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贵州大棚草莓应对低温灾害天气的技术措施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草莓芳香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1-2月是大棚草莓上市的黄金时间,也是常年极端低温天气发生的时段,如何安全越冬成为大棚草莓生产的一大挑战.为减少低温灾害天气对贵州大棚草莓造成的损失,为草莓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针对 2024年贵州低温冷(冻)害天气情况介绍低温对大棚草莓的危害以及应对低温冷(冻)害的措施.

关键词: 大棚草莓 冷害 冻害 应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茶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茶叶 2024

摘要:黔山秀水出好茶,独特的地形特征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成就了黔茶的优异品质,推动茶农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对于实现黔茶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贵州省6个重点产茶市(县) 314位茶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茶农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意愿,探讨了影响茶农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个人认知维度中,茶叶种植绿色生产行为对茶叶品质及个人健康的影响与茶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强度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在外部环境特征中,政府部门宣传推广、组织技术培训、茶叶农药残留抽检、生态补贴等都会对茶农采纳绿色生产技术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政府、科研院所、农业经营组织、农户多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贵州茶农 绿色生产 技术采纳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的构建

贵州畜牧兽医 2024

摘要:文章介绍了贵州山区“稻+鱼+鳖”仿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通过在山地或丘陵地区水稻田内设置鱼沟、防逃设施后投放鱼、鳖种苗,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和水稻栽培。经过150~240天种养,商品鱼平均产量132.5 kg/667 m~2,饲料系数1.2,成活率93%;中华鳖产量66 kg/667 m~2,饲料系数1.79,成活率82%。“稻+鱼+鳖”种养模式可实现毛利润8 379.82元/667 m~2,是传统沟溜式稻田养鱼的3.5倍,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关键词: 贵州山区 稻+鱼+鳖 生态种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技术体系的优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芥菜基因型和培养条件对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建立适合芥菜小孢子培养及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方案,对芥菜8个不同变种的34份自交系进行小孢子培养,比较不同热激时间、活性炭浓度、小孢子密度对出胚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基因型对芥菜小孢子培养成功与否影响较大,34份材料中11份材料成功培养出胚状体;不同材料间出胚效果差异明显,其中,大头菜出胚率最高,可达23.85胚/蕾;芥菜小孢子出胚最佳条件为32℃热激1~2 d,培养基含活性炭3~5 g/L,小孢子密度为1.5×105~2.0×105 个/mL.染色体加倍试验结果显示,1 g/L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茎尖1 h的处理加倍效率高、嵌合体少,可应用于芥菜染色体的加倍.

关键词: 芥菜 小孢子培养 双单倍体 小孢子胚胎发生 染色体加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4个典型村落为例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摘要: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西南山区4个典型村落人居环境治理的实地调研,依据农户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治理主体力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村民自主治理、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多中心治理4种主要模式,并深入比较4种治理模式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4种模式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各有利弊,且适用环境不尽相同。距县城、中心镇较远,宗亲关系密切和农户较为分散的村落适宜推行村民自主治理模式;人口较为集聚且政府治理能力强的村落适宜推行政府治理模式;资源禀赋强、人文历史和交通条件好的村落适宜推行市场治理模式;村落发展较好且利益联动机制较为完善的村落,适宜推行多中心治理模式。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总体较低,后续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针对政府治理成本大、市场进出机制不完善和村民参与不积极等问题,从政府、市场和村民等视角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西南山区 乡村人居环境 治理模式 政策启示 典型村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差异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贵州省关岭牛不同部位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差异,对关岭牛眼肉、里脊、臀肉、牛腩、肋排、上脑6个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牛肉中共鉴定出68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萜烯类、烷烃类占比超过75.000%,是影响牛肉风味的重要因素。脂肪酸是挥发性成分的重要前体物质,其含量直接影响牛肉的口感风味,从牛肉中共测出2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10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acids,MUFA)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7种;脂肪酸在不同部位中含量不同,眼肉、里脊、臀肉、牛腩、肋排、上脑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是43.017%、39.021%、48.869%、46.730%、40.678%、45.147%。

关键词: 关岭牛 风味物质 脂肪酸 营养价值 牛肉 贵州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湿磨预处理去壳茅台酱香型白酒糟蛋白粉对育肥猪的饲喂效果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

摘要:为评价湿磨预处理去壳茅台酱香型白酒糟蛋白粉对育肥猪的饲喂效果,选取体重为36 kg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实验期为74 d,对照组饲喂含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DDGS)的基础日粮,实验组以湿磨预处理去壳茅台酱香型白酒糟蛋白粉(实验前期添加质量分数为10%、实验后期添加质量分数为15%)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DDGS饲喂。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差异均不显著(P> 0.05);实验组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总量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肌肉中棕榈酸甲酯、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亚油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均显著升高(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升高(P<0.01)。

关键词: 湿磨预处理去壳茅台酱香型白酒糟蛋白粉 育肥猪 生长性能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的山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贵州省典型山区耕地土壤高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光谱变换法和机器学习原理构建贵州省山区耕地土壤有机质(SOM)含量估算模型.于 2020 年8 月至2021 年3 月在贵州省13 个县(区、市)采集了120 个土壤样品,检测土壤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光谱信息,利用 5 种光谱数据变换(原始光谱、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连续统去除)和 4 类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BP 神经网络)组合出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模型,按照3 ∶ 1 选择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以估算山区SOM含量.结果表明,一阶微分数据变换与山区SOM含量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635;反演模型中,基于一阶微分光谱变换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最高,训练集、测试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 0.845、0.838,测试集均方根误差(RMSE)为 3.452,相对分析误差(RPD)达到2.470,其次是RF、PLSR模型的RPD较高,SVM模型的RPD最低.光谱数据变换中一阶微分法能极大程度提取出山区耕地的SOM含量信息,BP神经网络模型是估算山区SOM含量的最优模型,本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山区耕地土壤肥力的监测以及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高光谱 山区耕地 一阶微分 BP神经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金钱蒲叶片和根状茎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来自8个产地的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叶片和根状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从8个产地金钱蒲叶片和根状茎中共鉴定出10大类74种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种类最多,芳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金钱蒲主要挥发性成分基本为草蒿脑,且叶片和根状茎中的草蒿脑相对含量接近。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的金钱蒲叶片和根状茎中榄香素的相对含量最高,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的金钱蒲根状茎中1,2-二甲氧基-4-(1-丙烯基)-苯的相对含量最高。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的金钱蒲叶片中草蒿脑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根状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的金钱蒲叶片中榄香素含量明显高于根状茎。综上所述,可以对金钱蒲的叶片加以开发利用,并且不同产地金钱蒲的主要有效成分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有所区分。

关键词: 金钱蒲 叶片 根状茎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东南小香鸡林下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现代畜牧科技 2024

摘要:林下养殖生态鸡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和规范化养殖,若养殖需度过大、布局不合理,粪污、病死禽处理不当等,极易对局部环境植被带来破坏和环境交叉污染,甚至给禽蛋食品卫生安全带来潜在危害。该文从场地规划和布局、圈舍设计、林下养鸡管理要点以及疫病防控技术措施等方面介绍黔东南小香鸡林下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旨在提升黔东南小香鸡林下养殖效益。

关键词: 生态 养殖 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