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入冻时间对太平洋西北海域柔鱼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捕捞后0h,6h和12h入冻的太平洋西北海域柔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3个可食部分(胴体、鳍和头足)的pH、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甲醛和K值。结果表明:随着入冻时间的延长,柔鱼鲜度下降。捕获后6h入冻的样品,胴体甲醛含量已超标;捕获后12h入冻的样品,胴体K值已超过60%,进入初期腐败。建议捕获后6h内入冻为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选育群体主要体尺性状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
《海洋与湖沼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选育群体作为试验群体,采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头长、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背吻距、背鳍基长等8个主要体尺性状的遗传力。结果显示,上述8个性状的遗传力在0.131—0.313之间,多为中等或偏低遗传力,其中背鳍基长遗传力最低,为0.131±0.039,体高遗传力最高,为0.313±0.086。采用皮尔逊相关法估计上述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结果显示,上述性状间表型相关变化范围为0.016—0.815。采用两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上述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上述性状间遗传相关变化范围为0.065—0.866。在本研究中,比较分析表型和遗传相关结果发现,虽然体厚与尾柄长的表型相关最低,仅为0.016,相关性不显著(P>0.05),但是遗传相关为0.247,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LRT)统计分析达到显著水平(P<0.05)。体厚与背鳍基长的表型相关为0.647,t检验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遗传相关仅为0.305,LRT统计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上述结果说明,在该群体中各体尺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水平不完全相同,在设计育种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各个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的改进K-means算法的图像检索方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一种改进K-means算法的初始类心选取方法.首先基于HSV颜色空间计算样本图像和图像库中所有图像的特征向量,将样本图像的特征向量作为第一个初始类心,然后计算图像库所有图像距离样本图像的特征向量距离,找出距离最大的特征向量作为第二个初始类心,在剩下的特征向量中找到距离前两个初始类心和最大的特征向量作为第三个初始类心,依次类推确定剩下的初始类心,然后进行聚类,最后进行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论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图像检索 K-means算法 HSV颜色空间 初始类心 特征向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2年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
《水生态学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天津大神堂贝类养殖区的水生态环境,于2012年4-10月对养殖区5个站位的浮游生物进行了逐月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共有3门、19属、22种,其中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平均丰度为6.22×104个/L;浮游动物共2门、6属、6种,平均丰度为127.8个/L。各季节各站位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07~2.37和0.04~0.66,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为0.40~1.71和0.25~0.91。总体评价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浮游生物的多样性水平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检测豆芽中的3种外源植物激素残留
《色谱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同时测定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赤霉素等3种外源植物激素残留的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豆芽样品以酸化乙醇-乙腈溶液(1%(v/v,下同)乙酸+50%乙醇+49%乙腈)提取目标化合物,并经乙腈再提取后合并提取液;经硅藻土分散固相净化、正己烷去脂后氮吹至近干;用2.0 mL 50%(v/v)甲醇水溶液定容,过滤膜后上机检测。液相色谱以甲醇-水(含0.1%(v/v)的甲酸)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18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高分辨质谱、负离子模式,以精确质量数和二级特征离子定性,以准分子离子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3种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为5.0~10.0μg/kg,线性范围为1~200μg/L;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9.1%~96.1%,相对标准偏差为5.7%~10.4%。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市场上豆芽质量的快速筛查检测。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6-苄基腺嘌呤 4-氯苯氧乙酸 赤霉素 豆芽 多残留 快速筛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组合菌株固态发酵鱼粉废液和豆粕工艺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粉废液中富含蛋白、多肽等多种成分,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为了实现蛋白资源的回收和高效利用,对鱼粉废液和豆粕混合物进行微生物固态发酵的工艺研究。实验以可溶性多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含量作为检测指标,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即纳豆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复合配比2∶1,接种量6%,豆粕与鱼粉废液浓缩液比(w/v)1∶0.8,起始温度35℃,发酵时间48 h。该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的可溶性多肽含量增至22.64%,TI降至1.38 mg/g,益生菌数量达11.6×109CFU/g。通过对比发酵原料和终产物,表明鱼粉废液和豆粕经微生物复合发酵后,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有数据采集时间记录功能的围网网具沉降仪设计
《渔业现代化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围网设计中,常用模型网具获取实验数据,沉降数据是围网的重要参数之一。现有的网具沉降数据仪,或者由于体积过大不适用于模型网具,或者没有数据采集时间记录功能,而限制了使用的便利性。为改进这一缺点,采用具有实时时钟模块的MSP430FR5739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其实时时钟功能记录数据采集时间,并利用其内部的铁电存储单元,作为数据暂存区,配合容量较大的FLASH芯片作为主存储,既保证了存储区的寿命又提高了数据存储容量,同时延长了仪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通过选用大量程压力传感器MS5541-30C,测量水深为0~290 m。设计的沉降仪具有可记录数据采集时间、测量范围大、数据存储多等优点,使用方便,可用于模型网具和真实围网的沉降数据获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O发色对罗非鱼片贮藏过程质量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罗非鱼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化、质构及微生物指标分析CO发色处理对鱼片贮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发色处理可将鱼片初始pH由6.75降低至6.62左右。冷藏过程中,发色处理后的样品TVB-N值5d内基本保持稳定,较未发色样品延长约2d;未发色和活体发色样品冷藏5d后硬度、粘性、咀嚼性出现明显下降,但传统发色样品在1d以后上述指标就明显下降;活体发色处理使鱼片初始细菌数量降低,并延缓冷藏过程中的变化。冻藏过程中三种处理方式对鱼片各项质量指标影响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对大菱鲆幼鱼鳃Na~+-K~+-ATPase活力、血清离子浓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动物学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饲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平均体质量为(7.16±0.07)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分别在盐度12、18、24、30和36下饲养60 d后,其鳃Na+-K+-ATPase活力、血清离子浓度、生长激素(GH)、皮质醇激素(CO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CE)的变化。结果表明:幼鱼鳃Na+-K+-ATPase活力、血清Na+浓度均随盐度的升高而上升,分别在3.48~8.30 U/mg和169.99~180.00 mmol/L之间,其中12盐度组最低,36盐度组最高。幼鱼血清中K+和Cl-浓度分别在2.20~3.47 mmol/L和136.67~142.00 mmol/L之间,各盐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幼鱼血清中GH和COR浓度分别在0.41~1.66 ng/ml和35.33~76.41 ng/ml之间;其中GH在36盐度组最高,12盐度组最低,而COR在12盐度组最高,36盐度组最低。幼鱼SGR和FCE分别在(1.45~2.00)%/d和1.12%~1.38%之间,与盐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两者均为12盐度组最低。由此可见,盐度变化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鳃Na+-K+-ATPase活力、血清Na+浓度和激素含量。本研究对大菱鲆养殖生理生态条件分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研究结果可为大菱鲆养殖的盐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菱鲆 盐度 Na+-K+-ATPase 血清离子 生长激素 皮质醇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