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影响宰后鱼肉能量代谢和质构的酶及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宰后鱼肉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面的变化。研究发现,宰后鱼肉能量代谢和质构变化与肌肉中的多种内源性水解酶相关。本文综述了4种肌肉酶,即与能量代谢相关的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与质构相关的钙激活蛋白酶、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结构特点及其分离纯化和活性测定,为建立宰后鱼肉能量代谢和品质分析的酶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肉 肌肉酶 能量代谢 质构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信息化绩效评价——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以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作为评价对象,将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内在组织流程和外部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管理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和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管理信息化绩效的客观评价。通过对管理信息化绩效评价的研究,将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系统实用的信息化评价方法和工具,帮助渔业管理部门明确在信息化需求和实施绩效方面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便于管理决策层及时掌握当前的信息化实施状态。

关键词: 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 AHP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信息化绩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克氏双锯鱼仔鱼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琼州学院学报 2014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仔鱼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全黑实验组外,光周期对克氏双锯鱼仔鱼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光照强度对仔鱼成活率具有重要影响,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不利于仔鱼成活,其中光照强度在100-1000 Lx时成活率较高(47.7-56.0%).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克氏双锯鱼仔鱼发育变态均有重要影响.仔鱼发育速率随光周期延长而加快,当光周期为16L:8D时达最大值(0.081±0.002);光照强度在500Lx以下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仔鱼发育速率加快,而光照强度达2000 Lx时发育速率显著下降(P<0.05).仔鱼生长速率也随光周期延长而加快;仔鱼在相对较弱的光照强度(100-1000 Lx)获得较高的日生长率(全长),而光照强度太弱(<100 Lx)或者太强(>1000 Lx)均对其生长有较强的负作用.

关键词: 克氏双锯鱼 光照 存活率 生长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氨氮养殖废水试验

渔业现代化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浓度氨氮养殖废水,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不同曝气条件下,分析MBBR处理人工模拟的低浓度氨氮(2 mg/L左右)养殖废水的进出水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浓度变化,探讨HRT和曝气量对MBBR处理低浓度氨氮养殖废水的影响,并以实际鲟鱼养殖废水(氨氮浓度0.5~1.5 mg/L)和其他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显示:MBBR的最优HRT为6~8 min,最优曝气量为180 L/h,相应的氨氮去除率为70%~75%,氨氮去除负荷为560~700 g/(m3.d),填料生物膜厚度为26~38μm;膜表层结构多样,物种丰富,膜生长良好。该反应器对处理低浓度氨氮养殖废水具有的高效能力。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 水力停留时间(HRT) 曝气量 养殖废水 氨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常见虾类的雌雄鉴别

基层农技推广 2014

摘要:文章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虾类的性别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并对雌雄差异特征进行拍照,结合图片详细介绍了几种虾类的雌雄鉴别技术,图文结合,简单易懂,为广大养殖户和基础渔技人员提供了实用的虾类雌雄鉴别技术。

关键词: 雌雄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若干问题探析

天津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是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先分析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特点,然后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 档案管理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6~2007年对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鱼类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调查采获鱼类42种,隶属21科。生态类群以海洋鱼类种类最多(27种),其次为河口定居种(10种),而淡水鱼类、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和降海产卵洄游鱼类种类数很低。S1站点和S2站点类似,均以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刀鲚(Coilia ectenes)、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为优势种。两站点鱼类群落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而时间上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和初春的样品聚为一组(Ⅰ组),夏、秋季的样品聚为一组(Ⅱ组)。通过SIMPER分析可知,两组间的平均相异性较高,达73.03,共有17种鱼类对组间的贡献超过90%,如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棘头梅童鱼、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刀鲚、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龙头鱼等。

关键词: 长江口 鱼类群落 物种组成 季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沙湾浮游动物群落对水团季节变化的响应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沙湾口小腹大,为我国典型亚热带海湾,受湾内外不同水团影响,其浮游动物生态类群不同季节变化显著,对研究浮游动物群落适盐性受湾外水团和湾顶大陆径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三沙湾海域2010年6月、8月、10月和2011年4月、5月共5个航次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种数和丰度的时空分布,重点分析了其适盐性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湾内外不同水团交替变化对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结构的影响.共鉴定浮游动物71种,其中近海种36种,外海种34种,热带大洋种1种;4月和5月,近海种种数比例分别为94.12%和78.95%,近海种丰度比例分别为98.46%和97.57%;6月、8月和10月,近海种种数比例分别为51.11%、42.86%和42.42%,近海种丰度比例分别为82.88%、40.07%和53.24%.研究表明,4月和5月,因受湾外浙闽沿岸流和湾内大陆径流影响,浮游动物以近海种为主,空间分布差异较小;6月、8月和10月,主要受湾外台湾暖流影响,大量外海种在湾内水域出现,并且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由湾内至湾外浮游动物外海种种数和丰度比例逐渐增大的趋势.

关键词: 三沙湾 浮游动物 水团 生态类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加强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考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4

摘要:科研院所的腐败案件除了具备一般腐败问题的恶劣影响外,还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伟大中国梦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加强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工作形势更为紧迫。该文结合当前的科研院所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新形势下如何扎实推进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科研院所反腐倡廉工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反腐倡廉 科研院所 科研经费 制度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海带加工中甘露醇、碘及主要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海洋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鲜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为原料,采用直接烘干、漂烫后烘干和漂烫盐渍水洗后烘干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加工,通过测定海带中甘露醇、碘、钙、铁、锌、铅、镉等含量,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新鲜海带中甘露醇、碘及主要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直接烘干处理的海带相比较,漂烫后的海带中甘露醇的含量下降了72.96%,漂烫、盐渍水洗后的海带中甘露醇的含量下降了99.73%。(2)与直接烘干处理的海带相比较,漂烫后的海带中碘含量下降了72.24%;漂烫、盐渍水洗后的海带中碘的含量下降了90.14%;经漂烫、盐渍水洗后的海带碘含量为0.16 mg·g-1(以干基计)。(3)金属元素中铁的含量下降最为明显,经漂烫、盐渍后水洗的海带中铁含量下降了71.50%。

关键词: 海带 加工 甘露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