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丝瓜CONSTANS基因家族鉴定和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丝瓜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光周期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CONSTANS(CO)是调控植物光周期成花转变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以海南主栽品种'泰利大肉丝瓜'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CO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并研究CO基因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丝瓜中含有6个CO基因,编码的多肽链长度为321~40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4.95~46.54 kD,理论等电点为4.49~7.65.进化分析表明CO基因家族分为三类,每个类别蛋白的保守基元数量相同,基因中具有相似的内含子/外显子结构.LcCO蛋白均含有保守的CCT和B-box保守结构域.丝瓜LcCO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与光响应相关元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发现LcCO1和LcCO5基因的表达与光周期反应呈正相关,LcCO3基因的表达与光周期反应呈负相关.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丝瓜开花生物钟调控的潜在基因,对调控丝瓜开花节律具有重要意义.


外源抗坏血酸对网纹甜瓜抗早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种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AsA对延缓海南冬春设施网纹甜瓜早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5个浓度(0(ck)、1、3、5、7、9 mmol/L)AsA叶面喷施处理下网纹甜瓜生长状况、抗氧化酶活性、果实品质以及矿质元素含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5~9 mmol/L AsA处理能显著提高甜瓜叶宽、叶长、叶片叶色值.在5 mmol/L AsA处理下甜瓜坐果节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延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及丙二醛含量的增长.3 mmol/L AsA处理下,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粗蛋白显著提高,分别比ck高9.93%、34.22%、45.33%,同时,钾、磷含量显著高于ck.


5种常用杀虫剂对台湾甲腹茧蜂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测定了防治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常用药剂对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 formosanus)成虫的室内杀虫活性、蛹的羽化率、处理蛹后羽化成虫寿命和寄生率的影响,为草地贪夜蛾的化学与生物协同防治中药剂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室内条件下用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30%茚虫威E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10%虫螨腈SC和5.7%氯氟氰菊酯EW 5种常用杀虫剂对台湾甲腹茧蜂成蜂的LR50,及其推荐浓度对台湾甲腹茧蜂寄生率、蛹的羽化率及羽化后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药膜法处理台湾甲腹茧蜂成蜂后,LR50由高到低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氯氟氰菊酯>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对台湾甲腹茧蜂成蜂风险系数HQ=1.55,有较高风险,其余药剂风险系数均<1,风险较低.喷雾处理蜂蛹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0 mg/L处理对羽化率无显著影响;虫螨腈1000 mg/L处理的羽化率最低(63.33%);氯虫苯甲酰胺60 mg/L处理显著降低蜂蛹羽化后成虫寿命,茚虫威180 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0、90 mg/L处理无显著影响.茚虫威180 mg/L和虫螨腈1000 mg/L处理下成蜂的寄生率分别下降5.50%和4.98%,影响较小.综上所述,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在配合台湾甲腹茧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综合防治具有应用潜力,30%茚虫威EC及10%虫螨腈SC在适当的剂量下仍需完善应用规范,避免过量使用.


荔枝园间作平托花生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荔枝间作平托花生对荔枝园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荔枝健康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分别选取荔枝/平托花生间作和荔枝单作模式下10~20 cm土层的土壤样本,测定酸性有效磷、全磷和速效钾等理化因子的含量以及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等酶活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荔枝/平托花生间作模式和荔枝单作模式下土壤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 V4~V5区检测.结果表明:与荔枝单作模式相比,在理化因子方面,荔枝间作平托花生模式下的速效钾含量极显著提高138.9%,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19.6%,pH稍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性;在土壤酶活性方面,蔗糖酶、酸性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均极显著或显著提高;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方面,Chao1、ACE和Simpson指数分别显著提高5.5%、5.2%和3.7%.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方面,两组样本的主要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主要优势菌属为Gp1、Gp2、Gp3、Gp4、Gp6、芽孢杆菌属和Gaiella等菌属;间作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红游动菌属、Gaiella和黄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高,酸杆菌门、芽孢杆菌属和Gp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pH、全磷和有效磷是影响土壤细菌菌属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单作模式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主要是由pH的变化引起的,而间作模式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碱解氮的影响;此外,在酸杆菌门亚群中,Gp1、Gp2、Gp3及Gp7与pH呈正相关;Gp4、Gp5、Gp6与pH呈负相关;芽孢杆菌属与碱解氮呈正相关;Gaiella、红游动菌属和黄杆菌属等绝大多数菌属均与理化因子呈负相关.因此,荔枝园间作平托花生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酶活性,还能提高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促进荔枝根系对营养元素的有效吸收,为农民有效利用荔枝园行间空地、实现荔枝健康栽培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关键词: 荔枝间作平托花生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细菌多样性


