硝化细菌对硫酸铜合剂、阿维菌素不敏感,可以混合使用;芽孢杆菌对高锰酸钾,硫酸铜合剂,二氧化氯较为敏感,高锰酸钾质量浓度为2mg/L,硫酸铜合剂质量浓度为0.25mg/L,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为1mg/L时,芽孢杆菌的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显著降低(P<0.05),应避免混合使用,而芽孢杆菌对戊二醛、阿维菌素不敏感,可以混合使用。

关键词: 水产药物,反硝化细菌 芽孢杆菌 生长 脱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生产转TLR4基因抗病克隆绵羊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提高羊的抗病性能、生产培育高抗病力的转基因羊。本实验分别利用绵羊超数排卵获得的体内卵母细胞和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转基因克隆羊的生产。体内超排共获卵2 431枚,其中可用卵77.29%(1 879/2 431);体外成熟培养共获卵3 292枚,其中可用卵70.90%(2 334/3 292)。体内外核移植实验分别获得体内重构胚1 879枚、体外重构胚1 786枚。结果表明:体内核移植重构胚融合率(81.12%)显著性高于体外核移植重构胚(68.88%)(P<0.05);将部分体内、外重构胚以手术法分别移植于89只及72只受体,体内重构胚移植妊娠率为10.11%,显著高于体外重构胚移植妊娠率(2.78%)。体内、外重构胚移植后各产羔1只,PCR检测均为转TLR4阳性。本实验初步建立了一套较有效的体内外核移植生产转基因克隆羊的方法,并比较了不同来源卵母细胞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发现体内超数排卵所获取的成熟卵母细胞数量、质量均优于体外成熟培养获卵。

关键词: 超数排卵 IVM 转基因克隆 TLR4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处理和正确施药时间对菜豆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论文评述

中国蔬菜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加拿大圭尔夫大学Gillard C L教授等于2012年在Crop Protection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种子处理和正确施药时间对菜豆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研究论文(The control of dry bean anthracnose through seed treatment and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timing of foliar fungicides)进行了评述。Gillard教授等以播种前杀菌剂处理种子的方法为对照,设计了几个施药时间点,探讨了菜豆生长过程中正确的施药时间点,即寻找作物与病菌相互作用、病情发展的关键时间点。旨在延续并提高化学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防治效果,提高菜豆产量和质量,节省种植者的投入,并有效地保护环境。文章内容新颖,可操作性强,对生产实践有指导意义。希望通过介绍该论文的试验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为国内同行在菜豆炭疽病防治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菜豆 炭疽病 精准施药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温结合气调贮藏对树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采用不同厚度的PE袋包装树莓,贮藏于冰温条件下,研究冰温结合气调贮藏对树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温结合气调处理使树莓贮藏期延至20d,并有效延缓了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对照组15d时的可滴定酸、TSS含量分别降至1.47%、9.2%,而0.04mm气调处理组20d时的可滴定酸、TSS降至了1.58%、9.7%。但抑制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的差异不明显。同时,气调处理提高了树莓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延缓了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延缓了树莓的衰老。其中,0.04mm PE保鲜袋中树莓的品质最好。这说明适当的气调结合冰温贮藏更有利于树莓的贮藏。

关键词: 树莓 冰温贮藏 自发气调包装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收时间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组分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及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采收时期玫瑰香葡萄果实芳香化合物相对含量,研究采收期对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物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10日采收的玫瑰香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原花色素分别为20.09%,21.3%和5.53 mg/g,均显著高于较早采收。8月24日、9月8日、9月21日、10月10日采收的芳香化合物检出种类分别为41,34,36,39种。各采收期果实中萜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52.98%,58.29%,70.91%,43.62%;9月8日、9月21日采收时气味最重的里那醇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9.47%和49.02%;具有浓郁的花香、香脂香、玫瑰香的香芹醇、松油醇、氧化里那醇、á-月桂烯、3-蒈烯的相对含量也显著高于8月24日和10月10日采收。10月10日采收的果实中,具有刺激气味的壬烷酸、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4,6-二-叔-丁基-m-甲苯酚、牛儿基乙烯基醚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影响采后贮藏品质的乙醇相对含量较高;10月10日采收较8月24日、9月8日、9月21日采收分别增加了103.77%,77.05%,39.35%。说明在玫瑰香成熟过程中,萜醇类化合物对果实风味的贡献更大,因此,天津地区玫瑰香的最佳采收期应在9月中下旬。

关键词: 玫瑰香葡萄 采收期 果实品质 芳香物质 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特性对比及其在农业环保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黑炭是生物有机体转化的稳定性碳物质,作为土壤添加剂近年来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近年国际上对生物黑炭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很快,但关于不同来源生物黑炭理化性质的调控及其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未达成统一认识。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为推动我国生物黑炭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展,文章从生物黑炭的来源、不同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对比,及其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并对生物黑炭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展望,以期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生物黑炭 理化特性 碳增汇减排 土壤改良 环境修复

黑曲霉发酵酱油渣的研究

饲料工业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了黑曲霉的耐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NaCl浓度在0-120 g/l以内,黑曲霉生长速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NaCl浓度为40 g/l时黑曲霉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为2.08 cm/d;并且以酱油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黑曲霉对酱油渣中粗纤维成分的降解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黑曲霉能高效降解酱渣中半纤维素,30 d降解率达到了84.28%;同时对纤维素和木质素也有一定程度降解,30 d时降解率分别为23.86%和9.43%。本研究结果为酱油渣的饲料化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酱油渣 黑曲霉 固态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后不同时期1-MCP处理对苹果果实质地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采后不同时期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苹果果实质地的影响,以富士苹果为试材,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对苹果果肉质地参数差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果肉脆度与硬度、凝聚性、回复性、咀嚼性均呈较好的正相关性,黏着性与其他参数指标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性,回复性与咀嚼性、凝聚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1-MCP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果实的软化,但其作用效果随着采后处理时间的延迟而降低,采后9d处理的果实质地品质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为了达到采后较好的1-MCP处理保鲜效果,处理前的常温放置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周。实验也表明TPA测试能够较好地反映苹果果实各质地指标的差异,适用于苹果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

关键词: 苹果 1-甲基环丙烯 处理时期 质地多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