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3%联苯肼酯悬浮剂防治苹果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为农药登记及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2015年以当地常用药剂15%哒螨灵乳油为对照药剂,在苹果树上进行该药剂防治苹果红蜘蛛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3%联苯肼酯悬浮剂除最低剂量(有效成分160 mg/L)药后1、5、10 d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外,其高剂量(有效成分240 mg/L)和中剂量(有效成分200 mg/L)药后各天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结论]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苹果红蜘蛛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达10 d以上,且对苹果蚜虫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 43%联苯肼酯悬浮剂 苹果红蜘蛛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梨小食心虫分析糖醋酒液3种主要成分的作用
《果树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糖醋酒液是一种广谱性的食物引诱剂,各成分的单独作用并未进行过探究,为了更好地确定配比,本试验利用梨小食心虫研究糖醋酒液3种主要成分的作用。【方法】试验分两期,第1期运用正交法设计糖醋酒液配比,进行极差分析,明确不同成分在引诱过程中的主次关系以及各成分作用。第2期根据第1期试验结果,细化各成分的比例,并对诱捕装置进行改进。【结果】不同成分作用大小顺序为糖>乙酸>乙醇>水;诱捕量与蔗糖含量关系较大,散发速率与乙醇所占比例关系较大;比例为1:2:2:80的糖醋酒液对雌虫和雄虫诱捕效果均最好;悬挂棉球的诱捕装置引诱效果更好。【结论】糖醋酒液在引诱梨小食心虫的过程中,糖为甜饵起主要吸引作用;乙酸为助剂起远程提示作用,乙醇帮助气味释放起载体作用;水的作用最小,但是较高浓度的糖醋酒液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的诱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壁蜂与蜜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传粉特性比较
《棉花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用于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的蜂种,2013―2014年以蜜蜂为对照,在网室内进行壁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试验,观察壁蜂和蜜蜂在棉花花朵上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田间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适应性较好,受天气影响较小,但温度超过35℃后访花活动明显减少;壁蜂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上的单花停留时间极显著大于蜜蜂。壁蜂授粉与蜜蜂授粉,在单株结铃数、单铃籽粒数和衣分上差异极显著,单株果枝数、铃重差异显著。蜜蜂授粉较壁蜂授粉平均制种产量高,但壁蜂制种成本低。改进田间管理措施以及采用多次适时释放壁蜂的方式,壁蜂授粉将会在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壁蜂 蜜蜂 棉花胞质不育系 制种 授粉 生物学特性 棉花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旱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缺水条件下(缺水0 h,缺水2 h和缺水10 h)两个大豆品种(抗旱品种DT2008和栽培品种Williams82)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通过整合大豆相关miRNA数据库,挖掘了miRNA与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网络。结果表明,在缺水2 h条件下抗旱品种DT2008表达相对较多的基因,差异基因数是Williams82的1.87倍;随着缺水时间由2 h增加到10 h,DT2008差异表达基因数没有显著变化,而Williams82差异表达基因增加了311个,表明干旱胁迫对于DT2008基因表达影响相对较小。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了apoptosis、cell death、response to stimulus及binding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降低了干旱胁迫诱导下的细胞凋亡并为干旱胁迫下大豆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需的营养。miRNA和mRNA调控网络分析结果表明,miR166家族、miR2118a-5p和miR2118b-5p能够调节Glyma13g23680.1和Glyma02g10320.1基因表达并参与大豆抗旱胁迫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黄檀茎段腋芽诱导培养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有效的印度黄檀组培快繁技术,本研究采用优树嫁接苗的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阐明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浓度对诱导培养的影响,以期为获得能够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的无性系苗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方法是,外植体先用75%酒精浸泡30 s,然后用0.1%升汞浸泡10 min,此时污染率最低,腋芽萌发率最高,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6.67±2.03)%和(70.33±2.03)%;相对于B_5和WPM基础培养基,使用MS培养基对外植体进行培养,萌芽率和苗高最高,分别为(85.00±2.89)%和(22.03±0.09)min;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和NAA的浓度及两者浓度比率均对腋芽诱导产生显著影响;当NAA浓度(0.01~0.02 mg/L)较低时,在0.2~0.3 mg/L范围内提高6-BA的浓度有利于植株生长,且两者浓度比率达到20~30时,最适宜腋芽诱导;在最适激素浓度条件下,添加0.5 g/L活性炭,能够有效提高外植体萌芽率,降低玻璃化率。综上所述,印度黄檀茎段腋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0.3 mg/L 6-BA+0.01 mg/L NAA+0.5 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枣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中国果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12个山西地区栽培较多的鲜食枣品种为试材,测定果实脆熟期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枣品种的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可食率变异系数最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可食率、维生素C与可滴定酸、固酸比与糖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与固酸比、可滴定酸与固酸比和糖酸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重与可滴定酸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545%,表明影响枣果品质的主要指标为单果重、固酸比、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夏津大白铃’‘晋赞大枣’‘太谷壶瓶枣’‘临猗梨枣’等品种评分较高。本研究筛选出评价枣果品质的主要指标为单果重、固酸比、糖酸比、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可食率等,为进一步构建鲜食枣品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远程智能化信息监测系统的开发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应用和推广已成为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针对现有农田、果林等大面积栽培种植区域土地利用率低、人力物力浪费严重等问题,开发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远程智能化信息监测系统,设计无线局域网Zig Bee与无线广域网GPRS多网络融合的通信模式,构建底层无线传感网络(WSN),以采集农田作物生长及环境信息。基于组态软件设计信息中心显示界面,开发智能信息监测软件,以远程、实时监测现场农作物生长状态,集参数监测、网络通信、数据分析及图表显示为一体,突破地域限制,提高数据的共享性。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在信息无线采集与传输、远程环境监测以及智能化分析等方面均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具有很高的实时性与可扩展性。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物联网 无线传感网络(WSN) 无线局域网 无线广域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栽培模式下不同小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作物杂志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5个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间作栽培条件下不同小豆品种花荚期的光合特征参数及其产量经济性状变化,旨在为山西中部科学选择适应性强、光利用效率高的小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荚期阶段,在小豆/玉米间作模式下,小豆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远低于对照(无遮阴),中红10号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最高,中红6号次之;无遮阴条件下,各个小豆品种的Pn高于遮阴条件下的Pn,晋小豆5号Pn最高,中红6号次之。收获后,不同小豆品种的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相对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红6号是一个在山西中部适应性和光利用能力较强的小豆品种。
关键词: 小豆品种 双因素裂区设计 小豆-玉米间作 光合特性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