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剌参养殖池塘中一种常见刚毛藻的调查及防控策略
《水产科技情报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山东胶南地区刺参养殖池中常见的一种对刺参危害较大的刚毛藻品种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对其繁殖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刺参室外池塘养殖期敌害藻类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藻是曲褶刚毛藻(Cladophora flexuosa)。4月中旬,当池塘水温从13.5℃逐渐升高时开始出现;5月水温20℃左右时达到繁殖高峰,生物量达500 g·m~(-2);6月池塘水温升高至25℃后开始衰亡;7月水温达28℃后腐烂消亡。在刚毛藻繁殖初期应提高水位或及时清除池塘底部的刚毛藻,以防其大量生长,死亡后败坏水质,造成刺参死亡。


一氧化碳发色处理对罗非鱼鱼片暗色肉贮藏过程色泽影响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 2013 CSCD
摘要:以罗非鱼(Or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一氧化碳(CO)发色处理对鱼片背部暗色肉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CO发色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鱼片的红绿色值(a*),并影响贮藏过程中色泽变化,特别是表征鱼片色泽的a*。冷藏初期发色鱼片a*略有上升,而后缓慢下降,但未发色鱼片则始终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冻藏期间3种处理鱼片a*均缓慢下降;发色鱼片冷藏期间保持鲜红色泽达13 d,冻藏达半年。其他2项色泽指标亮度(L*)和黄蓝色值(b*)贮藏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贮藏过程中a*的变化情况与肌肉组织对CO的结合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一般经CO发色处理的鱼片贮藏1~2 d后鱼片的a*会进一步提高,这在冷藏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CO发色处理对鱼肉中的色素成分肌红蛋白(Mb)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或减缓了Mb氧化反应的发生,阻止高铁肌红蛋白(met-Mb)的生成。


中华鳑(鱼皮)两性形态特征和雌性成体生育力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了中华鳑(鱼皮)(Rhodeus sinensis)繁殖期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成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成体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雌性成体(P<0.05);雌性成体的平均成熟系数极显著大于雄性成体(P<0.01),而雌性成体的平均肥满度则显著小于雄性成体(P<0.05);体重/体长、头宽/体长、背鳍基长/体长、胸鳍腹鳍间距/体长和消化道长/体长的比值在雌性成体和雄性成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体侧中央纵带长/体侧中央纵带宽的比值在雌性成体与雄性成体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成体平均每尾绝对怀卵量为127粒(74 ~238粒),平均每尾怀有6粒(3~9粒)成熟卵,成熟卵的直径为0.14 cm.中华鳑(鱼皮)雌性成体的怀卵数量与其体长和体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雌性通过个体大小特别是体重的增长以及体长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


利用低盐度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培育亲虾初探
《中国水产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在盐度2~3条件下养殖至9月龄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虾为材料,研究低盐度养殖对虾在不同盐度驯养条件下的繁殖性能,以期为利用低盐度养殖对虾培育亲虾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盐度梯度设置为1、8、15、23和30。雌虾经剪切单侧眼柄后进行促熟培育,促熟期间的雄虾养殖水温控制在(27±0.5)℃,雌虾水温控制在(28±0.5)℃。定期检查雌虾卵巢和雄虾精荚的发育情况,采用精荚人工移植技术对不同盐度条件下培育的亲虾进行组合交配,统计受精率和孵化率,组织切片观察卵巢发育,综合评价各实验组合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盐度梯度范围内,雌虾卵巢都可发育成熟;盐度1组雌虾成熟比例仅10%,且全部死亡;盐度8和15下发育成熟的雌虾达70%,可正常产卵,但产出的卵子受精率较低,不能孵化出无节幼体;盐度23和30下发育成熟的雌虾超过76%,可正常产卵、孵化,但孵化率较低。组织切片观察,盐度8~30范围内各组雌虾卵巢发育无明显差异。在盐度8~30范围内,凡纳滨对虾雄虾精巢都能够正常发育成熟,但盐度30和23实验组的雄虾精巢发育速度明显快于盐度15和8组;随着盐度的降低,精荚发育成熟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延长;所有盐度实验组的精荚被移植后都可与卵子受精并孵化出无节幼体。


丹参提取物对体外培养建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湖南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研究丹参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原代建鲤肝细胞进行培养,用四氯化碳(CCl4)构建建鲤肝细胞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丹参提取物进行干预,检测损伤肝细胞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以丹参提取物前处理(IV组)中浓度为800μg/mL的丹参提取物效果最好,优于其他两个处理组,与II组相比,显著降低了肝细胞培养液中GOT、GPT、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SOD活性(P<0.05)。这说明丹参提取物对于由CCl4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鱼露中章鱼胺的分离提取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吸附量、解吸率等因素,研究硅胶分离提取鱼露中章鱼胺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60~100目硅胶对鱼露中章鱼胺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效果,静态饱和吸附量达3.837mg·g-1(干硅胶),30%的乙醇水溶液为最佳洗脱剂,洗脱率达90.48%;60~100目硅胶对鱼露中章鱼胺动态吸附的最佳上样量为4BV,用1.1BV洗脱液可基本洗脱完全。得到的洗出液采用HPLC分离系统进行精制,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状固体。将此白色固体与标准品章鱼胺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质谱分析,可证明得到的白色粉末状固体为纯度较高的天然章鱼胺。


脊尾白虾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方法获得了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1 516 bp,开放阅读框1 245 bp,编码414个氨基酸,其预测分子量为45.06 kD,理论等电点为5.694,并含有两个糖基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同源性最高,达到49%。组织表达分析表明,serpin基因在脊尾白虾血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胰腺和鳃组织,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不同盐度胁迫后脊尾白虾的血细胞serpin基因表达量在盐度胁迫8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组织中serpin基因表达量在盐度胁迫后2 h和24 h出现明显峰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脊尾白虾serpin基因参与了急性盐度胁迫下机体的应激反应。本研究通过克隆脊尾白虾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中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DNA全长,分析盐度胁迫后其在血细胞和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以期为脊尾白虾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脊尾白虾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组织表达 盐度胁迫 应激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