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枸杞4大病虫害的遥感近地高光谱特征
《贵州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枸杞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填补我国枸杞光谱特征研究方面的空白,采用近地高光谱遥感方法对枸杞主产区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枸杞的健康冠层与枸杞木虱、瘿螨、负泥虫和白粉病等4种枸杞病虫害危害冠层的近地高光谱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病虫害感染后的冠层都具特有的光谱特征规律。健康枸杞冠层的光谱特征曲线较为平滑,其光谱反射率在红光波段700~760nm和近红外波段处高于染病冠层;木虱、瘿螨和负泥虫危害的冠层光谱特征曲线较为曲折,出现较多折点,并且发生蓝移现象;白粉病危害冠层的光谱特征较其他3种病虫害的平缓,但其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较健康枸杞冠层的低。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木虱危害的枸杞冠层光谱反射率在红光波段700~760nm处和近红外波段处降低;瘿螨危害的枸杞冠层光谱反射率在绿光波段550~600nm和红光波段600~700nm处升高,在红光波段700~760nm处和近红外波段处光谱反射率降低;负泥虫危害的枸杞冠层光谱反射率在红光波段700~760nm和近红外波段处降低;白粉病危害的枸杞冠层光谱反射率在蓝光波段、绿光波段和红光波段600~730nm处升高,在红光波段730~760nm和近红外波段处降低。


干旱区春小麦垄作沟灌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干旱区春小麦垄作沟灌的灌水质量,建立灌水技术参数优化模型,本试验研究垄沟参数(垄坡、垄宽、沟深、沟宽)、灌水技术参数(沟长、沟坡、入沟流量)之间的五种不同组合对垄作沟灌小麦的灌水质量评价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面坡度和沟型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以第一次灌水为例,随着入沟流量的增长,10m测点的横向灌水均匀度T1、T2、T4和T5分别较T3处理降低了5.05%、10.1%、4.04%和9.09%,30m测点的横向灌水均匀度T1、T2、T4和T5分别较T3处理降低了7.96%、11.8%、2.15%和10.75%,田面坡度与各测点的横向灌水均匀度呈现负增长的规律;T4处理平均灌溉水利用率最高,T4较T1、T2、T3和T5分别增加了4.76%、5.94%、0.36%和2.9%;沟长50 m、垄宽40 cm、入沟流量1.5 L·s~(-1)、田面坡度1/1000的参数组合为垄作沟灌春小麦适应生长的最优组合,此组合下小麦各生育期的平均田间灌溉水利用率最高为85.3%,小麦产量最高为9142.87 kg·hm~(-2),同时水分利用效率亦达最高为29.18 kg·hm~(-2)·mm~(-1)。
关键词: 垄作沟灌 灌水质量评价 春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铁、铜配施对宁夏枸杞中有效成分、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系统研究铁、铜配施时宁夏枸杞中有效成分、微量元素含量的积累规律,促进枸杞合理使用微肥,采用宁夏枸杞"宁杞1号"品种为材料,选取宁夏中宁、银川园林场2地,在枸杞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硫酸亚铁、硫酸铜进行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仪进行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设定的0.03%~0.20%施用浓度范围内,中宁、银川2地积累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浓度升高,枸杞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均显著提高,到达一定量后,则随着浓度升高其积累量呈下降趋势,最终确定出铁-铜适宜的喷施浓度为0.10%铁+0.05%铜。


宁夏枸杞花药培养胚状体的诱导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枸杞新优品系为试材,利用花药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激素配比、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添加活性炭对其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新优品系‘06-16’在基因型筛选中,诱导率最高为0.95%,通过对试验体系进行优化,2.0mg/L KT与0.2mg/L2,4-D的组合诱导率达到2.07%。4℃低温预处理3d或5d、33℃热激处理5d、活性炭浓度为0.8%,均能提高新优品系‘09-106’的胚状体诱导率。


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可以为土壤养分的评价提供依据,对陕北黄土丘陵区20 a、25 a、40 a、50 a刺槐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刺槐林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显著增加(P<0.05),均表现为在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而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全磷含量变化较小;相同林龄刺槐林在0—20 cm和20—40cm土层中0.25—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最高。刺槐林0.25—2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原土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有显著影响。营造刺槐林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全效养分分配及其平衡关系存在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25—2 mm粒径土壤大团聚体中,通过影响0.25—2 mm粒径团聚体提高了土壤全效养分的供应和保持能力。


黑果枸杞中一种花色苷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果枸杞为原料,利用?KTA?Purifier蛋白纯化系统分离纯化得到1种纯度97%以上的花色苷物质。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鉴定该花色苷物质为矮牵牛素3-O-芸香糖(反式-香豆酰基)-5-O-葡萄糖苷(petunidin3-O-[rhamnopyranosyl-(trans-p-coumaroyl)]-5-O-(β-D-glucopyranoside))。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该花色苷物质具有显著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


马铃薯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决定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以马铃薯AGP酶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RT-PCR和测序技术检测22个不同类型马铃薯中该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存在多态性,22个品种马铃薯中存在5种类型的酶蛋白,酶蛋白基因型为ISQV时,马铃薯淀粉含量较高,AGP酶蛋白为VSKM和VLKM时,马铃薯淀粉含量较低。
关键词: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基因多态性 淀粉生物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