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草药提取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与抗病力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 CSCD

摘要:将3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四组,一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三组为试验组,投喂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1000、1500mg/kg地锦草、仙鹤草、辣蓼等中草药提取物.连续投喂60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溶菌酶活性,一氧化氮浓度,血清总蛋白浓度等.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0、1500mg/kg中草药提取物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和提高SOD活性;添加1000mg/kg中草药提取物显著提高了鱼体肥满度、肝体比以及血清总蛋白含量;添加500、1000、1500mg/kg中草药提取物可显著降低丙二醛的含量;1500mg/kg中草药提取物显著增加了NO的含量.鱼攻毒试验也表盟试验各组都有死鱼,但是对照组死亡率都是最高的.因此添加500―1000mg,/kg地锦草、仙鹤草、辣蓼等中草药提取物可有效提高异育银鲫的抗氧化与免疫力,降低其对病原菌敏感性,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 生长 免疫指标 抗病力 异育银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鳠血清促性腺激素的季节变化和埋植甲基睾酮对斑鳠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鲤鱼GtHβ-亚基(cGtHβ)的标准品和抗血清建立了斑鳠异源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tH)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并对斑鳠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和GtH分泌的季节变化,以及埋植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对斑鳠GtH分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斑鳠雌雄鱼GSI值分别在5月份和6月份达到最高,与其他月份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斑鳠雌鱼血清GtH水平在6月份达到最高,与10月和12月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斑鳠雄鱼血清GtH水平在6月份达到最高,4月、10月和12月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雌雄鱼血清GtH水平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血清GtH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埋植MT对斑鳠雌雄鱼血清GtH水平有一定影响,在性腺发育初期能提高雌雄鱼血清GtH水平,而在性腺成熟和排卵期能降低雌雄鱼血清GtH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在斑鳠的人工繁殖中可以采用埋植MT的方法对斑鳠进行催熟和催产。

关键词: 斑鳠 促性腺激素 季节变化 M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獐子岛养殖海域氮、磷的分布特征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5年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研究了獐子岛养殖海区的氮、磷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特性,重点分析了7月营养盐、叶绿素及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与底播养殖的可能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溶解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较均匀,仅在7月,表底层的氨氮浓度及磷酸盐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氮磷摩尔比和浮游植物生长的阈值分析,在该海区氮、磷营养盐限制呈季节性交替变化,7月磷限制的潜在性较大,3月和5月氮限制的潜在性较大。尽管目前的养殖生产活动并未对该海区的营养盐浓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或压力,但是,3、5和7月底层水的无机氮以氨氮为主以及贝类养殖密度较大的区域叶绿素浓度较低的现象,可能与养殖活动有关,应引起关注。

关键词: 营养盐 营养盐结构 叶绿素 獐子岛 底播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鳗鱼和虾中残留的33种喹诺酮和磺胺类药物

色谱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鳗鱼和虾中33种喹诺酮类(QNs)和磺胺类(SAs)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以氘代试剂为内标,样品经酸性乙腈萃取后,用正己烷脱脂,旋转蒸发浓缩,采用L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同时对鳗鱼和虾中的33种QNs和SAs进行定性和定量。33种QNs和SAs的检出限(S/N=3)为1.0μg/kg,定量限(S/N=10)为2.0μg/kg;在10.0~200.0μg/L时目标物的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平均回收率为66%~123%。该法简便快捷,降低了分析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氘代试剂 内标法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多残留 鳗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点篮子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海洋渔业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4~6月在海南进行了点篮子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共产卵610×104cell,孵化出仔鱼342.4×104ind,经过30 d土池生态培育,培育出体长约2.5 cm幼鱼32.5×104ind,土塘培育苗种成活率达16.1%。点篮子鱼适宜催产的环境条件为:水温25.5~27.7℃,盐度33.0~34.5,pH值7.9~8.5,DO值6.0~8.8 mg/L。A、B、C三种药品配伍进行催产效果最好,获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均最高,分别达到60.0%~80.0%、83.2%~90.5%和71.2%~76.8%,效应时间缩短到15~16 h。点篮子鱼受精卵为半浮性卵,孵化积温为649.25时度。当盐度低于26.5时,点篮子鱼受精卵沉于水底;盐度高于38.5时,则浮于水面。水温对胚胎发育影响较大,15℃、20℃试验组胚胎分别发育至原肠晚期、胚孔封闭期死亡,35℃条件下胚胎发育终止于胚体形成期,30℃试验组初孵仔鱼的活力差,畸形率高。点篮子鱼胚胎发育的适温为25℃左右。盐度对点篮子鱼的胚胎发育的影响较大。在盐度34.4~45.7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增加,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升高。在盐度30.2~34.4范围内,孵化率在60%以上,畸形率在10%以下,最适盐度范围30.2~34.4。初孵仔鱼全长为1.00~1.20 mm,油球一个,出膜3~4 d开始摄食小型轮虫和藻类。点篮子鱼苗15日龄前生长缓慢,之后生长迅速,平均全长与日龄回归方程式为:y=1.120 7e0.109 4x,R2=0.979 5。

