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pH维持系统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精确调节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体的pH,使鱼类生长在最适宜环境中,建立了一种新的pH维持系统。系统采用新型控制算法,通过向养殖水体持续加碱,将水体中的pH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试验设定pH的目标值为7.4,采用组态软件运行将PID、TCP、预判等多种计算相结合的算法来改变计量泵的输出流量,通过计量泵向调节池中持续注入碳酸氢钠(NaHCO3)溶液,以平衡水体中碱的消耗,最终将系统水体的pH长时间稳定在7.4±0.01的范围内。本pH维持系统能实现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体pH的精确调控,对维持水质的稳定及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 pH维持 计量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产油微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其油脂含量测定和成分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内蒙古乌梁素海淡水水体分离得到一株产油微藻DZ306,通过形态观察可知其为Nitzschia.sp.。建立了尼罗红染色快速检测油脂含量的方法,并对该菌株的油脂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四烯酸(A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PCR扩增该菌株18S rDNA序列,测序获得长度为1 562 bp的片段,用BLAST软件对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析,其与N.palea的相似度为99%;用ClustalX软件进行多序列对齐排列,用MEGA4.0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算法构建进化树,证明所分离得到的微藻DZ306为Nitzschia palea。

关键词: 富油薇藻 分子鉴定 油脂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纤维亲和膜应用研究进展

合成纤维 2013

摘要: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有关纳米纤维亲和膜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亲和膜的分离过程、组件形式及其在气体净化、水体中重金属离子脱除、水体中有机小分子脱除、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及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纤维 亲和膜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源数据的东海小黄鱼资源评估与管理

中国水产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稳定环境和波动环境机制下预防性渔业管理生物参考点,整合调查设计和渔捞日志等多源资源指标构建混合矩阵,利用logistic和Fox剩余产量模型的两步分析技术,对东海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渔业资源动态进行评估。模型估算参数和管理参考点显示,Fox模型对渔获量和CPUE拟合的方差贡献率高于logistic模型,两者分别为68%和57%,环境承载力和内禀增长率相差较大。logistic模型估算了相对较低的承载力和较高的内秉增长率、初始开发率以及MSY。稳定环境下资源状况评判结果表明:1999―2008年间多数年份的捕捞强度超过捕捞水平限制参考点,渔业遭受过度开发,平均资源量保持在中位水平且未达到过度捕捞状态,但已超过目标参考点;波动环境条件下的判别结果显示:logistic和Fox模型拟合的渔业水平均已达到过度捕捞。采用保护性捕捞参考点可增强渔业资源稳定性,当捕捞死亡从参考点FMSY降至预防性参考点Fopt,logistic模型估算资源量从8.1 t上升到10.1 t,而渔获量从13.1 t下降至12.3 t;Fox模型资源量则从11 t增加到15.9 t,相应的捕捞产量从12.8 t下降到11.6 t。Fox模型评估结果较为保守,适合预防性渔业管理。

关键词: 东海 小黄鱼 混合矩阵 产量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皇竹草和人工配合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对2月龄草鱼的增重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测定皇竹草和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探讨用其饲喂2月龄草鱼的增重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成分测定要求,测定皇竹草和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用皇竹草和人工配合饲料饲喂2月龄草鱼,研究其对2月龄草鱼的增重效果。[结果]冬季鲜样水分含量为76.04%,粗蛋白14.61%,粗脂肪2.34%,粗灰分10.43%,粗纤维19.20%,碳水化合物53.42%;人工配合饲料水分含量为6.8%,粗蛋白37.66%,粗脂肪3.22%,粗灰分9.55%,粗纤维3.65%,碳水化合物45.92%。鲜皇竹草粗纤维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人工饲料,而粗蛋白的含量则相反,其他成分差异不明显。利用二者对2月龄草鱼进行投喂,结果发现全程投喂皇竹草的草鱼组的体重及其他可量生长性状都明显低于人工配合饲料组。[结论]2月龄草鱼以皇竹草作为主要营养物质的增重效果不如人工配合饲料。

