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玛咖秋葵咀嚼片直接压片工艺的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秋葵超微粉作为压片辅料,优选玛咖秋葵咀嚼片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加工玛咖秋葵咀嚼片产品,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充填压力、充填深度、转台速度和原料粒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玛咖秋葵咀嚼片产品的最佳工艺为充填压力31 kN、充填深度10 mm、转台速度25 r/min和原料粒度300目。本研究为进一步综合利用玛咖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玛咖产品的研发。


网络餐饮食品信息追溯对消费者支付意愿影响研究——基于上海市调研数据的分析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网络餐饮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网络餐饮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利用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追溯信息信任对消费者网络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50.10%的受访者相信可追溯信息有利于保障质量安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投标价格、追溯信息信任、了解渠道、年龄、总人口、老人情况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网络餐饮食品的支付意愿,追责难度变量对其影响不显著;在当前状况下认为追责难度大的消费者,追溯信息信任变量显著影响其支付意愿,但追溯信息信任变量对认为追责容易的消费者影响不显著;相比于普通网络餐饮食品,消费者愿意为1份价值50元的建立了可追溯信息的网络餐饮食品平均额外支付2.89元,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存在差异。
关键词: 追溯信息信任 网络餐饮食品 支付意愿 食品质量安全


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栽培子实体中活性成分的比较
《上海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蛹虫草菌株CM-H0810在麦粒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子实体和液体发酵培养获得的菌丝体为材料,对其中的多糖、核苷、游离糖醇和小分子糖类及氨基酸成分进行比较.单糖组成分析和HPSEC-MALLS-RI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子实体和液体发酵菌丝体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和HPSEC图谱有显著差别,固体培养的子实体中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集中在1.702×106-4.092×107 g/mol,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集中在1.105×105 g/mol.HPLC测定核苷类成分的结果表明:固体培养的子实体中主要核苷类成分为尿苷、鸟苷、腺苷、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液体发酵菌丝体的主要核苷类成分为尿苷、鸟苷、腺苷和虫草素.HPAEC测定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存在游离的海藻糖、甘露醇和葡萄糖且海藻糖含量高达20.07%、而液体发酵菌丝体存在游离的甘露醇、阿糖醇和葡萄糖且甘露醇含量高于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液体发酵培养菌丝体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固体培养子实体中高17.1%,且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较为理想,分别为0.62和0.3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2截短肽的原核表达及其线性B细胞表位区鉴定
《微生物学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猪流行性腹泻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EDV S蛋白可以诱导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目的】原核表达PEDV CV777疫苗株S2截短肽(aa:961-1 382)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鉴定表达的S2截短肽上的线性B细胞表位区。【方法】将经密码子优化的PEDV S2截短肽编码DNA (s2t)克隆至载体p ET-28a中并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利用IPTG诱导S2截短肽表达。以经SDS-PAGE切胶纯化的重组S2截短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在E. coli BL21中GST融合表达覆盖S2截短肽序列全长、彼此重叠8个氨基酸残基的系列16肽。以制备的抗S2截短肽兔血清为一抗,通过Westernblot(WB)筛选系列16肽中的阳性反应性16肽,鉴定S2截短肽上的线性B细胞表位区。【结果】重组PEDV S2截短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kD;诱导4 h表达量最高,且主要形成包涵体。WB结果显示,纯化的S2截短肽能被猪抗PEDV血清识别;以纯化的S2截短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抗血清,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位于1:25 600-1:102 400之间。免疫组化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均表明,制备的多抗血清可以识别Vero细胞培养的PEDV DR13弱毒株。以制备的多抗血清通过WB从52个GST融合表达的16肽中鉴定到11个阳性反应性16肽。WB分析显示,得到的阳性反应性16肽都可以被猪抗PEDV血清识别。鉴定到的阳性16肽在S2截短肽上形成4个线性B细胞表位区(aa:969-984;1 065-1 096;1 225-1 280;1 361-1 382)。【结论】高效价抗PEDV S2截短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S2截短肽上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区的确定有助于了解S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为建立有效的PEDV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蛋白 多克隆抗体 线性B细胞表位


