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我国罗非鱼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2014

摘要: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中起着引导、扶持、协调和服务的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来有效扶持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罗非鱼产业政策是引导、保障和促进罗非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从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两个维度,按照罗非鱼产业政策的萌芽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对2003年以来我国罗非鱼主产区的产业政策进行归纳、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罗非鱼 产业政策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体内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麻醉剂残留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动物体内的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尚显不足,相关综述文章很少。本文综述动物体内麻醉剂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并且以水产品为例探讨动物体内麻醉剂残留检测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动物 水产品 麻醉剂残留 样品前处理 分析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鲻早期发育阶段鳃的超微结构及其呼吸表面积的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人工繁育鲻(Mugil cephalus)早期发育阶段10、15、23、36、40和44日龄的仔、稚、幼鱼鳃结构作了观察,同时计测其呼吸表面积,探讨幼体体质量、体长与呼吸表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日龄增长,仔、稚、幼鱼的鳃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鳃丝总数随仔、稚、幼鱼全长和体质量的增加分别呈幂指数式和对数式增加;单位长度鳃小片数与体质量之比值随体质量的增长呈幂指数式增加;体质量与总呼吸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体质量与单个鳃小片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可分别用二次项关系式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鲻鳃的发育和分化是与仔、稚、幼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的完善同步。

关键词: 仔、稚、幼鱼 超微结构 呼吸表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首次禁渔西江段鱼类资源声学跟踪监测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珠江开始实行禁渔期制度。该研究采用Simrad EY60鱼探仪,分别于2010年5月19日和2011年5月22日对珠江西江段进行了走航式探测。结果显示,珠江禁渔期期间西江段鱼类资源密度增加,2010年和2011年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0.051 3尾·m-3和0.106 8尾·m-3,根据渔获物调查数据,推算增幅分别为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47.85%、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18.54%、鲮(Cirrhina moitorella)10.87%和鳊(Parabramis pekinensis)6.25%;两年西江段深水区域鱼类密度均较大,尤其是水底结构为凹形区域,鱼类有明显的聚集现象;浅水区域且底部较平整的水域,鱼类分布分散且密度较低;垂直分布方面,鱼类主要分布4~10 m中下层水层。珠江禁渔期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类的产卵亲体繁殖,对鱼类资源数量的补充起到了增殖作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护养了鱼类的自然生长,起到了资源增重作用。

关键词: 鱼类资源 禁渔 声学评估 珠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刀鲚Δ6脂肪酸去饱和酶cDNA的克隆与组织表达检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刀鲚(Coilia nasus)Δ6脂肪酸去饱和酶(Δ6 fatty acyl desaturase,FAD6)的全长cDNA序列2 032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338 bp,编码445个氨基酸。其具有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HDXGH、HXXHH和QXXHH)、2个跨膜区和含亚铁血红素结合基序(HPGG)的细胞色素b5结构域等典型的Δ6脂肪酸去饱和酶结构特点。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刀鲚FAD6与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和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等海水鱼类的相似性达75%~79%,而与淡水鱼类的相似性较低。系统进化分析也显示,其与海水鱼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该基因在刀鲚脑和肠中高表达,肌肉和肝脏相对高表达,心脏、肾脏和鳃低表达。

