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马铃薯StNAC72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C转录因子在应答非生物胁迫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宁薯4号叶为材料,应用RT-PCR技术从已建立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中获得了马铃薯StNAC72基因全长序列,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干旱和干旱后复水处理下根、匍匐茎和叶中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结果表明,StNAC72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NAM结构域。进化树聚类分析显示,该基因与拟南芥AtNAC072/RD26亲缘关系最近,属于NAC蛋白的SNAC(stressassociated NAC)组成员。转录水平表达分析显示,StNAC72基因表达量存在组织表达差异;干旱处理致使匍匐茎和叶中StNAC72均表现出上调表达模式,干旱处理后匍匐茎中StNAC72表达量较无处理的匍匐茎中上调近10倍;根中该基因对胁迫应答变化不明显,但表达量相较对照根中上调近1倍。干旱后复水处理促使StNAC72表达量下调,且以匍匐茎中该基因对胁迫应答最为显著,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干旱及水分刺激信号传导过程。研究结果为应用StNAC72改良马铃薯抗逆能力提供了基础理论数据。

关键词: 马铃薯 StNAC72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枸杞品种(系)需冷量及需热量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3种不同的需冷量估算模型(≤7.2℃、0~7.2℃和犹他模型)和2种不同的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和有效积温模型)分别对19个构杞品种(系)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测定,同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构杞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和萌芽展叶的需热量因品种不同而异。需冷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小,介于480~720 h(≤7.2℃模型)或480~787 h(0~7.2℃模型)或553~829 C·U(犹他模型),且北方品种(系)的需冷量值普遍高于南方品种;需热量值品种间差异也较小,介于3696~4704GDH℃(生长度小时模型)或143~182 D℃(有效积温模型)。无论以何种估算模型估算枸杞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我国枸杞品种(系)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枸杞 需冷量 需热量成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与土壤养分特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摸清宁夏主要枸杞产区施肥现状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调查了宁夏中宁(n=112)和惠农(n=20)不同树龄枸杞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等情况,并分别通过48和18个监测点的土样采集与测定,分析评价了其土壤养分含量现状。结果表明,中宁枸杞施肥采用有机无机配施,而惠农枸杞重施化肥,两地枸杞施用化肥种类以尿素、二铵和复合肥为主(投入农户比例达88.9%~100.0%)。中宁不同树龄枸杞N、P_2O_5、K_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716~909、654~1043、149~194 kg·hm~(-2),惠农分别为549~552、276~285、69~74 kg·hm~(-2)。两枸杞产地0~3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差异不大,但中宁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135.7 mg·kg~(-1))明显高于惠农(49.3 mg·kg~(-1))。两枸杞地土壤速效氮素残留以硝态氮为主,且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6~10年和≥10年中宁枸杞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是≤5年的3.3和2.5倍,但两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大。因此,建议宁夏中宁和惠农枸杞生产中,应采用有机无机配施的原则,根据不同树龄枸杞和目标产量,合理控制氮、磷肥总量,适当增施钾肥。

关键词: 枸杞 施肥现状 土壤养分 土壤NO3--N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查尔酮合成酶超基因家族组成及分子进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共收集来自于39个不同植物物种的59个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参试的CHS序列进行基因组成及结构分析,进而通过邻接法构建CHS超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CHS广泛分布于不同物种,整个超基因家族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CHS超基因家族在其进化过程中分为2个亚家族,2大亚家族之间遗传距离为0.048,其进化分异程度呈保守态势。参试的所有CHS基因在其指导蛋白合成从而实现性状表达水平较为统一。

关键词: CHS超基因家族 基因组成 分子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枸杞的果实性状及主要营养成分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测定5种枸杞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质量性状,比较分析了4种黄果枸杞(W-11-15、W-12-27、W-12-30、‘宁夏黄果’)与红果枸杞‘宁杞1号’的表型特征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W-11-15、W-12-27、W-12-30三种黄果枸杞具有不散粉的特性;黄果枸杞的果实大小、单株产量均小于红果枸杞‘宁杞1号’,但鲜果出汁率明显高于‘宁杞1号’(80%左右);相对于‘宁杞1号’,黄果枸杞的总糖、枸杞多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但具有高黄酮的特性;黄果枸杞的果糖含量较‘宁杞1号’低,但葡萄糖含量较高,尤其是W-12-30果实中的葡萄糖含量比‘宁杞1号’高34.47%。

关键词: 枸杞 种质资源 性状 主要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鉴定不同枸杞种质的耐热性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个枸杞种质为试材,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不同枸杞种质的耐热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0701’‘1301’‘MA’‘宁杞1号’‘宁农杞9号’‘宁杞5号’‘中国枸杞’‘蔓生枸杞’‘云南枸杞’‘北方枸杞’‘黄果枸杞’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52.55、52.13、52.37、54.17、56.28、54.57、52.47、55.55、53.79、55.36和56.92℃。耐热性大小依次为‘黄果枸杞’>‘宁农杞9号’>‘蔓生枸杞’>‘北方枸杞’>‘宁杞5号’>‘宁杞1号’>‘云南枸杞’>‘0701’>‘中国枸杞’>‘MA’>‘1301’。

关键词: 枸杞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耐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果实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活性成分变化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HPLC方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宁杞7号枸杞果实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活性成分VC、甜菜碱、多糖和5种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VC和多糖含量随着果实成熟不断增加,峰值都出现在盛果期,甜菜碱含量在青果期最高,5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总量以幼果期最低,黄变后期最高,盛果期稍有下降但含量与黄果期相当。

关键词: 枸杞果实 发育阶段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耦合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节水灌溉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水肥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4 9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新梢长、粒径和果穗长。灌水6 4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副梢长、NDVI值、SPAD值,并显著提高株高、单粒重和产量。灌水4 9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叶片鲜干比、叶柄鲜干比,该方案下水分有效利用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最高。灌水4 950m~3/hm~2,施肥720kg/hm~2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提升了糖酸比,但对可溶性糖、单宁、花色苷及总酚等品质因素影响不显著。总之,在施肥960kg/hm~2时,以4 950m~3/hm~2为基础,增加灌水量促进了养分吸收,改善了树体长势。灌水4 950m~3/hm~2,施肥720kg/hm~2提升了糖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水肥耦合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中的水平基因转移

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平基因转移是不通过生殖而进行的遗传物质交流,在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真核生物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水平基因转移在多细胞真核生物之间的发生频率以及对多细胞真核生物进化的影响尚不明确。近期的一些研究显示,水平基因转移在高等植物之间以及高等植物和其它生物之间普遍存在。该文将对高等植物中已发现的一些水平基因转移现象进行综述,并尝试解析植物之间水平基因转移可能的机制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平基因转移 植物 线粒体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酒共发酵体系中不同酵母菌种的相互影响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葡萄酒自然发酵是一个由众多微生物共同驱动的复杂反应过程。目前,葡萄酒产业中多采用纯化的酿酒酵母菌株,使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种单一化。然而,采用多个酵母菌株进行可控混合发酵逐渐受到葡萄酒产业的重视。在共发酵情况下,酵母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各菌种的生长和发酵产物的产生,对目标性状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控混合发酵能够改善酿成酒的某些特性,或是增强酿成酒的某一特定品质。控制和优化混合发酵的条件,实现共发酵体系的优化,以期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葡萄酒酵母 共发酵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