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的鉴定
《微生物学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膜蛋白(M)在病毒粒子的组装、膜融合和病毒复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M蛋白与宿主细胞的互作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利用免疫沉淀技术和液质联用技术筛选细胞内与PEDVM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为揭示M蛋白在病毒增殖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MOI=0.1的PEDV DR13疫苗株接种于长成单层的Vero细胞,感染36 h后,收集细胞并进行裂解。利用抗M的单克隆抗体沉淀与M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鉴定并利用细胞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对感染组鉴定到的细胞蛋白进行分析,确定两个细胞内源性蛋白为候选蛋白,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验证和共定位分析。【结果】基于鉴定蛋白的肽段数的方法分析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鉴定了218个与M蛋白相互作用的细胞内源性蛋白,分别与蛋白质合成、代谢、细胞信号通路转导等密切相关,选择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亚基L蛋白(eIF3L)为候选蛋白进行Co-IP(Co-immunoprecipitation)验证和共定位分析,结果证实CDC42、eIF3L蛋白分别与M蛋白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结论】鉴定出PEDV M蛋白能够与宿主细胞CDC42和eIF3L蛋白相互作用,并鉴定出其他可能与M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60个,为开展PEDV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免疫共沉淀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CDC42 eIF3L 膜蛋白 蛋白互作


羧肽酶A抑制剂Latexin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上海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Latexin基因核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Latexin基因,并将其克隆到T载体,转化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得到重组质粒PET-30a-Latexin.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ransetta(DE3)感受态细胞,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所得重组蛋白大小约32 ku,以可溶形式存在,且该蛋白能与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硝普钠对红掌愈伤形成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掌‘阿拉巴马’的间接不定芽再生体系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普钠(SNP)对红掌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发生、不定芽再生及植株生根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中添加SNP可一定程度上影响红掌愈伤组织的发生,其中20 μmol/L SNP处理可显著提高愈伤的发生频率和鲜重,当SNP的浓度为80 μmol/L时,愈伤的发生频率和鲜重均受到抑制.在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中添加SNP对不定芽的分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40 μmol/L SNP处理可显著提高不定芽的数量.将植株转接到添加20 μmol/L SNP的生根培养基上,不定根的数量显著增加,但SNP处理对不定根的长度没有显著影响.综上,适宜浓度的SNP处理可促进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再生和植株生根.


两种养殖密度下稻田宽体金线蛭生产效益分析
《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当年繁殖的同一批初始体长(2.63±0.24) cm、初始体质量(2.46±0.27) g的宽体金线蛭养殖在89.55 hm~2稻田中,以每块稻田环形沟面积计,密度分别为50尾/m~2和100尾/m~2,每组3个平行.放养后第10 d开始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中华圆田螺,每5 d按119 kg/hm~2投喂,研究两种密度下宽体金线蛭的生长及效益.5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00尾/m~2组宽体金线蛭的最终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质量增加率显著减小(P<0.05);50尾/m~2组宽体金线蛭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100尾/m~2组(P<0.05);两种养殖密度下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考虑水稻效益,100尾/m~2组养殖密度宽体金线蛭的平均净产值(69 791元/hm~2)显著高于50尾/m~2组(57 015元/hm~2)(P<0.05).研究结果表明,50尾/m~2有利于促进宽体金线蛭的生长,但大规模养殖时,100尾/m~2养殖密度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施氮量的响应
《土壤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现代生态学的内涵延伸,植物个体功能性状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尺度上,都已成为明确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与环境协同变化规律的可靠途径.通过透射电镜法观察了黄瓜叶片的组织形态,并测定了黄瓜叶片化学组成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的组织形态与化学组成之间具有协变关系.无氮和高氮胁迫条件下,黄瓜叶片中N, P, K含量较低,相对应的是叶绿体中片层结构混乱,脂质小球数量多,并且高氮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淀粉粒数量显著增加(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生理性状、养分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均存在关联.黄瓜叶片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和pH相关性较强.CAT, NR和GS活性均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MDA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负相关(P <0.05),CAT和GS活性与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研究以个体生态学特征为依据,明确了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不同施肥策略的响应规律,弥补了传统群体生态学应用方面的不足,对于提升日光温室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