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黄鳍棘鲷血清IgM的纯化及兔抗血清的制备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Sepharose-6B凝胶过滤层析、Phenyl Sepharose FF疏水作用层析和r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技术纯化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血清IgM,并将这3种层析纯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纯化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扫描后经Band Scan5.0软件分析显示,单独使用Sepharose-6B凝胶过滤层析或Phenyl Sepharose FF疏水作用层析得到的IgM纯度只有56%左右;二者联合使用纯度可以达到69%,而r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一步就可以达到89%的纯度;纯化得到的黄鳍棘鲷血清IgM的重链和轻链分子量分别为73.6kD和26.5kD。本研究还以rProtein A 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的黄鳍棘鲷血清IgM为抗原,制备其兔抗血清,采用WesternBlot和双向琼脂扩散检测抗血清免疫学活性,并用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达到1∶25600,为进一步开展黄鳍棘鲷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鳍棘鲷 免疫球蛋白 纯化 兔抗血清 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饲料添加剂对虹鳟(Oncrhynchus mykiss Walbaum)免疫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那西肽(Nosiheptide)、黄霉素(Flavomycin)、大蒜素(Allitri-dum)对虹鳟(Oncrhynchus mykiss Walbaum)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影响。在室内饲养虹鳟8周,结果显示,15 mg.kg-1大蒜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了肝脏与肾脏中CAT活性(P<0.01),显著提高了肝脏与肾脏中SOD活性(P<0.05),同时也显著提高了鳃中LSZ活性(P<0.05);2 mg.kg-1那西肽组在肝脏和肾脏中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mg.kg-1那西肽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提高肾脏和肝脏中AKP活性,4 mg.kg-1那西肽组肾脏和肝脏中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 mg.kg-1黄霉素组和2 mg.kg-1那西肽组与4 mg.kg-1那西肽组和15 mg.kg-1大蒜素组肝脏中ACP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 mg.kg-1那西肽组与8 mg.kg-1黄霉素组和4 mg.kg-1那西肽组肾脏中ACP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5 mg.kg-1大蒜素组显著降低了肝脏中MDA含量(P<0.05),2 mg.kg-1那西肽组显著降低了肾脏和鳃中MDA含量(P<0.05)。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饲料添加剂,能提高虹鳟的免疫活性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关键词: 虹鳟 那西肽 黄霉素 大蒜素 免疫活性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奉贤近海仔鱼的分布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6年5月和8月在奉贤附近海域(30°32.40′N—30°49.8′N;121°25.2′E—121°54′E)进行的渔业资源、生态调查资料,对该水域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鲈形目和鲱形目出现的种类最多;春季种类组成复杂,结构相对夏季要稳定,种间分布较均匀;夏季优势种较春季突出,优势度较大,数量较多,平面分布呈现由内侧向外侧的递减趋势;长江径流与外海水在外侧水域的南汇嘴处形成咸淡水交汇水域,环境稳定性较差,加之海域处于强潮流区,水沙运移频繁,对仔鱼平面分布产生影响;此海域沿岸地处化工区,水体污染严重,仔鱼的数量和种群减少。

关键词: 奉贤近海 仔鱼 种类组成 平面分布 水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枝角类和涟虫类生态学

动物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长江口邻近海域枝角类和涟虫类总丰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丰度的季节差异与水团的关系,分析了种类的数量变动,并与东海外海的生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涟虫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平面分布变化与盐度有关。平均丰度夏季最高(0.59ind./m3),春季最低(0.05ind./m3)。本次调查共发现涟虫类4种,分别为三叶针尾涟虫(Diastylis tricincta)、卵圆涟虫(Bodotria ovalis)、亚洲异针尾涟虫(Dimorphostylis asiatica)和细长涟虫(Iphinoe tenera)。其中,三叶针尾涟虫四季均出现,四季优势度分别为0.04、0.03、0.04和0.06;卵圆涟虫出现在夏、秋和冬季,优势度分别为0.11、0.00和0.07;亚洲异针尾涟虫和细长涟虫仅秋季出现,优势度分别为0.17和0.002。仅在夏季发现两种枝角类,分别为肥胖三角牻(Evadne tergestina)和鸟喙尖头楩(Penilia avirostris)。在长江口,枝角类和涟虫类的分布特征与长江冲淡水都有一定的关系,显示出这两大类浮游动物具有咸淡水分布的特征。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枝角类 涟虫类 生态特征 长江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4,4′-二硝基均二苯脲的残留量