关键词: 皇竹草 人工配合饲料 草鱼 营养成分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鳞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

水产学杂志 2013

摘要:从乌苏里江、牡丹江中采捕野生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亲鱼,暂养后催产获得的鱼苗饲养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观察和测定了水温2~18℃下人工养殖的细鳞鱼的生长和发育,自2003~2010年连续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结果表明,在流水池塘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可使细鳞鱼正常生长和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催产方式可以批量获得鱼苗,且生长速度、产卵量、发眼率与野生细鳞鱼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细鳞鱼 人工养殖 生长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抗原-抗体共表达的细菌展示技术的优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细菌周质内抗原抗体共表达系统.方法将人白介素-1β(hIL-1β)基因和抗人白介素1β单链抗体(anti-hIL-1βscFv)基因分别插入到细菌展示载体pBFD的pelB前导肽(游离型前导肽)和NlpA前导肽(锚定型前导肽)下游构建出重组载体pBFD-Ab-Ag.将pBFD-Ab-Ag转入到E.coli DH5α中诱导表达,抗原和抗体蛋白相互结合而被锚定到细菌内膜外侧,破除细菌外壁(原生质球制备)后与适当浓度的FITC标记的小鼠抗hIL-1β抗体进行孵育,最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信号,根据荧光信号强弱分析抗原抗体表达和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pBFD-Ab-Ag E.coli DH5α具有很强的荧光信号,阳性率获得了大大的提高.结论成功建立了建立细菌周质内抗原抗体共表达系统,实现了抗体和抗原细菌周质内的正确折叠和相互识别.简化了现有的抗体筛选的流程,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周质空间 抗原抗体共表达 流式细胞仪筛选 抗体库筛选 蛋白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态养殖是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综述了水产生物饵料的数量和质量、溶解氧、氨氮、二氧化碳含量等水质因素和养殖生物密度等限制水产养殖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并根据养殖生物的食性、空间位等方面,探讨了不同种类之间混养和综合养殖等水产养殖模式确立的原则,以期为优化生态养殖模式、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和保护养殖环境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生态模式 优化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源副溶血弧菌强毒株HNBX-1的分离鉴定与毒性分析

海洋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海水养殖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发生率高和流行面广等特点。本文从患红体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细菌HNBX-1,经生化实验结合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基因鉴定为副溶血弧菌。毒性实验表明,弧菌HNBX-1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极强,感染24 h时的LD50为3.5×104cfu·mL-1;对其重要毒力基因———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DH)、耐热溶血毒素相关基因(TRH)和Ⅲ型分泌系统(T3SS1和T3SS2)的分析结果显示,HNBX-1中的TDH、TRH以及T3SS2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T3SS1的4个毒力基因中的VP1689(vscK)和VP1694(vscF)基因扩增为阳性,表明该副溶血弧菌菌株的强毒特性与其携带的T3SS1密切相关。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HNBX-1 凡纳滨对虾 毒性 Ⅲ型分泌系统(T3S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象山港水域虾类群聚结构特征

海洋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11年5月~2012年4月象山港水域开展的10个航次桁杆拖网虾类资源调查资料,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象山港水域虾类群聚结构的时空特征。调查期间共捕获虾类25种,分属于6科、16属;主要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巨指长臂虾(Palaemon macrodactylus)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这些种类周年均有分布。象山港虾类群聚结构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空间结构上虾类群聚可分为港湾底部、乌沙山电厂毗邻水域和港湾中口部水域三个群聚类型,日本囊对虾和巨指长臂虾等优势种类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造成虾类群聚空间异质性的直接原因,盐度和底质类型等可能是导致虾类群聚空间异质性的环境成因。从季节上看,象山港虾类群聚可分为春冬型和夏秋型两种类型,造成这种季节种类组成差异的原因为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等洄游性种类仅能在研究水域季节性分布,此外增殖放流也会引起增殖目标种类数量的季节性增长。

关键词: 象山港 虾类群聚 多元分析 时空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