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不同绿肥翻压量及施肥条件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中国烟草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翻压绿肥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具有后效性;在翻压绿肥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的用量能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在70%化肥的条件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翻压绿肥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烟株生长的不同时期土壤速效磷与酸性磷酸酶的相关性有较大的差别,即烟叶移栽之前呈正相关,而在烟叶生长中前期呈负相关;在烟株生长的中前期,烟叶生物量和烟株生物量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可见,在本研究条件下,用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作为土壤供磷能力的指标较土壤速效磷更具科学性。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子 酸性磷酸酶 土壤肥力 烤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工厂化生产的豆酱SPM04和传统酿制的豆酱SPS06样品进行了初步的感官评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吸附并结合气质联用(GC-MS)的方法对两种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化合物61种,SPM04与SPS06豆酱分别为39种和38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醇2种、酸1种、醛7种、酮4种、酯13种、酚7种、烷烃8种、含氮杂环化合物5种、呋喃7种、以及其他化合物7种等10类;其中苯甲酸乙酯、苯乙酸乙酯、安息香醛、风信子醛、苯乙醇、麦芽酚、2-乙酰基吡咯和对乙烯基愈创木酚8种化合物在两个样品同时检出,且含量相对比较高,分别占总的风味物质含量的43.1%和48.49%,对豆酱的风味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豆酱在色泽、气味和体态方面均优于工业化生产的豆酱。

关键词: 豆酱 感官评价 挥发性化合物 HS-SPME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小麦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湖北省小麦种质资源特性并发掘可供育种利用的优良基因资源,对保存的874份湖北省小麦种质资源从地理分布、农艺性状、品质及抗病性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湖北省小麦种质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江汉平原麦区分布数量最多,而鄂西北山地麦区小麦资源最为富集,除东经112°74′至114°15′之间、北纬31°18′至32°09′之间和北纬29°37′以南地区分布较少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均匀;(2)供试小麦种质以具有长芒、白壳、红粒、弱冬性和中熟等性状为主,4个产量性状(株高、穗长、千粒重和穗粒数)和4个品质性状(硬度、沉淀值、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的变异幅度大,多样性指数高;(3)抗病性以对根腐病、黄矮病和条锈病抗性最强,而对赤霉、叶锈、秆锈及白粉病的抗性较差;(4)各性状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粗蛋白含量=赖氨酸含量>株高>穗粒数>沉淀值>穗长>硬度>条锈病抗性=黄矮病抗性>根腐叶病抗性>成熟期>赤霉病抗性>根腐穗病抗性>冬春性>芒>壳色>白粉病抗性>粒色>叶锈病抗性>秆锈病抗性。

关键词: 湖北 小麦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机砷对滇池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科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滇池微囊藻FACHB905进行无机砷暴露实验,旨在考察无机砷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囊藻对无机砷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三价砷(As(Ⅲ))对微囊藻FACHB905的毒性阈值介于10-5~10-4molL-1间,浓度高达10-3molL-1的五价砷(As(Ⅴ))对微囊藻生长无显著影响.在10-8~10-4molL-1As(Ⅲ)处理下,FACHB905的微囊藻毒素总产量呈现倒U型的hormesis现象;在10-7molL-1As(Ⅲ)暴露下,总产毒量达到最高.在10-8~10-3molL-1As(Ⅴ)暴露下,微囊藻毒素LR的产量增多,表明藻细胞的毒性也随之升高.滇池表层水体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砷(139μgL-1),主要以As(Ⅴ)的形式存在,由此可知微囊藻FACHB905不仅能正常地生长于滇池水体中,而且推测水体中的砷可提高其产毒量和胞内毒性.As(Ⅴ)对微囊藻产毒量的促进作用对全面了解滇池水华爆发期间毒素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无机砷 蓝藻 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攀枝花烟区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攀枝花烟区75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交换性钙、镁的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植烟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0.07~19.67 cmol/kg范围内,平均为2.49 cmol/kg,有47.73%的植烟土壤交换性钙总体较缺乏。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0.03~6.03 cmol/kg范围内,平均为0.97 cmol/kg,交换性镁容量缺乏土壤占28.40%。土壤交换性钙镁比在0.06~24.88范围内,平均为3.21,有87.87%的土壤存在生理性缺钙的风险。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钙镁比值与海拔高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攀枝花 交换性钙 交换性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种小麦白粉病菌DNA基因组的微量简捷提取方法

微生物学杂志 2011 CSCD

摘要:为了寻找适合小麦白粉菌基因组DNA微量提取的方法,分别采用改进破壁法,液氮研磨法和溶菌酶消化法进行破壁,提取专性寄生菌小麦白粉菌DNA。结果表明,用改进的破壁方法,仅用3~10 mg的分生孢子粉所获得DNA的收率为(12.23±3.46)~(40.32±5.67)ng/mg,且OD260/OD280比值为1.71~1.92之间,说明该破壁方法获得的DNA收率大且纯度高。通过PCR反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小麦条锈菌和大麦白粉菌专性寄生菌DNA的提取。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DNA微量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施烟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

中国烟草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恩施烟区272个土壤样品所进行的测定,评价了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全州90%以上被调查土壤适宜种植烟草,50%的样品有机质含量较为适宜,近35%的样品有机质含量偏高,60%土壤全氮适宜。近60%的土壤碱解氮偏高,77.65%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适中且部分偏高,但仍然有近23%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或缺乏;60%以上被调查土壤平均速效钾含量偏低,且区域间差异较大。土壤普遍缺镁,72.06%的被调查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低于0.4 cmol/kg,变异系数为84.51%;30.51%的被调查土壤缺硼,56.99%的土壤存在缺硼风险;全州范围内大多数土壤有效锌含量适宜,部分偏高,但含量差异大,变异系数高。

关键词: 烟草 土壤养分 湖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贮藏方法和时间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8种不同贮藏方法对扁穗雀麦种子在贮藏3、6、12个月时进行发芽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方式在3个月时种子发芽率无差异,6个月和12个月时常温状态贮藏发芽率急剧下降,而4℃和-10℃温度条件下所有处理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扁穗雀麦种子在4℃条件下以牛皮袋包装保存或在-10℃下以玻璃瓶贮藏均较好,而常温则不利种子长期贮藏。

关键词: 贮藏方法 扁穗雀麦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鄂西南植烟土壤有效氮动态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鄂西南烟区研究了化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植烟土壤有效氮时空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量较大年份,烟叶移栽后一个月内化学肥料带入的有效氮基本全部损失,有机肥料带入的氮素(有机态氮)则在移栽后45~70 d内在0~20 cm土层内发挥作用;移栽后60 d左右土壤自身有机氮开始矿化加速导致土壤有效氮升高。揭膜可以使化学氮素大量淋失,而全生育期覆膜则使后期土壤有效氮升高。提前施肥可能会使无机肥料氮素转化为有机氮,使氮素淋失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有效氮 动态 烤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素的化学合成及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 201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也存在于虎杖、芦荟等药用植物中,是分布广泛的一种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表现为抗肿瘤、扩张血管、抗菌、导泻、利尿等,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本研究组的工作综述了大黄素的化学合成方法、结构修饰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大黄素 化学合成 结构修饰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