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厚壳种仁油脂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采用4个抗氧化体系对红厚壳种仁油脂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厚壳种仁油脂总酚酸含量为(0.26±0.045)mg/mL。0.10%的红厚壳种仁油脂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TEAC值为123.39μmol/L;5%的红厚壳种仁油脂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100μg/mL的BHT;7.5%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100μg/mL的BHT和Trolox;1.6%的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均不及100μg/mL的BHT和Trolox。说明红厚壳种仁油脂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檬香茅育苗技术研究
《云南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采用细河沙、细土、细土穴盘3种播种育苗方法,研究不同育苗方法香茅的出芽率和小苗长势。结果表明,以细土穴盘育苗的香茅出芽率最高达90%,细土穴盘育苗的香茅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比细河沙、细土的长势好,可用于生产上大规模繁殖香茅种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对从椰蓉中提取椰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料液比、温度、pH、Na2CO3浓度、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Na2CO3浓度为4%、pH8.0、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0 min时,CSDF的提取率最高;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达显著性水平。所提CSDF的纯度为65.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槟榔多酚的组分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建立同时测定槟榔壳中6种酚类物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分析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缓冲液对10种标准品(即:表儿茶素、儿茶素、柚皮素、芦丁、山奈素、阿魏酸、绿原酸、香豆酸、咖啡酸和没食子酸)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最佳电解缓冲液为0.1 mol/L、pH 9.0硼酸缓冲液,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分离电压为20 kV。该方法简便快速,能在20 min之内将10种酚类物质完全分离开,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和线性关系。检测限范围为0.587 5~4.415 2μg/m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以紫娘喜、无核荔枝、小丁香等3个海南主栽荔枝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室温贮藏过程中果皮褐变与膜脂过氧化及有关酶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个品种果皮都表现出褐变指数上升,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质膜透性增大,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下降,脂氧合酶(LOX)、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先升后降。但紫娘喜褐变最慢,无核荔枝褐变最快。耐贮的紫娘喜MDA含量、质膜透性及LOX活性较不耐贮的无核荔枝要低,GR活性较不耐贮藏的无核荔枝高。除GR活性外,无核荔枝其余指标变化幅度大于紫娘喜。不同品种果皮褐变进程差异与LOX活性变化、活性氧清除途径及质膜破坏进程差异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浆提取椰子油的工艺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采用菠萝浆处理椰奶制备椰子油,并分析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研究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椰奶经冷冻解冻处理,反应体系中椰奶水分质量分数70%,菠萝浆用量为30%(以椰奶质量计),不调节反应体系的pH,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5 h,提取率高达92.0%,所得椰子油为淡黄色,同时具有椰子及菠萝香气,其主要脂肪酸与天然椰子油差异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环斑病毒CP基因dsRNA原核表达载体的快速构建
《热带生物学报 》 2011
摘要:重点介绍了一种快速构建dsRNA原核表达载体的方法。以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PRSV-CP)3'端-279 bp保守区段为基础,通过OZ-LIC法构建861 bp,432 bp和279 bp 3种不同长度的发卡结构,再通过XhoⅠ和ClaⅠ双酶切,将其连接到pSP73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成PRSV-CP基因dsRNA原核表达载体。
关键词: 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dsRNA RNA沉默 OZ-LIC法 原核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