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基因组特征研究
《种子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贵州兴义浓香型美花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为材料,通过染色体制片、流式细胞术和二代高通量技术相互验证,分析贵州兴义浓香型美花石斛群体染色体数量、大小、倍性等特征。结果表明,染色体制片观察到贵州兴义美花石斛染色体数量为2 n=2 x=38,流式细胞术估算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基因组大小为1.79 Gb,根据高通量测序估算贵州美花石斛的基因组大小为1.70 Gb,重复序列比例为62.99%,杂合度为0.65%,GC含量为33.41%,贵州兴义美花石斛属于微杂合高重复基因组,是目前已知二倍体石斛中基因组最大的石斛,可作为探究石斛属物种演化及芳香型石斛育种研究的重要参考物种。
关键词: 美花石斛 基因组 染色体制片 流式细胞术 二代高通量测序


南亚系列澳洲坚果品种在贵州的适应性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在贵州热区栽培的澳洲坚果品种,在贵州省兴义市和望谟县3个地点引进南亚2号、12号和116号等3个南亚系列澳洲坚果品种种植,以主栽品种HAES788(简称788)为对照,调查分析各品种在3个引种点的株高、冠幅、茎粗、产量、果实性状和果仁内在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在3个试验点4个品种株高、冠幅和主茎粗差异均不显著,产量、果实性状和果仁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对照(788)相比,南亚2号投产早,产量高,果实出籽率高,果仁蛋白质含量高,粗脂肪含量低,且种植后第4~8年青皮果株产年均增产123.6%;南亚12号投产早,产量高,果实大,着果率高、出籽率高,出仁率高,第4~8年青皮果株产年均增产128.2%;南亚116号产量高,稳产性好,出仁率高,果壳薄,第4~8年青皮果株产年均增产179.6%。说明3个南亚系列澳洲坚果品种在贵州适应性好,具有投产早、产量高和品质优等特点,符合澳洲坚果高产品种选育要求,适宜在贵州南亚热区推广种植。


蜂蜜中嗜渗酵母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贵州农业科学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保障蜂蜜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嗜渗酵母菌26S rDNA D1~D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嗜渗酵母D1~D2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T-JM为阳性标准品,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160份蜂蜜样品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蜂蜜中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0.004 pg/μL。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达98.5%,比普通PCR检测(阳性率84.1%)高14.4百分点,检测敏感性达100%。【结论】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重复性好,适合于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


氨基酸叶面肥对秋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农技服务 》 2025
摘要:茶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农业产业,通过科学施用新型肥料提升茶叶产量及品质,是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氨基酸叶面肥在茶叶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在贵阳地区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设置清水(对照)、常规病虫害防治(不施氨基酸叶面肥)、常规病虫害防治+氨基酸叶面肥共3个处理,比较各处理秋茶的茶青产量、总芽数和生化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常规病虫害防治处理相比,开展常规病虫害防治的同时施用氨基酸叶面肥可显著提高秋茶的茶青产量和总芽数,茶青产量分别增加611.86%、129.52%,达823.77 g/m2,总芽数分别增加234.46%、89.04%,达1 698.4个/m2。其茶叶中咖啡碱、茶多酚、EGCG、酯型儿茶素等苦涩成分含量及儿茶素总量分别为2.5%、18.4%、7.25%、9.19%、12.66%,较对照分别下降1.5百分点、2.1百分点、2.02百分点、3.50百分点、3.35百分点;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2%,较对照增加0.8百分点。因此,在秋茶生产进行常规病虫害防治的同时合理施用氨基酸叶面肥可明显改善茶叶产量及其内在品质。


优质早熟薏苡新品种贵农薏5号的选育与应用
《种子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农薏5号是以兴仁小白壳为母本,安国薏苡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3年6代,定向选择而成的早熟、矮杆、丰产性较好的优良单株的培育品种,于2023年通过贵州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贵农薏5号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44.1 d,株型直立,株高178.2 cm,种仁棕色,总苞黄白色,卵圆形,百粒重为10.77 g。在2021-2022年的区域试验中,其折合平均产量为4 568.03 kg/hm2,比对照增产576.08 kg/hm2,增产率为14.43%,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营养成分组成合理,尤其是粗脂肪(8.18%)、类黄酮(4.25 mg/g)、三油酸甘油酯(6.86 mg/g)和总氨基酸含量(2.26 mg/g)高于对照兴仁小白壳,且与其他审定和认定薏苡品种存在基因遗传位点差异。适宜贵州海拔800~1 600 m区域春播种植。


辣椒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涝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辣椒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在响应涝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辣椒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包含91个成员,多数成员定位于细胞核。91个成员可被分为6个亚族,不同亚族的成员基因结构存在差异。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基因启动子区域主要包含植物生长发育元件、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及逆境胁迫响应元件。对耐涝辣椒资源GC41和涝胁迫敏感型辣椒资源GC39在涝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GC41中,CaC2H2-17、CaC2H2-87在涝胁迫处理3 d时相对表达量高,CaC2H2-17、CaC2H2-87在GC39中未表达。筛选出CaC2H2-16(Capana01g003556)、CaC2H2-32(Capana04g001616)、CaC2H2-72(Capana11g000176)、 CaC2H2-73(Capana11g000178)、CaC2H2-87(Capana12g000773)5个转录因子,这5个转录因子分别调控了419个、526个、566个、305个、480个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辣椒C2H2家族成员的功能解析及耐涝辣椒资源的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基于重测序定位水稻株高QTL
《种子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高是影响水稻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关键农艺性状,挖掘水稻株高相关因子,可为培育理想株型水稻品种提供理论支撑。以贵州特色稻贵州禾苟当3号和优质籼稻恢复系华占作为亲本,构建了148个重组自交系家系(RILs),结合重测序技术构建的水稻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Map QTL5软件进行区间作图,对水稻株高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在1号、3号、5号、6号、10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5个与株高相关QTL位点,分别命名为qPH1、qPH3、qPH5、qPH6和qPH10,其中,qPH1、qPH3和qPH10增效位点来自于苟当3号,而qPH5、qPH6增效位点来自于华占。最终从2年重复检测到的稳定位点qPH5(5号染色体:26.27~26.63 Mb)中筛选获得1个株高相关候选基因(OsG00076343)。


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试验旨在比较努贵杂交F1代羊(努比亚山羊♂×贵州黑山羊♀)与纯繁贵州黑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探究使用努比亚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贵州黑山羊生产性能的改良效果。【方法】选取同期出生的努贵杂交F1代羊和贵州黑山羊公羔羊各30只,记录其初生重,保持同一饲养环境下饲养,测量3、6、9和12月龄的体重及体尺指标。随机选取14月龄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各7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同时采集背最长肌组织,测定肉质性状并检测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1)努贵杂交F1代羊3、6、9和12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且各体尺性状在12月龄时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2)努贵杂交F1代羊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3)努贵杂交F1代羊肌肉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4)努贵杂交F1代羊与贵州黑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和37种脂肪酸,其中赖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精氨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贵州黑山羊(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结论】努比亚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可以显著提高F1代羊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并改善了肉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