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西瓜新品种‘密龙’的选育

中国瓜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密龙’(‘792’בX8-23’)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优质、早熟有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87 d左右,果实发育期30 d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瓜瓤红色。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边部7.6%。平均单果质量3.7 kg左右。果皮厚度1.1 cm左右,果皮硬度强,耐贮运。适合山西晋南、晋中、长治、忻定盆地露地早熟栽培。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密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作物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严重危害我国大豆生产。我国大豆胞囊线虫有8个生理小种,其中,4号生理小种致病力最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大豆产区。了解抗源的遗传模式有助于抗病基因的定位和分子标记的开发。以对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高抗抗源CBL黑豆为父本、高感材料品75-14为母本,构建了F_1、F_2和F_(2∶3)3个世代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分析CBL黑豆抗大豆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CBL黑豆对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F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为64.47%,F_(2∶3)世代主基因遗传率为75.99%。主基因遗传率较高,育种可以在早代选择。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小麦加工优势及开发利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论述黑小麦营养及资源优势,并将国内外加工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简要概述。综合目前研究形式,针对黑小麦固有特色提出开发展望,认为在方便食品加工、保健食品研发、富硒产品开发及发酵食品应用上会有更好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黑小麦 开发利用 富硒食品 方便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氮条件下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施等氮量225 kg/hm2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生育期植株对养分吸收及0~20 cm和21~40 cm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均不同程度增加夏玉米产量,增产16.48%~48.15%,收获指数增加7.81%~15.52%。缓控释肥处理对夏玉米产量提高作用明显,最高达9 697.50 kg/hm2。缓控释肥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残留量呈低-高-低的趋势,能较好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夏玉米地上部养分吸收,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较高,利于获得高产。

关键词: 夏玉米 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糠深加工研究进展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谷子作为小杂粮,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小米糠(麸皮)是谷子加工后的副产物,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附加值高的可再生利用资源。我国小米糠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综述了小米糠的营养价值和深加工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小米糠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建议。

关键词: 小米糠 营养价值 研究进展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核心种质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遗传种质的多样性评估,可以指导深入研究资源和育种中优异互补亲本的选择,进而提高优异基因的交流累加和新品种培育的效率。本研究选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78份谷子核心种质通过15个表型性状的综合鉴定,评估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我国谷子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单穗粒重、穗长、穗粗、株高、茎节数和生育期均表现了丰富的变异;谷子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相比农家品种下降明显,育种的遗传增益主要体现在株高和穗长的适度减低,以及茎粗、茎节数、穗粗、单穗粒重、单穗重及生育期的适度增加;(2)系统聚类分析将谷子资源分成3类,第Ⅰ类以来源为东北欧国家的品种为主,第Ⅱ类以北美和非洲的品种为主,第Ⅲ类以东亚、南亚的品种为主;我国种质可划分为春播型、春夏兼播型和南方型3类型;(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综合评判表明,叶鞘色、刚毛长度、粒色、米色、株高、穗长、茎粗和单穗粒重8个性状可作为谷子表型鉴定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谷子 核心种质 表型性状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秸秆水浸提液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谷子与玉米实行轮作倒茬的种植模式,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品种谷子秸秆的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盆栽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品种、植株部位和提取液浓度的谷子水浸提液处理时,随着处理浓度的降低,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根长和芽长表现出了促进生长的作用,促进作用差异显著,尤其在稀释50倍液处理下,张杂10号茎秆处理下根长增加了33%,叶片处理下芽长增加了20%;谷子茎秆和叶片水浸提液处理下,玉米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Y(Ⅱ)和ETR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稀释50倍液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张杂10的叶片和晋谷21的茎秆均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光系统Ⅱ最大光合效率(Fv/Fm)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3个参数均表明张杂10号的叶片和晋谷21号的茎秆水浸提液均能促进玉米的生长。谷子秸秆残留的化感物质在适当浓度下会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和苗期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谷子 化感作用 发芽 浸提液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有机物料与市售草炭基质理化性状比较分析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沼渣等有机物料为试材,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研究了不同物料理化性状、植物毒性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的差别。结果表明:各物料容重、总孔隙度均在适宜范围之内,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水气比显著高于市面出售的草炭育苗基质和沼渣,说明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这几种基质材料透气性好,但持水性、储水能力弱;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以及沼渣pH值均高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杏鲍菇菇渣、沼渣偏碱性;白灵菇渣EC值为2.25mS/cm,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的EC值差异不显著,其它物料EC值均显著高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不宜单独作为栽培基质;用小白菜种子做发芽试验,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发芽率与市售草炭育苗基质接近,分别为80.00%、75.00%。白灵菇渣、杏鲍菇菇渣、木耳渣、沼渣都可以作为基质替代材料,但是不宜单独作为栽培基质,应该与其它栽培基质搭配使用,沼渣各性状指标与市售草炭基质最接近。该试验旨在为筛选适宜的有机基质材料及不同物料的合理配比提供可行的方案及理论支持。

关键词: 栽培基质 物化性状 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的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新型生防菌剂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作用,通过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幼苗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黄花叶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和一定的治疗效果,浓度为500~2 000 mg/L时,预防效果为24.86%~84.55%,治疗效果为13.61%~62.58%,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治疗效果。其中灌根处理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喷雾、拌种处理,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大,防治效果提高;当灌根处理浓度为2 000 mg/L时效果最好,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84.55%和62.58%。另外解淀粉芽胞杆菌对小麦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并可提高麦苗的地上部鲜重,浓度为1 200 mg/L时,地上部鲜重增重最大,较对照提高52.76%。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可作为生防菌剂防治小麦黄花叶病。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小麦黄花叶病毒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新型抗草甘膦基因棉花的转化效率及相关分子特征分析

棉花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育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品种对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大量抗除草剂草甘膦棉花的再生植株,对其进行阳性检测。通过确定PCR检测目标条带大小、蛋白杂交条带大小分子特征,对65个独立转化事件在DNA水平、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再生植株DNA得到的阳性率平均值为81.5%,经过蛋白检测后阳性率确定为55.4%,该类阳性植株即为外源基因正常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在此基础上,结合田间抗性检测,对其中9个株系进行了不同世代的选择,经过综合鉴定筛选,发现2个抗性优良的转基因株系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其余还需进一步筛选鉴定。

关键词: 棉花 抗草甘膦基因 转化效率 阳性率 抗性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