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筛查猪肉中5类26种药物残留

分析测试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筛查测定猪肉组织中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有机磷类、β-激动剂类、四环素类5类26种药物残留的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试样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甲醇(1%乙酸,10%甲醇)提取。提取液以C18分散剂和正己烷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后过滤膜上机检测。液相色谱以甲醇-水(0.1%甲酸)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18色谱柱分离;高分辨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以二级质谱特征离子定性,以分子离子精确质量数提取色谱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26种药物的定量下限为0.4~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56.7%~106.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7%~15.8%。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可作为猪肉中26种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检测方法。

关键词: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猪肉 兽药 QuEChERS 多残留 快速筛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白海豚骨骼的描述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详细了解中华白海豚骨骼的特征,将收藏于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1副中华白海豚标本,经过解剖→取骨→煮制→酒精脱脂→汽油脱脂→漂白→串制骨骼等步骤制取骨骼标本,对其骨骼系统作较为全面的测量,并对测量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白海豚V型骨最大高、最大宽和最大厚等尺度均呈现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的特点;胸椎质量与椎体长之间存在明显的二次函数关系(R2=0.864 1);尾椎质量与椎体高之间、质量与椎体长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2=0.964 6,R2=0.912 8);尾椎质量与椎体宽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R2=0.970 9)。二次函数能很好地拟合V型骨质量与最大高之间的数学关系(R2=0.754 6);左、右肋骨完全对称;左、右胸肋完全对称。

关键词: 中华白海豚 骨骼 椎体 形态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解无机氮加富对海带养殖水体无机碳体系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在海带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无机氮(NO-3-N和NH+4-N)对海水无机碳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碳体系各组分的变化趋势与无机氮添加浓度和无机氮形态有关。当NO-3-N和NH+4-N浓度范围分别在(4.73~52.78)μmol/L和(2.56~34.66)μmol/L时,DIC、HCO-3和pCO2均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以NO-3-3和NH+4-3组变化最为明显,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2 054、2 112μmol/L,1 776、1 869μmol/L,86、114μatm;而当NO-3-N和NH+4-N浓度范围分别为(52.78~427.29)μmol/L、(34.66~268.33)μmol/L时,DIC、HCO-3和pCO2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增加,其下降幅度逐渐减弱,但实验结束时DIC、HCO-3和pCO2仍低于对照组。NO-3-N对海带养殖水体无机碳体系的影响较NH+4-N明显,加NO-3-N组对水体的固碳能力显著高于加NH+4-N组。当NO-3-N和NH+4-N浓度分别为52.78μmol/L、34.66μmol/L时,海带的光合固碳能力达到最大,过高或者过低均会降低海带对水体无机碳的吸收固定。

关键词: 溶解无机氮 无机碳体系 固碳 海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vasa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VASA蛋白属于DEAD-box家族蛋白,是一种RNA解旋酶,在生殖细胞的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卵巢中克隆得到vasa基因cDNA全长(将其命名为Ec-vasa),Ec-vasa序列长度为2516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800bp,编码600个氨基酸,具有DEAD-box家族蛋白的8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同源性最高(80%)。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Ec-vasa在卵巢组织中特异表达,在肌肉、肝胰腺、心脏和鳃等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表达。荧光定量结果显示,Ec-vasa在卵巢发育Ⅰ期具有较高表达量,随着卵巢的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在第Ⅳ期达到最低水平。结果表明,Ec-vasa基因可能在脊尾白虾卵巢的早期分化和卵子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vasa 基因克隆 mRNA表达 卵巢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ol2转座子的特性及其在转基因鱼类中的应用

水产学杂志 2014

摘要:Tol2转座子是从青鳉(Oryzias latipes)中发现的唯一一个具有自主转座活性的转座子,是hAT转座子家族的一员。研究表明,Tol2在多种模式动植物中都有转座活性,如斑马鱼(Danio rerio)、小鼠、非洲爪蟾等,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Tol2转座子的特性、转座机制以及其在斑马鱼、青鳉和罗非鱼等鱼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Tol2转座子在转基因养殖鱼类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Tol2转座子 转座机制 转基因 鱼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颈乌龟鉴赏与养殖技术(下)——养殖篇

