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降解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降解去除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残留农药的降解去除方法,主要有生物降解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其中生物降解包括微生物、基因工程菌和酶催化法;物理方法包括清洗法、吸附法、超声波法等;化学方法有氧化法和光化学降解法。化学方法虽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但可能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物理方法简单、易操作,但主要针对果蔬表面农药残留;生物法安全无毒,但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同时提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去除应从单一途径向多种途径并用、高效、环保、安全的方向发展。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交配型与寄生适合度分化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交配型和致病性分化情况,明确有性杂交与菌株变异间的关系。【方法】以01-12和01-15为出发菌株,人工诱导玉米大斑病菌的有性后代,获得F1代菌株,再以F1代菌株40和42为亲本,获得有性杂交F2代菌株;对有性后代进行交配型和寄生适合度测定;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不同致病类型菌株的毒素含量。【结果】在室内条件下连续诱导产生玉米大斑病菌的2个有性世代,获得了79个F1代菌株和32个F2代菌株;后代菌株的交配型发生了明显分化,出现了A、a、Aa和中性菌株,其中F1代A、a分离比例明显偏离1﹕1;寄生适合度测定结果表明,F1代和F2代菌株较亲本均发生了寄生适合度分化,其中F1代中较亲本寄生适合度增强的菌株占30.00%,减弱的菌株占50.00%;F2代中较亲本寄生适合度增强的菌株占21.87%,减弱的菌株占31.25%;毛细管电泳结果表明,强致病力菌株的毒性组分含量明显高于弱致病力菌株。【结论】有性杂交是导致菌株交配型及致病性发生分化变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与其毒素含量呈一致关系。


玫瑰香葡萄Y型架与篱架叶幕层光照强度及果实品质的差异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研究了Y型架和篱架不同叶幕层的光照强度和产量分布,测定了果实品质和芳香化合物。结果表明:两种架型的光照强度与叶幕层高度、宽度分布有显著的相关性,Y型架在高0.2~0.6m和1.8m处的光照强度优于篱架;但在1.0~1.4m则低于篱架。Y型架61.61%的产量集中在定植行两侧0.3m,高度1.0~1.4m的范围内;篱架55.90%的产量集中在定植行两侧0.15m,高度0.6~1.0m的范围内。Y型架果实总糖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16.13%和8.72mg·kg-1,显著高于篱架(14.54%和7.21mg·kg-1);Y型架果皮原花色素含量为4.72mg·g-1,显著低于篱架(6.30mg·g-1)。Y型架和篱架果实中检测到芳香化合物种类为32种和30种;萜醇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2.91%和6.33%;其中,Y型架果实中里那醇的相对含量是篱架的5.7倍,可见,Y型架葡萄果实风味优于篱架。


纳他霉素结合柠檬酸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活性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为病原菌,采用滤纸片法、生长速率法、悬滴法、活体损伤接种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纳他霉素与柠檬酸之间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纳他霉素结合柠檬酸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活性显著(P<0.05),大于2者单独处理,以0.5~1.0g/L纳他霉素与1.0g/L的柠檬酸结合使用抑菌效果最佳,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较单独使用柠檬酸处理提高了69.93%和65.61%,较单独使用纳他霉素处理提高了33.24%和54.40%;对灰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EC50)值分别为435.15、491.83mg/L;显著抑制了活体损伤接种处理中葡萄果实表面的病斑增长。由此说明,适宜质量浓度的纳他霉素结合柠檬酸处理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活性起到增效作用,可作为葡萄采后绿色保鲜剂的潜在资源。


低段密植基质袋培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使复垦、盐碱地及新建的设施得到快速利用,以基质袋和"GBS-傲兰六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设施番茄在低段密植基质袋培不同模式下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变化,以期筛选出适宜天津地区的番茄高产优质低段密植袋培模式。结果表明:袋培番茄增加密度50%保留2段果穗(G1)、增加密度30%保留3段果穗(G3)处理与基质常规栽培和土壤常规栽培相比,番茄株高平均增加4.63%~27.37%;茎粗增加4.65%~20.64%;叶绿素含量增加10.10%~22.79%;番茄单果重增加11.32%~17.12%;产量提高29.09%~56.99%;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13.54%~16.91%,可滴定酸含量增加7.05%~7.51%,维生素C含量增加12.42%~21.28%;硝酸盐含量降低7.14%~17.10%。


利用SSR技术对部分核桃品种(系)亲缘关系分析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利用SSR技术研究部分核桃品种(系)的亲缘关系。[方法]以核桃叶片为材料,用筛选出的多态性SSR引物对16个核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试验筛选出了10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共扩增出51个不同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的DNA条带数为3~9条,大小在100~300 bp之间。遗传分析表明,16个核桃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90 9~0.998 5,且聚类分析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可分为3类:第1类包括绿波、辽核2号、辽核4号、辽核5号、辽核1号、辽核7号、津核1号、陕核5号、龙海、津核7号、津核4号11个品种(系),从亲本来源来看多数为新疆薄皮核桃与河北薄皮核桃的后代,尤其是津核1号与辽系核桃亲缘关系最近;第2类包括津核5号、津核6号2个品系,第3类包括津核3号、津核2号、麻姜3个品系。[结论]该研究为核桃地方品种分子生物学、群体遗传学和育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乳化法制备交联海藻糖合酶聚集体的研究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交联酶聚集体(CLEAs)是一种高活性的无载体固定化酶,常用的基于溶液法(Sheldon CLEAs呈无定形的集簇体,影响其连续使用效率.以海藻糖合酶为模型酶,首次在油包水乳化体系CLEAs,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所得CLEA的微观结构,考察了CLEAs的活性和重复使果表明,乳化法制备的CLEAs外观呈较规则的微球形,粒径约20~60μm,其活性和重复使用性能均Sheldon法制备的CLE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