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高产优质特色黑色花生新品种黔花生7号的选育

种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花生7号是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引进黑皮花生(中间材料),经单株选择、株系选择、集团选择而成的高产优质特色黑色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花生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 711.15 kg·hm-2,比对照增产1.85%, 2014年生产试验中,3点均增产,平均产量4 527.9 kg·hm-2,比对照增产13.38%。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蛋白质含量28.22%。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油2016003号),名称为黔花生7号。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和适宜推广范围。

关键词: 花生 黑色 黔花生7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鱼苗模式下优质杂交籼稻的产量特征及经济效益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稻鱼苗模式下优质杂交籼稻的群体动态、产量特征和经济效益,在贵州黔东南从江和榕江两地,以优质杂交籼稻品种隆两优5438、宜香优2115和川优3727为材料,分别在稻鱼苗模式(DYM)和稻单作模式(D)下,应用有机栽培技术,比较2种模式下杂交籼稻生育期、茎蘖动态、基部茎秆性状、产量特征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稻单作模式相比,在稻鱼苗模式下,3个杂交籼稻品种的拔节期显著提前,全生育期延长;稻鱼苗模式下,各水稻品种的分蘖发生快、分蘖多,有效穗高于稻单作模式,成穗率在品种间存在差异,隆两优5438的成穗率显著高于另外2个品种,而这2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在稻鱼苗模式下,株高不同程度增加,节间数增多,基部节间增长增粗,产量较稻单作模式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有效穗数的增加;与稻单作模式相比,稻鱼苗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因此,稻鱼苗模式可作为当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优先选择。在稻鱼苗模式有机种植方式下,选择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基部节间短而粗的优质杂交籼稻品种,更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稻鱼苗模式 杂交籼稻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柞蚕体色研究现状与展望

蚕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柞蚕(Antheraea pernyi)以体色作为育种选择标志以及品种命名和类群划分依据,这是柞蚕育种区别于家蚕(Bombyx mori)育种的特点之一。柞蚕体色不仅与形态发育有关,还与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外观品质、营养物质种类和含量等紧密相关。然而,柞蚕体色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严重滞后于体色育种应用。文中从幼虫体色及其演变、幼虫体色遗传、蛹色和蛾色、体色与抗性、体色形成机制等5个方面对柞蚕体色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提出了柞蚕体色研究展望。柞蚕体色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不仅可以解析柞蚕体色多样性的形成机制,还可以为抗逆、抗病、品质、营养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柞蚕 体色 遗传 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曲米酒糟对山羊养分消化率、血液抗氧化性能指标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红曲米酒糟对山羊养分消化率、血液生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28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各组日粮中红曲米酒糟含量分别为0 (对照组)、10%(Ⅰ组)、20%(Ⅱ组)及30%(Ⅲ组)。结果显示:对照组与Ⅰ组总能(GE)、蛋白质(CP)及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均高于其余2组(P<0.05)。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依次降低,差异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方面,整个试验期各组葡萄糖(Glu)、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抗氧化性能指标,第14天,处理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过氧化氢酶(CAT)依次降低,差异显著(P<0.05);处理Ⅰ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其余3组(P<0.05);处理Ⅲ组丙二醛(MDA)高于其余3组(P<0.05)。至第28天,对照组、处理Ⅰ组GSH-Px水平高于Ⅱ、Ⅲ组(P<0.05);Ⅰ组CAT高于Ⅲ组(P<0.05);Ⅰ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Ⅲ组MDA高于处理Ⅰ组(P<0.05)。由此可见,红曲米酒糟能有效提高山羊养分消化率,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增强抗氧化性能,以处理Ⅰ组(10%)效果最佳。

关键词: 红曲米酒糟 养分消化率 血液生化和抗氧化能力 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酱香型白酒及其香气成分的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采用辐照技术处理新酿酱香型白酒,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MS)分析辐照前后样品中香气成分变化,探讨辐照对酱香型白酒的影响.辐照处理后,酱香型白酒样品中杂醇含量明显降低.当辐照剂量达到3.203 kGy时,异戊醇、异丁醇、丁醇、己醇和戊醇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0.11%、57.65%、23.14%、90.13%和71.42%.辐照处理会显著降低酱香型白酒中糠醛的含量.在2.93 kGy和3.203 kGy辐照处理下,糠醛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4.48%和68.07%.在辐照吸收剂量在1.347 kGy和3.203 kGy之间时,白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乙酸丙烯酯除外).但是,高剂量的辐照处理会造成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酯类的含量出现明显下降,风味及回味变差.在吸收剂量为5.59 kGy时,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戊醇、辛酸乙酯和乙酰丙酸乙酯的含量相较于对照组分别下降了8.73%、13.52%、23.58%、44.01%和67.54%.辐照处理对酒中有机酸、酚类、醚类、吡嗪类物质影响较小.辐照剂量在2~3 kGy之间时,辐照处理酱香型白酒既可快速降低酒中杂醇和糠醛的含量,又不会引起酒中酯类物质的降解,有助于提升酱香型白酒的顺口性和香味协调性.因此,酱香型白酒辐照处理剂量应控制在2~3 kGy之间.

