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稻瘟病基因Pi9的STS连锁标记开发及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水稻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带有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的籼稻品系75-1-127作为抗病基因供体亲本,用于扬稻6号和R6547抗病性的回交育种。通过比较75-1-127、扬稻6号和日本晴的Pi9基因位点的DNA序列,开发出了与Pi9基因紧密连锁的共显性STS(序列标记位点)标记PB9-1,用于Pi9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田间农艺性状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出8个Pi9基因纯合的回交后代株系。其中,具有扬稻6号和R6547遗传背景的株系各4个。经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病圃鉴定,携带有抗病基因株系的稻瘟病抗性水平较受体品种扬稻6号和R6547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具有R6547遗传背景的株系08C893配制的杂交组合在上述病区的抗性表现也明显优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上述结果说明,共显性标记PB9-1在Pi9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具有应用价值,并且Pi9基因作为稻瘟病抗源之一可以在湖北稻区进行有效利用。
关键词: 稻瘟病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序列标记位点 抗性基因 育种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果树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变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10月、11月、12月、翌年1月的锦橙鲜果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检测到47,50,57,4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烃类、醛类、醇类和酯类。挥发性物质的总峰面积以及烃类、酯类在12月的果实中达到最大,反式-2-己烯醛、反式-2-己烯-1-醇、顺式-3-己烯-1-醇以及香叶醇这几种醇醛类物质都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增加。柠檬烯、芳樟醇、β-月桂烯、γ-松油烯、α-蒎烯、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醇和顺式-3-己烯-1-醇和香叶醛是锦橙汁的特征香气化合物。除香叶醛和丁酸乙酯外,这些特征成分均在12月采收的果实中最高。因此,应选择特征香气化合物含量最高的12月初采收锦橙果实进行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培育及其抗性表现
《应用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危害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发掘和利用新的抗褐飞虱基因培育抗性品种是目前防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抗褐飞虱基因来自药用野生稻的抗虫品种B5,对褐飞虱生物型1和2具有高度抗性,B5携带的抗性基因Bph14被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本研究以B5-10为抗源,以优良杂交稻亲本扬稻6号为受体亲本,通过复交和回交,利用与Bph14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MRG2329在后代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苗期分子标记检测和成株期农艺性状选择,最后育成恢复系R476和杂交组合广两优476。采用苗期群体鉴定技术对R476和广两优476的褐飞虱抗性进行了鉴定,R476和广两优476的抗性水平分别为中抗和中感。广两优476在稻飞虱发生较重的稻田进行试种示范,与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相比,广两优476对稻飞虱表现出明显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育种过程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Bph14基因是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mRNA组织分布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酚氧化酶原系统是甲壳动物体内与免疫相关的重要功能系统之一,对于甲壳动物的防御反应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mRNA的组织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基因在血淋巴、肝胰腺、卵巢和精巢中转录水平较高;在肌肉、表皮和鳃中有较弱表达;而在肠和胃中几乎无表达。此种组织表达特性可能与酚氧化酶原基因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功能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秭归县玉米产量及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秭归县玉米产量和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秭归县玉米主栽区普遍使用一定比例的农家肥,化肥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复合肥以25%养分含量复合肥为主,其中10-7-8的复合肥占比例较大。氮最低用量为156kg/hm2,最高为320.25kg/hm2,平均施氮量234.4kg/hm2。基肥氮占总氮19.45%~52.08%,平均37.2%,苗期追施氮占总氮18.71%~43%,平均26.67%,灌浆期(穗肥)追施氮占总氮26.93%~47.23%,平均36.1%。氮磷钾使用比例为N:P2O5:K2O=1:(0.13~0.43):(0.13~0.43),平均N:P2O5:K2O=1:0.23:0.26。产量在4350~7200kg/hm2情况下磷钾肥用量与产量之间达到极限著正相关;产量在7800~8250kg/hm2情况下各个时期使用的氮肥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此次调查显示氮肥施用量基本合理,磷钾肥用量稍显不足,可通过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粗粉辐照接枝及产物结构表征
《原子能科学技术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60 Coγ照射引发魔芋-丙烯酸接枝反应,制备接枝聚合物,以聚合物吸水倍数为标准优化反应物用量、干燥温度和方式等。采用FT-IR、SEM技术对产物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粗粉接枝工艺为:3g魔芋粉、21mL丙烯酸、12.9mL 9.5mol/L NaOH、131mL水,辐照后8h再进行干燥处理,产物吸自来水倍数可达400倍以上;接枝物具有多层孔状结构,单孔直径约为16μm,孔内有横膜;接枝物含有两种接枝高分子成分,即魔芋KGM-丙烯酸接枝物和魔芋淀粉丙烯酸接枝物。材料的多孔结构是吸水的原因,魔芋辐照改性将为魔芋粗粉的用途开辟新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施州植烟土壤及烟叶硒含量状况分析
《中国烟草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恩施州植烟土壤及烟叶硒含量状况。结果表明:(1)恩施州植烟土壤硒含量平均为0.661 mg/kg,从土壤总硒水平来看,恩施土壤属于富硒土壤。烟叶硒含量平均为0.216 mg/kg,并表现为B2F>C3F>X2F,高于我国其他烟区。(2)恩施土壤硒的垂直地理分布特性明显,即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地增加;土壤硒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大量元素具有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当土壤等级为足硒和富硒土壤时,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处于烟叶生长所需的适宜范围内。(3)在相对较高的硒含量土壤中,烟叶对硒的吸收累积强于低硒土壤。8个植烟县(市)土壤和烟叶硒含量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引3号狗牙根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育成品种新农1号狗牙根为对照,分别在湖北武汉、河南信阳和安徽合肥3个不同生态区域对新品系鄂引3号狗牙根进行生态适应性观察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鄂引3号狗牙根耐热、抗旱、竞争力强、再生性好、产草量高,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新农1号狗牙根;3年平均干草产量比对照增产50%以上,达极显著水平(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