菠萝SVP基因对乙烯利刺激的响应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VP(short vegetative phase)是一类开花抑制基因,通过调节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植物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的转变进程。根据公布的菠萝基因组信息,从‘台农4号’菠萝中克隆到2个AcSVP基因AcSVP1和AcSVP2。结果表明:AcSVP1和AcSVP2分别编码225和230个氨基酸,均含有MADS-box、K-box保守结构域,二者所编码蛋白均属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2个AcSVP基因在菠萝茎尖、茎基和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乙烯利处理后主要表现为下调。乙烯利处理8 h内,AcSVP1在茎尖、叶中的表达显著下调,但在茎基组织中呈现先下调后上升的趋势;乙烯利处理后8 h,茎基组织中AcSVP1的相对表达量略高于对照。与AcSVP1不同,乙烯利处理8 h内AcSVP2在茎尖、茎基、叶3种组织中均明显下调;乙烯利处理后8 h,AcSVP2在茎尖、茎基、叶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只有对照的8%、44%和33%。SVP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一类开花抑制基因,AcSVP在响应乙烯利的过程中表达显著下调,表明其在乙烯利诱导菠萝成花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蟠桃-葡萄-黑枸杞复合饮料的配方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枸杞、蟠桃和葡萄(质量比1:3:3)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蟠桃-葡萄-黑枸杞复合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木糖醇1%、三氯蔗糖0.0014%、罗汉果甜苷0.0014%、柠檬酸0.1%(均为质量分数),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8.38±0.03),与模型理论值接近.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饮料色泽亮丽、香气宜人、酸甜可口,糖酸比4.2:1、花青素含量为144μg/mL、总糖11.2 g/100 g、总酸3.4 g/100 g,且富含13种氨基酸.此款复合饮料色泽口感较佳,组织状态稳定.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樱桃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明确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在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樱桃番茄栽培中化肥和有机肥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验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单施化肥、基施80%化肥+20%有机肥、基施60%化肥+40%有机肥、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基施20%化肥+80%有机肥、基施100%有机肥6个处理,测定分析了樱桃番茄果实产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结果]随着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樱桃番茄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显著提高了14.00%,其他处理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与单施化肥相比,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基施20%化肥+80%有机肥、基施100%有机肥处理可显著增加樱桃番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其中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处理樱桃番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分别较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0.17%、2.02%和5.51%.而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pH值,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处理的土壤pH值最高,较单施化肥处理升高了0.19,有机质增加了0.37 g/kg,降低了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拟杆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结论]在樱桃番茄栽培过程中要注重化肥和有机肥合理配施,而且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土壤等因素,基施40%化肥+60%有机肥处理最有利于提高樱桃番茄产量,提升樱桃番茄果实品质,且具有较好的改土效果.


菠萝COL基因的克隆及响应乙烯的表达特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OL(CONSTANS Like)基因不仅响应光周期调控,还参与植物器官的发育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研究克隆了4个菠萝COL(AcCOL)同源基因,预测其蛋白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并探究AcCOL基因在乙烯利处理后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AcCOL1、AcCOL2基因分别编码387、243个氨基酸,都含有CCT结构域,属于第Ⅳ类COL基因;AcCOL3、AcCOL4基因分别编码394、411个氨基酸,均含有1个B-box和1个CCT结构域,属于第Ⅲ类COL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表明4个AcCOL的启动子中均含有光响应元件、昼夜节律表达相关元件。AcCOL1和AcCOL2启动子均含有生长素响应元件和乙烯响应元件;AcCOL3和AcCOL4启动子均含有细胞分裂素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AcCOL基因主要在叶中表达。乙烯利处理后,4个AcCOL同源基因均有不同程度上调。与各自时期的对照相比,AcCOL1和AcCOL4在茎中表达上调较多;AcCOL2和AcCOL3在叶中表达上调较多。另外,AcCOL2基因在3个组织部位中与各自时期的对照相比均有显著上调。研究表明,4个AcCOL同源基因在乙烯利处理后,表达水平均有上调;其中AcCOL2更为显著,在3个组织部位中,与另外3个基因相比表达上调更多。说明AcCOL2基因对外施的乙烯利信号更加敏感,可能在乙烯作用途径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菠萝 乙烯利 CONSTANS Like 表达分析


外源激素对海南特有植物文昌锥生根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高效文昌锥扦插外源激素配方、明确不同外源激素对文昌锥插穗生根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文昌锥插穗的成活率、生根率、愈伤组织产生面积和产生率以及一级不定根数量等形态建成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处理间在生根率和一级不定根数量中差异极显著,而在存活率和愈伤组织产生率中差异不显著;经综合比较,处理A7(1000 mg/L萘乙酸+1000 mg/L吲哚丁酸+1.0 mg/L 2,4-D+2.5 mg/L复硝酚钠)效果最佳,成活率达86.57%,愈伤组织产生率达75.56%,生根率最高达83.27%,一级不定根数量为12.21条.极差分析表明,供试的四种外源激素对文昌锥扦插生根形态建成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吲哚丁酸对存活率、愈伤组织产生率和一级不定根数量产生影响较大;复硝酚钠对生根率影响最大,萘乙酸、吲哚丁酸和2,4-D对生根率的影响一致;而2,4-D对愈伤组织产生面积影响最大,其次是萘乙酸和吲哚乙酸,复硝酚钠最小.研究分析认为,在植物扦插中不同外源激素的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同时在生产中应重视复硝酚钠的使用.
关键词: 文昌锥;扦插;正交试验;外源激素


基施亚磷酸钾对'琼辣3号'线椒养分吸收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在辣椒上推广应用亚磷酸钾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以‘琼辣3号’线椒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的方法,探究了亚磷酸钾基施占比对辣椒养分吸收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磷酸钾基施比例为25%时,辣椒干物质积累量、磷素累积量显著(P<0.05)大于其他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随亚磷酸钾基施比例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明显;亚磷酸钾基施比例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脲酶活性、酸性蛋白酶活性、真菌、放线菌以及微生物总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辣椒干物质积累、磷钾吸收、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基施25%亚磷酸钾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