海洋与渔业 2014

摘要:一、稚龟管理培育稚龟,宜用小容器(如塑料盆、不锈钢箱等),养在室内为主,室内环境变化小,有利于管理。当气温过低时可人工加温维持稚龟的生长。稚龟池面积不宜过大,以每个1~2m2为好,容器深30cm,可蓄水15cm深左右。稚龟生长期间,其生长迅速、增重快。如在稚龟生长最适温度26~28℃时,8g重的稚龟经一月时间的养殖增重率达到35%,平均日增重接近0.1g。稚龟摄食量大,排泻物增多,水质容易恶化,这将影响龟的生长。而个体长大后龟相互争食的情况出现,也会造成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蛤滩涂养殖海域水体有机污染综合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于2010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调查了江苏省南通沿岸的文蛤滩涂养殖区内10个站位的水体中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以及DO的时空分布,并选用海洋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单项指标评价法、富营养化指数法以及潜在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调查海域的有机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月(春季)水质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和重度富营养化状况。但整个海域周年水质则受到轻度有机污染,水质状况总体上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同时还受到不同程度的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影响。

关键词: 文蛤 滩涂养殖 有机污染 营养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用聚乙烯纤维研究现状及趋势

海洋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论述了渔用聚乙烯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聚乙烯塑料的改性方法,提出了渔用聚乙烯纤维增强增韧的改性思路。介绍了橡胶或弹性体、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聚乙烯增强增韧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刚性粒子和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对聚乙烯的增韧改性,指出纳米粒子协同弹性体增韧渔用聚乙烯纤维将是未来渔用聚乙烯纤维增韧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渔用 聚乙烯纤维 增强 增韧 共混 刚性粒子 弹性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城市新贫困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思考

科技展望 2014

摘要:随着改革的快速深入和社会结构以及人类思维的不断变迁,越来越多的人们厌倦了农村落后的生活,他们接二连三的涌入了科技较为发达的城市,尽管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仍然相信这儿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期待将来的美好生活。但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他们慢慢去争取,在这过程中会经历贫困的考验,而且结果还不一定如人所愿。久而久之,我国城市的贫困人口急剧增加,他们的社会保障也成为所有人担忧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新贫困人口 社会保障问题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水产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现状及其变化与物理环境因素的关系,根据2006年11月—2008年6月5个航次的鱼卵、仔稚鱼和物理环境调查资料,对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产卵场物理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航次采集到74 813粒鱼卵、16 826尾仔稚鱼,共有135个种类。其中,鉴定到种的有109种,隶属于15目67科99属,还有17个种类仅能鉴定到属、6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科和3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目。2006年—2007年秋季、冬季和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多;2008年春季的种类和数量较2007年春季明显偏少;2008年初夏种类的数量与2008年春季基本相近,但鱼卵的数量明显增多,仔稚鱼的数量基本相近。42种优势种类、重要种类和主要种类构成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的主要成分。东海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布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冬季表层水温锋面强度最强,春季次之,初夏最弱;锋面的位置秋季离岸最近,冬季次之,春季和初夏离岸最远,冬季偏南,初夏季节北移。表层盐度锋面主要分布在近岸区域,与岸线大致平行,其强度冬季最强,春、秋季次之,初夏季节最弱。秋、冬季节陆架深水海域的水温较沿岸海域高,鱼类生殖群体在陆架深水高温区产卵;春季和初夏季节沿岸海域明显升温,鱼类生殖群体由深水区向近岸海域进行生殖洄游,产卵场分布由陆架中部向近岸海域扩展,并在近岸海域形成了中心产卵场。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与温、盐锋面和种类的温、盐属性的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温度锋面暖水一侧,并有各自最适宜的温度和盐度范围。水温、盐度与种类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是导致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适宜的温度和盐度范围、锋区的辐聚和卷夹作用以及种类的生物学属性是影响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分布以及密集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鱼卵 仔稚鱼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产卵场 温度 盐度 锋面 东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