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不同干燥方式对猕猴桃果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摘要:目的 探究3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猕猴桃果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热泵干燥(HPD)、热风干燥(HAD)及微波-热泵干燥(MW-HPD) 3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猕猴桃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其粉体特性、色泽、全质构、微观形貌、维生素C含量以及气味,选择最适的加工方式。结果 在安全水分之下, MW-HPD的出粉率显著高于HPD和HAD,更疏松,平均粒径和总体色差更小,硬度、胶黏性、咀嚼性都显著高于HPD和HAD, MW-HPD颗粒表面较平整、光滑、组织堆叠少,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HPD和HAD,氮氧化物和硫化合物为猕猴桃果粉中主要的气味成分,芳烃化合物、硫的有机化合物、烷类、醇和部分芳香族化合物次之,3种干燥方式的猕猴桃果粉气味有较大区别,电子鼻能够较好的判别。结论 MW-HPD更适宜用在猕猴桃果粉的加工中。

关键词: 干燥方式 粉体性质 全质构 微观形貌 气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萝卜开花基因RsFLC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开花春化途径中关键抑制因子FLC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为探索萝卜开花抑制基因FLC3的功能,以抽薹开花差异较大的萝卜品种YZH(易抽薹)和XHT(耐抽薹)为研究材料,对萝卜开花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了萝卜RsFLC3基因,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和两个萝卜品种不同时期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萝卜开花相关基因638个,亚细胞定位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RsFLC3基因在萝卜抽薹开花过程中表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间大部分时期的表达量差异较大。

关键词: 萝卜 RsFLC3 亚细胞定位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云红芯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初探

耕作与栽培 2024

摘要:为了提高贵州紫云自治县红芯薯的单产水平和商品薯率,同时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建立适合紫云县推广的甘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为紫云自治县甘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红芯薯 绿色高效 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抗霉素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效及应用后其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价多抗霉素对烟草靶斑病的田间防效及药剂施用后不同时期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通过田间小区施用多抗霉素,并于施药后不同时期调查田间烟草靶斑病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于不同时期取样并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多抗霉素对健康与感病烟叶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多抗霉素处理3、9 d的防效分别为89.80%、84.64%.施药后,感病组织亡革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Symmetrospora的相对丰度呈提高趋势;健康与感病组织细菌中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金刚藻属的相对丰度均提高;施药后18 d,健康与感病组织叶际真菌和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均提高.叶际微生物网络关系互作图显示,施药后亡革菌属与链格孢属呈负相关,且与其他真菌属大多也呈负相关;细菌属之间互作关系大多呈正相关,部分细菌属之间呈负相关.综上,多抗霉素能快速且稳定地防治烟草靶斑病的发生,能有效降低烟草靶斑病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同时对叶际其余菌属存在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效较为稳定,证明多抗霉素能广泛用于烟草靶斑病的防治.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 多抗霉素 田间防效 叶际微生物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鼠伤寒沙门菌小RNA RybB及伴侣蛋白Hfq对孔蛋白OmpD的表达调控

微生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小RNA (small RNA, sRNA) RybB和伴侣蛋白Hfq对沙门氏菌孔蛋白OmpD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STM)为研究对象,将含有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lacZ报告基因的pCE40质粒转入ompD基因单缺失菌株中以获得lacZ报告菌株;在此基础上,利用P22噬菌体转导技术分在lacZ报告菌株中构建rybB全序列缺失、hfq全序列缺失、hfq点序列敲除和hfq序列截短以获得双突变实验菌株,以及rybB全序列缺失和hfq全序列缺失的三突变实验菌株。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试验和RT-qPCR探究sRNA RybB及伴侣蛋白Hfq对孔蛋白OmpD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成功在lacZ报告菌中构建rybB全序列缺失、hfq全序列缺失、hfq点序列敲除和hfq序列截短等双缺失实验菌株,以及rybB全序列缺失和hfq全序列缺失的三突变实验菌株。与野生型(wild type, WT)菌株相比,在lacZ报告菌株中,hfq基因截短为87个氨基酸序列的突变株中的OmpD蛋白活性下调了2.16%,其余实验株OmpD蛋白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与WT菌株相比,实验菌株ompD基因转录水平除了STM LT2?ompD::lacZΔhfq65的上调不具有显著性外,其余实验菌株均显著(P<0.05)上调,其中lacZ报告菌株、rybB全序列缺失和hfq全序列缺失的三突变实验菌株ompD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最明显,为1.83倍。【结论】ompD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主要受hfq基因和sRNA RybB的负反馈调节;Hfq的远端面在对ompD基因的转录抑制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多个基因突变菌株的构建,阐述了sRNA伴侣蛋白Hfq与孔蛋白OmpD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了Hfq对ompD的调控关键区域,丰富了sRNA的调控理论。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λ-Red同源重组 sRNA RybB Hfq om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仁果类水果采后主要侵染病害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耕作与栽培 2024

摘要:仁果类水果在我国水果生产与消费中占据主要地位,真菌性致病真菌可在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侵染果实,导致腐烂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我国仁果类水果采后贮藏期间青霉病、灰霉病、褐腐病等几种主要的侵染性病害及防控方法,以期为仁果类水果采后贮藏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仁果类 侵染病害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香果苗木无性繁育技术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百香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随着百香果产业的发展,且其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采取一年一种的苗木无性繁殖方式,使苗木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百香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介绍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3种百香果苗木无性繁殖方式.

关键词: 百香果 苗木 无性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寨县茶树虫害诊断及防控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丹寨县茶树主要虫害,确保茶叶生产和质量安全,近年来对丹寨县内茶园开展了不定期虫害调查。结果表明:丹寨县茶树普发性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茶棍蓟马,区域性虫害主要有茶绿盲蝽、茶跗线螨、灰茶尺蠖、茶毛虫和茶蚜。基于此,总结了上述虫害的发生及诊断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建议,以期为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园 害虫种类 诊断特征 防控建议 贵州丹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呆鲤帆布池人工繁殖试验

科学养鱼 202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肥药模式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肥药模式,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贵州省11个冬油菜主产县(市、区)连续2 a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药模式(T1:传统肥药模式、T2:优化肥药模式、T3:优化肥药模式下不施用化肥和T4:优化肥药模式下不喷施农药)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合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产的高产高效肥药技术。结果显示,与T1相比,T2总养分投入量减少19.9%,农药投入量减少69.5%。T2模式(直播冬油菜)株高、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角果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低于T1处理,2018—2019年T2处理的株高、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和角果密度分别比T1处理低9.8%、26.4%、10.9%、10.2%和24.2%,2019—2020年分别低9.5%、28.3%、12.8%、10.9%、23.9%;但T2处理有群体优势,2 a收获密度较T1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99.0%、194.2%。2aT2冬油菜产量分别为2224.4和2 103.3 kg/hm2,较T1分别增加10.1%和3.7%。T2化肥利用效率和农药防治效率2 a分别为2.20、2.14和141.82、106.23 kg/kg,显著高于T1。T2冬油菜2 a产值和净收益分别为11 121.8、10 516.4和5 286.8、4 681.4元/hm2,较T1分别增加1 020.0、371.6和2 625.0、1 976.6元/hm2,实现节本增收。结果表明,当前优化肥药模式(T2)能够满足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长,能有效提高冬油菜产量、肥料和农药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此优化肥药模式可作为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生产的主推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直播冬油菜 肥药模式 喀斯特山区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