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圆斑星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技术,在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脑中克隆到3种GnRH基因的cDNA序列:cGnRH-Ⅱ、sGnRH和sbGnRH。每种GnRH都包括1个信号肽、1个Gly-Lys-Arg连接序列和1个GnRH相关肽。其中,cGnRH-Ⅱ的cDNA全长为568 bp,编码85个氨基酸,ORF为255 bp,5′UTR为141 bp,3′UTR为169 bp。sGnRH的cDNA全长为457 bp,编码90个氨基酸,ORF为270 bp,5′UTR为41 bp,3′UTR为143 bp。sbGnRH的cDNA全长为381 bp,编码98个氨基酸,ORF为294 bp,5′UTR为48 bp,3′UTR为36 bp。分析了3种GnRH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同源性,圆斑星鲽GnRH与鲽形目鱼类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其次为鲈形目鱼类。对3种GnRH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圆斑星鲽GnRH基因与其他鲽形目鱼类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鲈形目、鲑形目和鳗鲡目鱼类。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3种GnRH基因都在脑中表现出最高表达水平且具有性别特异性表达模式:雌性中不同组织的GnRH mRNA表达水平都相应高于雄性。组织表达分析表明,cGnRH-Ⅱ的mRNA仅在脑中表达,而sbGnRH在各个组织都有表达,sGnRH仅在脑、垂体和性腺中表达。脑中sbGnRH mRNA的表达水平在卵巢成熟过程中变化显著(P<0.05),而其他两种GnRH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本研究首次在圆斑星鲽脑中克隆到3种GnRH基因,其组织和季节表达水平变化表明sbGnRH可能是圆斑星鲽生殖调控的关键GnRH类型,本结果可为圆斑星鲽生殖调控机制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圆斑星鲽 GnRH 分子克隆 表达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苔灵”对河蟹、青苔及2种水草的毒性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清苔灵"对河蟹、青苔和2种水草的毒性。[方法]采用正交法和梯度法在添加水草和空白水体中加入"清苔灵",研究"清苔灵"对河蟹、青苔和2种水草的毒性。[结果]有蟹组"清苔灵"浓度达到30 mg/L时对河蟹无毒害作用,对水质影响有限。无蟹组高浓度"清苔灵"有稳定水体的pH的作用,氨氮、硫化氢和亚硝酸盐虽有较微升高,但对河蟹的生长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可为"清苔灵"在河蟹养殖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清苔灵 河蟹 伊乐藻 轮叶黑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NA检测技术鉴定水产加工品原料的研究进展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3

摘要:水产加工品原料鉴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研究对建立水产加工品的原料甄别技术,防止以低值鱼冒充高值鱼,促进公平贸易,维护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以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水产加工品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鉴定方法的优缺点,并举例说明了其应用情况,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产加工品 原料甄别 分子鉴定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鲤养殖品种线粒体Cyt 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分析

水产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种鲤养殖品种的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获得425 bp的Cyt b序列,其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8%、29.0%、29.7%、14.5%,A+T含量(56.5%)高于G+C含量(43.5%),翻译为141个氨基酸,其中突变多数存在于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之间(两个氨基酸都为不带电荷的疏水性氨基酸),其变异不影响Cyt b的功能,说明该蛋白是一个进化缓慢的蛋白,适合用于遗传进化分析。14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4个单倍型,其中75.5%的个体属于单倍型Hap 2,而单倍型Hap 1主要分布在3种表现型为镜鲤的品种。AMOVA分析结果和利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分析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德国镜鲤、散磷镜鲤和松浦红镜鲤亲缘关系较近,而蓝鳞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高寒鲤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细胞色素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观察了在9个盐度梯度(5、10、15、20、25、30、35、40、45)下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卵和初孵仔鱼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对不同盐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初孵仔鱼进行了耐饥饿试验,测定其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其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是25~40,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盐度低于30时,盐度越低,孵化率越低,畸形率越高;盐度高于35时,盐度越高,孵化率越低,畸形率越高;仔鱼的最适生存盐度范围为30~35,此盐度下的SAI值分别为33.3±0.8和24.1±0.2,盐度低于30时,盐度越低,仔鱼的存活率及SAI值越低;盐度高于35时,盐度越高,仔鱼的存活率及SAI值越低。

关键词: 杂交子一代 盐度 胚胎发育 SA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药物企业如何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提高竞争力

