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的分子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RT-PCR方法从山西省不同地区养鸡场病、死鸡法氏囊组织中扩增得到IBDV SX/12 VP2基因全长,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分析结果表明,IBDV SX/12 VP2全长为1 356 bp,推导其编码452个氨基酸;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二者均与超强参考毒株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2%和99.6%;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IB-DV SX/12与超强参考毒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IBDV SX/12高变区关键氨基酸具有以下特征:222S,249Q,254G,256I,279D,284A,294I,299S以及SWSASGS七肽区不变,超强参考毒株高变区关键氨基酸为:222A,249Q,254G,256I,279D,284A,294I,299S,除222S外,其他关键位点氨基酸均符合超强毒株特征,因此,从分子水平推断IBDV SX/12属于超强毒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菊苣抗旱相关生理特性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获得转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菊苣株系的基础上,对3个转基因株系的抗旱相关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转基因株系与非转基因植株各项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干旱条件下,3个转基因株系菊苣叶片APX质量摩尔浓度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3个转基因株系中有2个株系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低于非转基因对照,表明APX基因可显著提高菊苣APX活性,降低氧自由基浓度,减轻对细胞的伤害。3个转基因株系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单株幼苗的根系生长量,均高于非转基因对照。可见,转APX基因菊苣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从而验证APX基因的抗旱功能,为转基因材料应用于菊苣的抗旱育种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河灌区苏打盐碱地土壤及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盐碱地改良剂不同时期施用对河灌区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青贮玉米‘瑞德2号’为供试作物,研究了河灌区重度苏打盐碱地国产DS、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 3种改良剂的秋季施用和春季施用对青贮玉米出苗率和鲜草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土壤(0~20 cm)pH、EC和碱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用改良剂)相比,施用改良剂处理的青贮玉米出苗率提高6.8%~72.7%,鲜草产量增加1223.2~28144.8 kg/hm2;土壤pH下降0.09~0.83,EC增加0.13~1.26 mS/cm,碱化度降低1.6%~19.8%;秋施和春施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均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出苗率与鲜草产量。由此得出,3种盐碱地改良剂秋季施用效果均优于春季施用,其中以脱硫石膏配合DS的秋季施用效果最好。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脱硫石膏 国产DS 盐碱地 河灌区 青贮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酸度欧李果实有机酸积累特性与相关代谢酶活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欧李品种果实中主要有机酸积累特性及相关酶活性。【方法】以6年生欧李品种‘农大3号’和‘农大4号’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并测定苹果酸和柠檬酸相关酶活性。【结果】两个品种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主要在果实发育后期积累,品种间积累速率存在较大差异。果实发育前期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较高,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相对较低,使苹果酸仅少量积累;果实发育后期NADP-ME活性迅速下降,而NAD-MDH活性和PEPC活性开始上升,促进了苹果酸大量积累;果实成熟时NADP-ME活性突然升高,而NAD-MDH活性和PEPC活性开始下降,促使苹果酸降解。果实成熟前(花后18-19周)‘农大4号’NAD-MDH活性显著高于‘农大3号’、而NADP-ME活性低于‘农大3号’,导致成熟时前者苹果酸含量高于后者。花后17-19周‘农大3号’柠檬酸合成酶(CS)活性高于‘农大4号’,成熟时柠檬酸含量也高于后者。【结论】果实发育后期是苹果酸和柠檬酸积累的关键时期,苹果酸的积累差异主要由NAD-MDH活性和NADP-ME活性协同变化引起,柠檬酸积累差异主要受CS活性变化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体二氧化氯对黄曲霉的抑菌效果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体二氧化氯作为抑菌防霉剂,通过平板涂布法评价其对黄曲霉的抑菌效果。对影响抑菌率的二氧化氯浓度和抑菌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以气体二氧化氯浓度,抑菌时间以及黄曲霉接种载体为实验因素,以抑菌率为指标,设计了4因素5水平的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气体二氧化氯对谷物易染菌黄曲霉的抑菌效果显著。各因素的影响顺序分别为接种载体,抑菌时间,二氧化氯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气体二氧化氯浓度为4.5mg/L,作用于苦荞表面40min时,杀菌率达到99.99%,同时,当抑菌时间为40min时,二氧化氯对负载于小麦和甜荞表面黄曲霉的抑菌率也均达到了90%以上,因此,气体二氧化氯作为新生食品抑菌防霉剂具有良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抗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
《化工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铜抗性细菌BX,经鉴定该菌为产碱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考察了细菌BX对环境的适应性,讨论了pH、初始Cu2+浓度等对其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特性,并以多孔陶瓷为载体对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该菌对Cu2+和NaCl的抗性浓度分别为7mol·L-1和7.5%,可生长于pH4.0~11.0、15~50℃的环境中;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5.5、温度30℃、起始Cu2+浓度100mg·L-1,在该条件下,Cu2+吸附率达85.84%,吸附量为128.74mg·g-1;其对Cu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采用曝气挂膜法将细菌固定于多孔陶瓷上,形成的菌膜对50mg·L-1铜离子的吸附率达92.53%.表明细菌BX对Cu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含Cu2+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棉花新病害"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研究进展。田间观察、调查、检测结果表明:"棉花萎蔫综合症"病株于棉花花铃期至吐絮期都可以发病。棉株一旦出现萎蔫症状,基本上不会再恢复正常。病株主要特征特性为:全株无病斑,叶片略微萎蔫并褪色,病株铃虚软,发育迟滞吐絮慢,病铃僵瓣糟絮瘪子。病株发病初期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病株在株高和果枝出生方面受到一定影响;发生早的病株幼蕾大量脱落;病株率越高产量越低,纤维品质也差;病棉子丧失发芽能力。转基因材料有部分发病,而其亲本几乎不发病;非转基因老品种没看到发病。种植发病株种子不会加重和提早其后代的发病。山西省和外省品种(系)都有发病,部分发病品种(系)还通过了区试新品种审定。发病情况和气象资料拟合分析表明,7—8月降雨次数较少和降雨量较少的气候年型发病较重;发病情况和田间小气候观测资料拟合分析表明,田间地膜下土面≥40℃的高温天数多时发生较重。还比较了该病和棉花其他病害的异同。其病株样本分离不到真菌性病原物。最后提出了棉花萎蔫综合症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和期望。
关键词: 棉花 萎蔫综合症 特征特性 为害影响 产量损失 品质 发生消长 小气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早果矮化砧木——‘Y-1’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Y-1’是从苹果属野生砧木资源晋西北山定子中实生选育的苹果砧木,通过对树体开花结果、生长量、越冬表现等田间调查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砧木作中间砧嫁接品种早花早果特性极为突出,矮化性状明显,抗逆性强,嫁接栽培品种亲和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Y-1’砧木适宜在黄土高原或气候类似的苹果产区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