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桃不同杂交组合亲子代品种的光合特性初探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对田间条件下桃不同父本杂交组合的亲、子代品种的光合特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父本杂交组合后代的光合特性在水蜜桃品种群和蟠桃品种群上表现不同。水蜜桃父本初香美与母本白花的杂交后代朝霞的Pn、Tr、WUE、AQY和CE比父本初香美升高;而父本白芒蟠桃与母本白花的杂交后代白蜜蟠桃的Pn、Tr、WUE比父本白芒蟠桃降低。

关键词: 水蜜桃 蟠桃 亲子代品种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鹅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分析与关键点确定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对风鹅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盐分、亚硝酸盐、肌肉pH等指标的测定,分析风鹅生产各工艺步骤中对产品质量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从而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关键点为清洗、煮制、包装、微波杀菌。

关键词: 风鹅 加工过程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缕草草坪冬季追播多年生黑麦草效果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在南京用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在结缕草草坪上进行冬季追播 ,从追播草坪成坪速度、草坪质量和黑麦草越冬率等方面考虑 ,适宜的播期为 11月 5日、播种量为 30g/m2 、留茬高度为 3cm。

关键词: 结缕草 黑麦草 追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酶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间苯氧基苯甲酸(PBA)为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偶联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对多种菊酯类农药有特异性的广谱性抗体。以6-氨基己酸法合成PBA与OVA之间含有六碳骨架的桥的偶联物作包被原,建立并优化了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对PBA最低检出限达0.193μg·ml-1,抑制中浓度为3.707μg·ml-1,且对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均有特异性识别,对氰戊菊酯识别弱,抑制中浓度分别为4.066、4.232、4.286、4.874、8.979、77.360μg·ml-1。结果表明,该抗体可用于多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筛选检测。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农药残留 酶免疫分析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冠层叶色变化节奏及其与栽培措施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美制光谱辐射计EXOTECH100BX的光谱指标,定量地监测到冬小麦扬麦158冠层叶色“三黑三黄”的变化节奏:出苗至分蘖末期为“第一黑”,拔节期至孕穗期为“第二黑”,始穗期至灌浆初期为“第三黑”;分蘖末期至拔节期为“第一黄”,孕穗期至始穗期为“第二黄”,灌浆初期至成熟为“第三黄”。经过长期栽培试验,人们的栽培措施与冬小麦冠层叶色变化节奏已基本统一。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叶色 变化节奏 栽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旱育秧苗期抗氧化系统活性的研究

植物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汕优 63为对照 ,研究了旱育条件下两优培九幼苗的体内抗氧化系统的特性。显示两优培九在旱育条件下其体内三大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都较水育条件下高 ,而体内超氧阴离子含量和MDA含量和水育秧相比却没有大的差异 ;旱育条件下秧苗叶片内积累的脯氨酸量显著高于水育秧。这不但能提高水稻苗期抗旱能力 ,同时也为移栽大田后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抗胁迫能力打下了物质基础。另外 ,发现秧苗培育时间过长也不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秧苗 ,时间以30d左右为宜。和汕优 63相比 ,相同条件下的两优培九幼苗抗氧化系统活性较高 ,这也可能是两优培九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

关键词: 高产杂交稻 两优培九 抗氧化系统 旱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新发现一种危害水稻的入侵性瘿螨(英文)

昆虫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最近两年一种新的入侵性瘿螨在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危害水稻。这种螨曾经在泰国北部被报道过, 推测后来传入中国,目前在韶关严重危害水稻。这种螨被鉴定为具沟掌瘿螨Cheiracus sulcatusKeifer, 并进行了重新描述和绘图, 对危害症状进行了拍照和描述。文章还分析了其扩散风险性, 并提出了控制传播的建议。

关键词: 具沟掌瘿螨 水稻 瘿螨 入侵种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蔬菜有机型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玉米船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对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水稻植株PEPC活性进行测定,选取PEPC为1200μmol/mg·h以上的稳定的转PEPC基因水稻H2代种质(命名为HPTER)为父本,以水稻品种(系)9516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F1杂种,对其进行花药培养,获得189个再生植株,其中二倍体植株占总株数的65.6%.测定了71个株系的PEPC活性,鉴定出3个株系:H137、H45和H119,其光合效率较对照9516增加18.9%-25.1%,单株产量较对照增加7.1%-29.80%.对H45进行剂量为150Gy、250Gy、300Gy和350Gy的γ射线辐照,选育出生育期与9516相近,重穗、大粒的株系JAAS45.本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定向选育的高表达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HPTER,采用杂交、花药培养及1射线辐照等方法,可以将玉米PEPC基因快速转移到普通水稻品种中,培育出高光合效率和高产的水稻品系.

关键词: 株系 水稻 选育 玉米 种质 光合效率 花药培养 基因 对照 高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