关键词: 刀鲚 Δ6脂肪酸去饱和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刀鲚MSTN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和RACE技术,从刀鲚(Coilia nasus)肌肉组织中克隆了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的cDNA全长并分析了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在刀鲚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刀鲚MSTN基因的cDNA全长2 252 bp,编码区1 125 bp,编码374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刀鲚MSTN具有MSTN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包含Pfam和TGFB结构域。运用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了该基因在刀鲚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MSTN基因在健康刀鲚肌肉和脑中呈高表达,鳃、肝、脾、肠、肾和头肾中微量表达。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认为,刀鲚MSTN基因的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组织表达模式相似,推测该基因的功能也具有高度保守性。本研究旨为MSTN基因在刀鲚后续育种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刀鲚 MSTN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腌制方法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为腌干鱼制品加工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比较了鲜红牙原料采用低盐乳酸菌法和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红牙、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检测出80、110、9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类化合物是构成腌干鱼肉独特风味的主要成分。经低盐乳酸菌法腌干的鱼肉挥发性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醇、酮类化合物总量达35种,而鲜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只有17和21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肉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醇、醛类物质,但不含有胺类物质,在保持传统腌制鱼肉风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有的花香味、水果香味及酒香味,提升了鱼肉感官品质。所以采用低盐结合复合乳酸菌法制备腌干鱼,不仅能缩短腌制时间,还能提升腌干鱼肉特有的风味,而且防止了胺类物质的产生,显著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关键词: 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制品 传统法腌干鱼制品 挥发性风味物质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LC的工厂化水产养殖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设计与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减少工厂化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和饲料成本,设计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7-200PLC的轨道式工厂化水产养殖自动投饲系统。该系统自有电源供电,运行在高温、高湿的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鱼池上方的H型钢轨上,能够排除车间相关养殖设备对自动投饲系统运行的干扰,实现对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鱼池的准确定位、精准投饲和投饲数据记录储存。初步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工厂化水产养殖轨道式自动投饲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行走速度10~13 m/min,投饲精度95.9%以上,定位精度最大偏差43 mm,满足初始方案设计要求。

关键词: PLC 工厂化水产养殖 轨道式 自动投饲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耳石元素微化学的江苏吕泗近岸小黄鱼生境履历重建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电子显微探针元素分析技术,对江苏吕泗近岸海域小黄鱼矢耳石的Sr和Ca微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r含量在小黄鱼耳石的矢状面上呈非均匀分布,总体为核心部位高,其余部分明显降低.核心高Sr区域的Sr/Ca比值为(7.10±1.00),其余部分为(4.79±1.01),两者差异极显著.后者部分个体存在Sr含量更低的区域,Sr/Ca比值为(3.51±0.76).基于这些结果重建了吕泗近岸小黄鱼的生境履历:它们在孵化及初期发育阶段生活在高盐度生境,随后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则会洄游至盐度稍低的生境;部分个体的早期发育阶段还会选择利用更低盐度的生境.

关键词: 小黄鱼 吕泗近岸 耳石 电子显微探针分析 生境履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形态变异类型日本囊对虾稚虾高温耐受性的比较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温耐受值(CTMax)为评估日本囊对虾稚虾高温耐受性的重要指标,本实验探讨了不同暂养温度(24、28和32℃)和升温速率[(1±0.2)℃/h和(1±0.2)℃/min]对CTMax值的影响,同时利用CTMax和环境响应系数ARR比较了两种形态变异类型日本囊对虾稚虾的高温耐受性差异,并从二者的地理分布、耗氧率、窒息点和温度系数Q10生理代谢指标对其高温耐受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的暂养温度和升温速率对两种形态变异类型日本囊对虾稚虾的CTMax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2)在相同升温速率下,32℃组形态变异类型Ⅱ稚虾的CTMax值高于形态变异类型Ⅰ(P<0.05),各实验温度范围内形态变异类型Ⅱ稚虾的ARR值都显著大于形态变异类型Ⅰ(P<0.05);(3)各温度组中形态变异类型Ⅰ稚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高于形态变异类型Ⅱ(P<0.05);(4)形态变异类型Ⅰ稚虾在24~28℃的Q10值小于28~32℃的Q10值,而形态变异类型Ⅱ稚虾则与此相反,二者的适温范围不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日本囊对虾稚虾的CTMax值、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有影响,主要分布于南海水域的形态变异类型Ⅱ稚虾的高温耐受性强于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的形态变异类型Ⅰ稚虾。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两种形态变异类型 稚虾 高温耐受性 耗氧率 窒息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