关键词: 点篮子鱼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温度 盐度 苗种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后鳜IgM基因表达量和抗体效价的变化

淡水渔业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浸泡免疫后,鳜(Siniperca chuatsi)鳃、皮肤、脾脏和头肾中IgM基因表达量变化,同时应用ELISA检测皮肤黏液和血清中抗体滴度变化。结果显示:最早检测到IgMmRNA转录水平上调的是皮肤和鳃(第4天),而脾脏和头肾在第7天才达到高峰。IgM基因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量较高(高峰值分别达到16.3和23.8),皮肤和鳃中的表达量较小(高峰值分别为4.3和8.6)。抗体效价方面,皮肤黏液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早(第7天),但抗体从开始形成到消失持续时间较短(28 d);血清中抗体滴度峰值出现时间较迟(第21天),但持续较长(42 d)。结果表明:浸泡免疫能够引发鳜机体和局部均出现免疫应答。从抗体滴度和IgM基因表达量方面考虑,系统免疫组织均高于黏膜免疫组织,表明前者是合成IgM的主要场所。从时间上比较,对抗原刺激最早做出应答的是皮肤黏膜和鳃,其后系统免疫才表现应答作用,这表明了局部黏膜能够在抗原入侵的早期起到抵制作用。

关键词: 鳜(Siniperca chuatsi) 免疫球蛋白M 黏膜免疫组织 荧光定量PCR 嗜水气单胞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百年来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生物标志物记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位于南黄海的柱状样10694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分析,利用其生物标志物含量及比例变化重建了黄海过去210a来的浮游植物生产力及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0694站位在过去100a来生产力有上升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过去40a来尤为明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过去100a中有硅藻比例上升-甲藻比例下降的趋势。通过与近期历史资料的对比,得出初步结论:黄海过去100a生产力上升及硅藻比例增加主要是与东亚冬季风和ENSO增强有关。结果表明,可以用生物标志物法重建过去百年来中国近海生态变化,并可以初步区分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近海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黄海生产力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opB~-/aopD~-/aroA~-缺失株的构建及鉴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能引起多种鱼类暴发性出血性败血症,为研制更加安全的嗜水气单胞菌口服活疫苗,构建了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opB-/aopD-/aroA-缺失株。首先构建含缺失369 bp的aopB/aopD基因(编码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B、D)与蔗糖敏感基因(sacB)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aopB/aopD,与嗜水气单胞菌Ah2056接合转移,应用二步法筛选aopB-/aopD-缺失株,PCR证实aopB/aopD基因的缺失突变。在此基础上,构建另一个含缺失1 290 bp的aroA基因(编码5-酸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与庆大霉素抗性片段(aacC1片段)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SUParoA,与aopB-/aopD-缺失株接合转移,利用庆大霉素抗性筛选aopB-/aopD-/aroA-缺失株,用PCR证实aroA基因的缺失突变。进一步对aopB-/aopD--/aroA-缺失株进行生长特性、对鱼的毒力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aopB-/aopD-/aroA-缺失株构建成功,且该缺失株为毒力丧失、营养缺陷株。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自杀性质粒pRE112 自杀性质粒pSUP202 aopB-/aopD-/aroA-缺失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竞争PCR方法检测亚硝化细菌的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竞争PCR技术建立了亚硝化细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实验以实验室分离、鉴定的一株亚硝化细菌提取的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制备特异性内标模板,进行竞争PCR实验;同时采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和吖啶橙荧光显微镜计数法两种方法进行细菌计数,与竞争PCR结果比较分析,建立了样品细菌数量与内标模板量的线性方程,并将其应用于海水养殖环境中亚硝化细菌的检测中。该方法具有简化检测过程、缩短细菌检测时间、无须昂贵仪器设备等优点,并克服有些环境微生物难以培养的困难,为将来有益菌在应用中实际存活和繁殖情况的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竞争PCR 亚硝化细菌 定量检测 内标模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