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利用茎柔鱼废弃物酿制鱼露的研究

食品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智利外海茎柔鱼废弃物为原料,采用保温、加曲保温、加酶保温等不同速酿方法制备鱼露,测定鱼露在酿制过程中的pH和氨基酸态氮,并对最终样品作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酿制20 d内,pH和氨基酸态氮变化显著,20 d后二者均趋于稳定。常温自然酿制鱼露中的各种变化速度较速酿鱼露缓慢得多。感官评定的结果表明,保温和加曲保温速酿的样品在气味优于加酶保温速酿的样品。对保温速酿鱼露中组胺和重金属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其中组胺及砷、镉的含量均已超标,不适于直接作为调味品食用。

关键词: 茎柔鱼 废弃物 鱼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当前近海捕捞渔民用工荒现象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4

摘要:近海渔民用工荒问题是渔业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渔民转产转业的附带问题。本文通过对部分省市出现的渔民用工荒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认为中国人口大背景及新经济形势、海洋捕捞业的特殊性、传统渔民观念问题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因素是形成当前近海渔民用工荒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政府应针对性出台并完善具有执行力的扶持政策、船东应放宽眼界扩充外来雇工渠道、大力发挥第三方机构——渔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海洋捕捞 渔民 用工荒 渔业行业协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后大鲵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作为免疫原(F-AH),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分别于免疫后的第1、4、7、14、21、28天采集血液样品,进行大鲵外周血液的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组成分析,测定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于免疫28 d后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免疫后第4、7、14和第21天,免疫大鲵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其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于第4天达峰值,分别为7.83×107个/mL和6.74×106个/m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在第4天达峰值,为28.60%,单核细胞百分比在第7天达峰值,为10.53%;吞噬细胞活性显著提高,且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4.09%和3.73。随后,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和抗体效价显著增加,均在第21天达峰值,分别为75.30%和1︰426.67。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9.23%。由此可见,F-AH免疫原能够通过促进血细胞数量的增加、吞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以及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等方式提高大鲵的免疫保护力。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灭活疫苗 大鲵 血细胞数量 吞噬活性 凝集抗体效价 相对免疫保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哲罗鲑、细鳞鲑及其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体质量为38.03~55.03 g的哲罗鲑Hucho taimen、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及其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鱼的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杂交种的水分、粗灰分含量高于哲罗鲑低于细鳞鲑,而粗蛋白质含量高于两者;杂交种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哲罗鲑和细鳞鲑,而鲜味氨基酸含量低于哲罗鲑高于细鳞鲑;3种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标准和鸡蛋蛋白标准,以杂交种最高;杂交种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均远高于哲罗鲑和细鳞鲑,以细鳞鲑最低。研究表明,3种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均较高,尤其是杂交种,其肌肉品质更优于哲罗鲑和细鳞鲑,这为哲罗鲑和细鳞鲑的杂交育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哲罗鲑 细鳞鲑,杂交种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Sn1203株的基因型及糖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鲤(Cyprinus carpio)上皮细胞(epitheliaoma papulosum cyprini,EPC)培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Sn1203分离株(IHNV-Sn1203),根据GenBank中IHNV G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的序列设计引物(GenBank序列编号AB288207),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IHNV-Sn1203株G蛋白全长ORF,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7b(+)中,构建了pET27-G重组质粒,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IHNV-Sn1203株G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1 527 bp,与韩国株具有最高的核酸同源性(96.86%)和氨基酸同源性(97.05%)。该基因编码508个氨基酸残基,推导分子量约为56.55 kD,等电点为6.15;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G蛋白富含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存在2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G蛋白N端含有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亲水性大于输水性;位于483~508位氨基酸存在一跨膜区;抗原表位预测显示抗原性良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IHNV-Sn1203株与日本株和韩国株聚为一簇,都属于JRt基因型。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糖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IHNV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和应用可检测基因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基因Ⅰ型GCRV的S6保守序列,分别设计扩增目的条带661 bp普通引物(P1、P2)、扩增目的条带159 bp荧光定量引物(F1、F2)和一条探针;同时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PVAX1-S6作为标准质粒,10倍梯度稀释构建质粒拷贝数与Ct值的标准曲线(Y=-3.389X+38.076)。结果表明,此方法在3.9×107~3.9×101拷贝/μL之间相关性较好,R2为0.992,最小检测量为4拷贝/μL;且与基因Ⅱ型、Ⅲ型GCRV以及其他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运用该方法检测16份草鱼出血病疑似样品,阳性结果为4份;而普通PCR检测仅2份显示阳性。本研究建立了针对基因Ⅰ型GCRV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灵敏、可重复性强的优点,适合于目前基因Ⅰ型GC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病毒定量分析。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基因Ⅰ型 TaqMan Real-Time PCR 定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工艺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微波对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的影响,以水游离氨态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选择较好的作用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料液比、加酶量(E/S)、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及时间和后续水浴时间等因素水平,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合浦珠母贝蛋白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58℃、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17 min、加酶量5 000 U/g,后续在58℃条件下再水浴1.5 h。预测响应值为0.224 4,水解度达到26.15%,验证实验证明与响应优化模型预测值误差不大,二次多元拟合度较好。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蛋白 微波辅助酶解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虾蟹高效益生态双主养技术

科学养鱼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2013年,我们在罗氏沼虾主产区江苏省高邮市开展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养殖试验(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结果表明,采用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基本不影响罗氏沼虾产量的前提下,收获了一定产量的河蟹,同时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一、养殖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在高邮市三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秦红朋的塘口进行实施,塘口面积26.5亩。2.试验方法(1)苗种放养:试验池塘3月19日放养扣蟹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菲律宾蛤仔两种谷氧还蛋白基因对微生物侵染和重金属胁迫的应答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两种谷氧还蛋白Vp Grx1和Vp Grx2 m RNA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重金属镉(Cd)作用下的表达调控规律。结果表明,正常菲律宾蛤仔Vp Grx1和Vp Grx2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Vp Grx1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而Vp Grx2在蛤仔血淋巴细胞、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均较高。鳗弧菌和藤黄微球菌侵染在某些时段可显著诱导Vp Grx1和Vp Grx2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另外,0.8μg/L、8μg/L和80μg/L Cd处理30 d后,菲律宾蛤仔肝胰腺中Vp Grx1和Vp Grx2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淋巴细胞中Vp Grx1基因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而Vp Grx2基因表达被显著诱导(P<0.05)。以上结果表明,Vp Grx1和Vp Grx2在菲律宾蛤仔的固有免疫反应和抗氧化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谷氧还蛋白 微生物侵染 Cd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政府审计与政府会计的互动研究——理论基础、现实需求与完善路径

商业会计 2014

摘要:政府会计是政府部门对预算分配和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分配的手段,政府审计是国家代表社会公众对政府预算分配和结果的执行情况与会计记录的准确性、会计报告的全面性进行监督的手段,二者作为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共同服务于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加强政府审计与政府会计的有效整合与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政府审计与政府会计体制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二者的互动能够加强国家对财政资金流转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从而实现良好的公共治理。本文探索了政府审计与政府会计互动的理论基础、现实需求与完善路径,以期为我国政府审计与政府会计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政府会计 互动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