关键词: 辐照技术;酱香型白酒;γ射线;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MS/MS分析牛肉红朱橘成熟果实多酚类化合物积累特征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贵州地方柑橘品种-牛肉红朱橘(NRH)多酚类化合物组成特征,以朱红橘(ZHJ)和红香柚(HXY)为对照,利用超高效液相质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和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三个种质成熟果实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93种物质,其中类黄酮(163种)最多,其次是酚酸(71种).聚类热图、火山图、差异代谢物筛选、维恩图和KEGG功能注释等分析结果均表明,三个柑橘种质多酚类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呈现种质特异性,遗传背景相似的NRH与ZHJ代谢物种类和相对含量更为接近,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较少;两者与HXY代谢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代谢物种类与种质类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地方柑橘种质多酚类化合物积累特征,为后期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柑橘;果实;抗氧化活性;多酚;不同种质;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助剂激健对玉米地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助剂激健对除草剂的广谱增效作用,选用玉米地常用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30%硝磺草酮·莠去津OD、31.5%烟嘧磺隆·莠去津SC、28%烟嘧磺隆·莠去津·氯氟吡氧乙酸OD、42%烟嘧磺隆·莠去津·异丙甲草胺OD常规用量、减量30%、减量30%+激健处理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助剂激健对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均有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除草剂减量后的防草效果,玉米产量也有所增加,实现了除草剂减量控害的目的。4种除草除减量30%并添加激健较仅减量30%处理药后30 d株防效分别提升30.95、35.09、19.10、15.28百分点;药后45 d株防效分别提升15.01、37.66、33.79、34.43百分点;药后45 d鲜质量防效分别提升1.18、2.34、2.28、3.22百分点。

关键词: 玉米 激健 茎叶除草剂 减量增效 株防效 鲜质量防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贵州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贵州省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组成与分布,为水稻纹枯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个SSR荧光标记对源自贵州9个地区的277株水稻纹枯病菌进行检测,利用POPGENE32计算其遗传参数,NTSYS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GenAlEx软件进行AMOVA方差分析。【结果】共检出92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香农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8.363 6、2.277 7、1.064 6和0.510 2,铜仁地区水稻纹枯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稍高于其他地区。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省内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变异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群体内菌株间差异引起,占比91%。地区菌株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不一,变幅为0.028~0.176。基于Nei’s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表明,贵州省水稻纹枯病菌可划分为2个主体类群和7个小类群,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但与地理来源关系不明显。【结论】贵州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区间病菌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其遗传分化主要来源于地区内菌株间,贵州省水稻纹枯病菌聚类为较明显的主体类群和小类群,不同群体的遗传分化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不明显。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氧化剂对胡麻油煎炸品质的影响

粮食与油脂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胡麻油为原料,通过添加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维生素C和没食子酸丙酯(PG) 3种抗氧化剂,测定油炸后胡麻油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的变化,研究抗氧化剂对胡麻油煎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剂种类及含量对胡麻油煎炸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碘值均有影响.以胡麻油质量为基准,最优抗氧化剂配方为BHA添加量0.015%、维生素C添加量0.009%、PG添加量0.013%,在该条件下测定酸价为(0.40±0.3) mg/g、过氧化值为(20.9±0.7) meq/kg、碘值为(64±1.2) g/100g.添加BHA对胡麻油煎炸后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降低效果要优于添加维生素C和PG.抗氧化剂的添加可以有效缓解胡麻油煎炸过程中油脂的劣变,为生产高品质胡麻油煎炸产品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胡麻油 抗氧化剂 煎炸 品质 响应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霉菌污染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的建立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判别小麦霉菌污染的方法,该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以126份小麦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剔除异常样品、光谱降维和预处理,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cation,SVM)方法建立判别模型.结果表明:运用基于马氏距离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异常样品5个,将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8个主成分,能够代表原始样本的98.80%.输入变量的最佳预处理方式为标准正态变量变换,最佳核函数为linear,核函数参数C值为10,SVM判别模型的训练集判别正确率为100%,交叉验证判别正确率为98.89%.用未参与建立判别模型的外部验证集样品对SVM判别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VM判别模型对外部验证集样品的判别正确率为100%.该研究所建立的SVM判别模型可以用于小麦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小麦;霉菌;判别;支持向量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