分析试验室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测定水产品中尼卡巴嗪标志残留物-4,4′-二硝基均二苯脲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正己烷去脂,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4,4′-二硝基均二苯脲在添加10~500μg/kg的范围内,回收率为81.7%~92.7%,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2%和2.3%,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水产品 尼卡巴嗪 4,4′-二硝基均二苯脲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瓯江口渔场夏秋季浮性鱼卵和仔鱼的时空分布

水产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鱼卵、仔鱼调查资料,分析瓯江口渔场鱼卵、仔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产卵场位置和产卵期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瓯江口鱼卵、仔鱼共出现6目11科18种(包括1种未定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鲱形目次之。6月是瓯江口鱼类的产卵期,产卵场位于洞头大门岛周围水域,主要是规格较小的地区性物种,也是大型经济鱼类的饵料,例如小公鱼和虾虎鱼等;9月产卵场主要位于洞头群岛水域外侧,主要是一些经济鱼类,如白姑鱼等。瓯江口海域所处纬度、海域地形地貌和水文环境特征以及瓯江径流的综合影响,使大门岛附近成为瓯江口海域的主要产卵场。

关键词: 瓯江口 鱼卵 仔鱼 产卵场 育幼场 数量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特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系统和静态池塘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多样性特征及群落相似性等,结果表明:养殖初期(6月),循环流水系统中池塘(循环塘)和静态养殖系统中池塘(对照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没有明显差异,均以盘星藻、直链藻占优势,种类相似性水平较高,Jaccard指数在71.2%~83.3%之间变化,生物量在35.3~51.4mg/L之间变动。但在养殖中后期(7~10月),两者差异明显:(1)优势藻类不同,循环塘以小环藻、衣藻、隐藻和裸藻等占优势,而对照塘则以微囊藻、席藻等占优势,种类相似性水平较低,Jaccard指数在40.3%~62.1%之间变化;(2)两者浮游植物数量也存在差异,对照塘波动变化大,循环塘相对较小;(3)循环塘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大于对照塘。聚类分析表明对照塘和循环塘群落相似性水平较低。表明该系统能够改变藻类组成,抑制微囊藻水华暴发,并能调控藻类数量,防止其过度繁殖,保持浮游植物多样性,使池塘生态系统更趋稳定,有利于水产养殖。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系统 人工湿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种不同地理群体大菱鲆为亲本,采用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采卵授精技术,按照1雄配2雌的原则,构建了28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56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母系生长到6月龄的全同胞个体60个后代的体长、全长、体高、体重,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利用全同胞资料,采用方差、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菱鲆6月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对性状遗传力研究结果表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基于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的遗传力是大菱鲆体长、全长、体高、体重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估计的遗传力准确可靠,估计值分别为0.282、0.251、0.283、0.450,为中高等遗传力,显示对大菱鲆生长性状进行选择育种具有很大的潜力。对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依据父系半同胞遗传协方差组分和表型协方差分别估计体长-全长、体长-体高、体长-体重、全长-体高、全长-体重、体高-体重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在0.888—0.985,表型相关在0.864—0.957,各性状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经t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关键词: 大菱鲆 生长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中三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环境化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毕赤酵母SMD1168/pGAPZaA-VAP1稳定性及发酵表达WSSV-VAP1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对WSSV-VAP1重组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及重组毕赤酵母中外源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菌SMD1168/pGAPZaA-VAP1在发酵72h后,蛋白表达量占总蛋白10.45%,控制接种量对基因工程菌Pichia pastoris表达WSSV-VAP1非常重要。外源基因的插入对宿主菌的生长未产生明显的影响,重组质粒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很稳定。

关键词: WSSV-VAP1 重组毕赤酵母 稳定性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