中国农业会计 2013

摘要:随着养殖形势的不断恶化,水产药物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本文试图通过水产药物企业经常碰到的材料成本和销售质量问题入手,提出一些降低材料成本和提高销售质量的方法,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关键词: 水产药物企业 材料成本 销售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波堤断面模型试验概述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

摘要:在港口海岸工程研究领域,物理模型试验可以有效地为科研设计单位提供依据。防波堤为港口建筑物中常见的结构物,其中斜坡式防波堤较直立式防波堤更为常用。由于两种型式的防波堤物理模型实验基本相似,文中以斜坡式防波堤为例,概要介绍实验室中开展防波堤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的基本过程,包括实验原理、前期准备、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等相关问题,可以对初步接触港口工程物理模型试验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防波堤 斜坡式 断面模型试验 实验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养殖斑鳢弹状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水生生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患暴发性死亡的斑鳢病灶中分离出一株弹状病毒。取病鱼肝、脾、肾组织过滤液接种EPC、FHM细胞,连续传至第3代后28℃培养35h出现细胞病变(CPE),测得病毒半数细胞感染量为10 5.746/0.1 mL。将病变细胞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存在大量呈子弹状的病毒颗粒,大小约53 nm×140 nm。用上述组织过滤液及F3代细胞培养病毒液回归感染健康斑鳢均能显示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的症状,死亡率达100%。根据鳜鱼弹状病毒(Siniperca chuatsi rhabdovirus,SCRV)N蛋白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对斑鳢病毒的基因组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大小约400 bp的阳性片段。对该片段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序列与SCRV同源性最高,为94%。选取GenBank中已登录的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鳢弹状病毒(SHR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鳜鱼弹状病毒(SCR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狂犬病毒(RV)、牙鲆弹状病毒(HIRRV)相关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与SCRV聚为一支。由于该病毒粒子的形态大小与SCRV(100 nm×200 nm)存在一定差异,暂将其命名为斑鳢弹状病毒(CHRV)。

关键词: 斑鳢 分离 初步鉴定 弹状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鲤性腺结构及繁殖性能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解剖及显微观察对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以下简称转基因鲤)的性腺发育和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鲤精巢组织结构属壶腹型,其壁由2层膜组成,外为腹膜,内为白膜,精小叶不规则排列,小叶由许多精小囊组成,精小囊是精子发生增殖、生长、成熟的地方,精子成熟后由精小囊进入小叶腔内。卵巢1对,位于腹腔两侧,外为腹膜,内为被膜,卵子成熟后由输卵管从泄殖孔排出体外。精卵生殖细胞发育程序相似,可分为6个时期。其中雌性个体成熟年龄为1周年;雄性个体成熟比雌性个体成熟早。成熟卵巢的成熟系数为0.49~0.84,成熟精巢的成熟系数为1.47~4.87。繁殖期性腺发育观察:7月时精巢中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所占比例较高,卵巢中初级卵母细胞所占比例较高;8月时精巢中精原细胞数量开始减少,精母细胞开始增加,并有少量精子细胞和精子出现,卵巢中卵母细胞数量有所增加,并出现一些小的液泡和卵黄物质;9月时精巢中大多都为精子细胞和精子,卵巢中大部分卵母细胞进入卵黄充塞期。通过对繁殖期3个月雌、雄个体性腺发育与普通鲤作t检验,雌、雄个体性腺发育程度有所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该研究证明转基因鲤的性腺发育是正常的,雌、雄个体性个体都能达到性成熟。

关键词: 转基因鲤 普通鲤 性腺发育 成熟 繁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鲤越冬前后的生长特点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河鲤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为了对其继续选育,以黄河鲤为研究对象,在越冬前后各测量一次数据,观察其生长发育特点,并通过统计学手段研究其发育规律。结果显示:体重、体长、体厚、体高4个指标在生长的第二阶段均比第一阶段显著提高,其中体重幅度较大,体厚增长较小;体长和体高的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体长和体厚比显著降低;3维图显示第2阶段明显迁移,第二阶段图形的集中度高。经过体重的标准化后,2阶段3个指标的三维图发生了逆转。这些结果说明,黄河鲤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主要生长指标均有提高,3个指标3D图趋向整齐,并发现这些体型的变化主要由于体重引起,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个阶段的增重体长和体厚的比值显著降低,说明黄河鲤的体型偏向于宽度的增加。研究还通过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和聚类图来说明2个生长阶段体重和3个体型指标的关系,再次验证了2阶段体重在3个体型指标中的重要影响和体型偏向于宽度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黄河鲤 越冬 生长性能 体型指标 三维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