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金太龙”叶面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热风抗性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金太龙"叶面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干热风抗性的调节作用,通过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水、肥喷施量下冬小麦产量及干热风抗逆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热风胁迫下,冬小麦的产量、干热风抗性与叶面肥用量和喷施水量均密切相关。孕穗期喷施"金太龙"叶面肥的增产作用主要归因于穗粒数、千粒重增加,尤其是千粒重。喷施水量较低时,提高叶面肥用量不利于增加粒重,低叶面肥用量则可保证冬小麦高产和提高抗干热风的能力;喷施水量较高时,提高叶面肥用量有助于延长旗叶功能期,有利于增加粒重。综合来看,孕穗期"金太龙"叶面肥用量为3kg·hm~(-2)、喷施水量225kg·hm~(-2)时,冬小麦产量最高,对干热风的抗性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砧木新品种‘Y-3’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Y-3’是从晋西北野生山定子中,利用大群体实生选育方法筛选的苹果砧木新品种。该砧木植物学性状与普通山定子无明显差异,叶片反卷是其明显特征。‘Y-3’做中间砧嫁接品种成龄树高470 cm左右,属于半矮化砧,且树体生长健壮、一致;嫁接品种虽略有小脚现象,但嫁接口紧密牢固,无风折、劈裂等现象;一般第4年可形成产量,7 a生‘长富2号’株产可达35 kg;在山西省晋中地区,当年栽植苗木不用任何防护措施即可安全越冬,且翌年不发生抽条,抗寒、抗旱能力强于‘M9’;做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酸含量分别为252 g、15.2%、8.3kg·cm-2、0.392%,果实综合品质优于普通乔砧。在新疆、陕西北部、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区域试验表明,‘Y-3’适宜我国大部分苹果产区栽培,尤其适宜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地区栽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菌成团泛菌XM2抗菌蛋白抗真菌特性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成团泛菌XM2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生长速率法对其次级代谢产物中抗菌蛋白的最佳硫酸铵沉淀质量浓度和抗真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抗菌蛋白最佳硫酸铵沉淀质量浓度为209.4 g·L-1;具有较好的抑菌广谱性,对梨黑斑病菌、辣椒疫病菌、西瓜枯萎病病菌以及辣椒枯萎病菌具有90%以上的抑菌活性;在温度低于80℃、pH值为4~9.5、紫外照射24 h以及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后均可保持85%以上的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番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个鲜食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番茄的14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番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与番茄产量的关系,为筛选番茄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番茄产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4 2**,产量与株高、始花节位、平均坐果数、果实纵径、平均单株结果个数和果形指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番茄的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关联度为生育期>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株坐果数>株高>始花节位>果肉厚度>心室数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结果个数>果实纵径>茎粗>果形指数;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影响番茄产量的性状是单株产量和平均结果数;试验表明,平均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是影响番茄产量的关键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渍化土壤覆土材料理化性状及其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山西省当地盐渍化土壤添加草炭土、醋糟、谷糠或高粱壳配制的不同覆土材料(Ⅰ:66.7%草炭土,33.3%盐渍化土壤;Ⅱ:50%草炭土,50%盐渍化土壤;Ⅲ~Ⅴ:每立方米盐渍化土壤分别添加45kg醋糟、谷糠或高粱)的理化性状,并比较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生长的影响,以草炭土为对照。从覆土至第一潮菇采收结束,Ⅰ和Ⅱ覆土电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Ⅲ~Ⅴ覆土的电导率则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为1427~1980μS/cm,第三潮菇采收时,Ⅰ~Ⅴ覆土电导率均显著下降;覆土第6天开始,Ⅰ~Ⅴ覆土的pH明显高于对照,为7.47~8.47;Ⅰ和Ⅱ覆土处理的发菌天数与对照相同,Ⅲ~Ⅴ覆土处理则比对照延长3d;各处理的第一潮菇和第三潮菇的采收时间均为5d,第二潮菇采收时间各处理间略有差异,但总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以Ⅲ覆土处理产量最高,达21.3kg/m~2。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化土壤添加草炭土、醋糟、谷糠或高粱壳均可作为生产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不同处理方法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干玉米秸秆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4月龄羔羊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揉搓机加工玉米秸秆,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氨化处理玉米秸秆,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物发酵处理玉米秸秆,试验Ⅲ组将基础日粮与玉米秸秆混合制成颗粒饲料饲喂,预试期5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平均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胸宽、胸深、胸围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P<0.05),净肉率、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较对照组利润增加49.98,163.72,8.02元。说明采用氨化和微生物处理的玉米秸秆能提高饲草料的转化率,饲喂效果较好,可以提高养羊收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墨丰龙’的选育
《中国瓜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墨丰龙’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以‘中9-32’为母本、‘G8-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优质、中熟有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92 d左右,果实发育期35 d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果皮墨绿色覆深墨绿条带,瓤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边部8.1%。平均单果质量4.5 kg。果皮厚度1.1 cm左右,果皮硬度强,耐贮运。适宜山西全省及周边地区地膜覆盖及露地中晚熟栽培。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激素对獭兔生长性能及皮毛质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褪黑激素对獭兔生长性能及皮毛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55~6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生长獭兔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0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褪黑激素(10、25、40 mg/k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99 d。结果表明:60~150日龄,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0、120、130、150日龄各试验组被毛密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0 mg/kg试验组臀部、肩部、腹部的皮张厚度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褪黑激素能够提高獭兔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同时提高獭兔被毛密度,促进獭兔皮张提前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