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多浪羊BMPR-IB基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以多浪羊为实验材料,BMPR-IB为候选基因,通过PCR-RELP检测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研究发现在该品种上,BMPR-IB基因存在多态性++(94 12%)、B+(5 08%),推断存在BB纯合子。说明多浪羊的多胎性能与BMPR-IB基因存在极为密切的遗传连锁关系,很可能与Brooroola羊遗传机制相同。

关键词: 多浪羊 BMPR-IB 多态性 Fec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大豆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新玉9号的选育与推广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新玉 9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 1989年育成 ,1998年审定的早熟玉米新品种 ,需≥ 10℃的活动积温 2 4 0 0℃·d左右。该品种为南疆复播玉米适宜品种和目前北疆非传统套种最佳玉米品种。至 2 0 0 1年累计推广种植近 10万hm2 。

关键词: 新玉9号 早熟玉米 复播 套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肉泡馍汤料的配置及保质期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新鲜羊肉,经预煮、卤煮、高温杀菌等工艺,选用具有保健功能的八珍香料及调味料等辅料,调制出具有独特风味的羊肉泡馍汤料,并进行了保质期试验。

关键词: 羊肉 配制 保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现大豆超高产的品种与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论述实现大豆超高产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 ,针对在新疆灌区生态条件 ,实现 490 0~ 6 0 0 0kg/hm2 超高产的理想株形 ,理想群体性状模式及实现超高产指标的实践产量构成。

关键词: 灌区 超高产 大豆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国外引进向日葵自交系育种应用价值的初步评价

种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利用引进的 9个国外向日葵自交系所配的组合进行了田间鉴定。研究表明 ,新组合中出现了几个在生产力水平上超过当地最新育成的杂交种的优良组合 ,最优组合的子实产量达 375 6 kg/ hm2 ,产油量达 1834.95 kg/ hm2 。引进国外种质资源 ,积极开发创新并应用 ,是我国向日葵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向日葵 国外自交系 杂交组合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K743引种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DK74 3玉米杂交种的密度效应 ,结果表明 :(1 )经济产量 -密度方程呈渐近线型 ,经济系数 -密度方程呈指数下降型。 (2 )密度为 6 .75× 1 0 4株 /hm2 的群体经济产量最高为 1 330 0 .33kg/hm2 ,干物质积累总量为2 6 4 4 7.2 6kg/hm2 ,平均干物质生产率为 2 1 1 .6 9kg/hm2 ·d ,收获穗数 6 .75× 1 0 4穗 /hm2 ,穗粒数 5 5 9粒 ,千粒重35 2 .4 9g ,经济系数 0 .5 0 2 9。吐丝期叶面积系数最大值为 4 .6 4 97,成熟时 3.80 5 9,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为前慢 ,中快 ,后衰缓 ,全生育期总光合势 (LAD) 4 0 8.95× 1 0 4m2 ·d/hm2 ,平均净同化率为 6 .75g/m2 ·d ,为最佳产量群体结构

关键词: 密度效应 产量 群体结构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大豆重组根瘤菌的构建与利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土族大豆根瘤菌的筛选和重新构建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HN3 2 ,对工程菌HN3 2进行同源性、结瘤性及生产试验和示范 ,证实HN3 2菌株具有高效固氮、安全、经济等特点 ,值得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根瘤菌 大豆 HN3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速冻保鲜工艺研究

食品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芦笋的速冻保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85~95℃,时间1.5~3.0min的烫漂处理显著地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较好地保存了芦笋的感官品质。笋径对烫漂处理的影响最大:速冻芦笋采用真空包装其品质明显优于常压包装,用PE-Ai袋比PE袋的冻藏效果要好;芦笋的速冻方式以盐渍冻结较送风冻结要佳。

关键词: 芦笋 烫漂 包装 速冻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冻芦笋的热烫工艺条件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对速冻芦笋的热烫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热烫因子笋径(A)、热烫温度(B)和热烫时间(C)对芦笋热烫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笋径对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极显著的影响,对芦笋烫后的感官品质有显著影响;热烫温度和时间对POD活性有显著影响。芦笋热烫的适宜条件范围为茎粗0.8~1.4 cm,热烫温度88~95℃,热烫时间为2~3 min,热烫最佳处理组合为A_2B_3C_1。

关键词: 芦笋 热烫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速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