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克菌丹·啶氧菌酯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防治柑橘沙皮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连续两年进行了新型复配药剂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对该药剂防治柑橘沙皮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25 mg/kg对柑橘沙皮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8年药剂处理两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46%和76.84%,2019年药剂处理两次后对柑橘叶片和果实沙皮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79%和75.59%,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800 mg/kg的处理,优于对照药剂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50 mg/kg的处理。50%克菌丹·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对柑橘安全,值得应用于柑橘沙皮病防治的示范与推广。

关键词: 克菌丹·啶氧菌酯 柑橘沙皮病菌 药剂防治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昆虫病原真菌是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农业害虫具有不易产生抗性、易造成昆虫病害流行、生态安全环保等优势,推广应用昆虫病原真菌控制害虫是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现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真菌基因组学的研究,在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以及多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等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文章就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绿僵菌、冬虫夏草菌、蛹虫草菌等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团队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涉及利用基因组学及多组学联合揭示昆虫病原真菌的种内或物种间的进化、寄主范围改变、侵染过程效应蛋白鉴定、真菌代谢产物合成,以及真菌侵染机制、昆虫免疫机制、真菌-昆虫互作机制等方面,并探讨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农业害虫生物控制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 基因组学 比较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石榴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石榴俗称芭乐或拔子,属于桃金娘科番石榴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主要种植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云南省等地。2018年和2019年每年的7月至9月,笔者在对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番石榴种植园病害进行普查时发现,该果园部分番石榴植株出现成片的整株枯萎症状,该病害的整个发病历程和发病症状与已报道的番石榴病害不完全相同或相似,故将其命名为番石榴枯萎病(高新明等,20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气调包装对鲜食冬枣保鲜效果的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自发气调包装保鲜对鲜食的冬枣(果皮转红面积超过2/3)的保鲜效果。【方法】采用两种类型自发气调包装袋MP20(20 μm)和MP30(30 m)对冬枣进行包装处理,以微孔包装的冬枣作对照,研究在两种贮藏温度下(25 ℃和0 ℃)不同包装条件下冬枣的生理活性及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冬枣在常温(25 ℃)贮藏15 d,低温(0 ℃)贮藏90 d,与微孔包装相比,两种自发气调包装内的冬枣在室温和低温下均能降低冬枣的腐烂率20%以上,同时能抑制冬枣的呼吸强度,保持果实硬度大于1 000 g/cm2,降低其营养物质的损耗。【结论】冬枣自发气调包装产品透气率、透视率不宜过高。MP30气调包装袋的透氧率较低,小于6 000 cm3/m2·d·atm,在贮藏50 d后,结合冬枣的呼吸作用调节包装内气体,形成的5% O2浓度、1.0%~2.0% CO2浓度,能降低冬枣的生理代谢,保鲜期比微孔包装延长30 d以上,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气调包装 冬枣 呼吸作用 成熟度 透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香果采后特性与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百香果成熟于高温时节,采后极易失水皱缩、腐败劣变,采后贮运难度较大.因而研究百香果采后保鲜技术,对延长百香果货架期具有重要经济意义.该文阐述了百香果采后生理变化以及采后病害,并从物理、化学、生物、复合保鲜等方面综述了百香果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百香果贮藏保鲜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为百香果采后保鲜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百香果 采后 生理特性 病害 保鲜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动和手动喷雾器在甜玉米田间喷雾的农药利用率及雾滴分布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在甜玉米田间喷施农药的利用率及药液雾滴分布差异。【方法】在广东省博罗县(福田镇和龙华镇)及惠州市惠阳区(平塘镇和良井镇)的甜玉米田间开展小区农药利用率试验,供试药剂分别为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甲维盐微乳剂。农药喷施采用诱惑红示踪法,田间取样采用五点取样法,雾滴沉积和分布采用滤纸和卡纸反映测定,诱惑浓度采用分光光度计(501 nm)法测定。【结果】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甲维盐3种药液使用电动喷雾器喷施的利用率分别为40.22%、41.57%和39.99%,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施的利用率分别为31.63%、31.26%和30.20%,电动喷雾器处理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沉积分布结果表明:手动和电动喷雾器处理均是自上而下逐渐递减,且电动喷雾器在玉米植株上的沉积效果好于手动喷雾器处理。雾滴覆盖面积结果表明:两种喷雾器处理后中层单个雾滴面积均显著高于下层处理,同时手动喷雾器处理的中层单个雾滴面积显著高于电动喷雾器处理。雾滴数量结果表明:电动喷雾器处理的中层和下层雾滴数量均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对应处理。【结论】电动喷雾器在广东省甜玉米喇叭口期喷施3种不同农药的利用率均高于39.99%,比手动喷雾器处理提高8.59%~10.31%,且电动喷雾器的雾化效果优于手动喷雾器,能更好地防治甜玉米病虫害。

关键词: 喷雾器 农药利用率 氯虫苯甲酰胺 乙基多杀菌素 甲维盐 农药沉积 雾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3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硫胺素需要量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硫胺素对1~63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以确定不同生长阶段黄羽肉鸡硫胺素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别选取1、22、43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进行3个试验,每个试验的饲养周期为21 d。试验1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公雏1 920羽,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鸡;试验2选取22日龄公鸡1 440羽,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鸡;试验3选取43日龄公鸡1 440羽,分组同试验2。1~21日龄、22~42日龄和43~63日龄各组饲粮硫胺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0.6、1.2、1.8、2.4、3.0、3.6和4.2 mg/kg。试验期间试验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颗粒饲料和自由饮水。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硫胺素水平的升高,1~21日龄试鸡平均日采食量呈线性增加(P <0.05),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P <0.05),料重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且平均日增重(r=0.779,P<0.05)和料重比(r=-0.688,P<0.05)均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饲粮硫胺素水平对22~42日龄和43~63日龄试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21日龄和42日龄试鸡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值随饲粮硫胺素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增加(P <0.05),且呈显著的正相关(P <0.05)。与对照组相比,当饲粮硫胺素添加水平为3.6 mg/kg时,21日龄试鸡血浆总抗氧化力显著提高(P<0.05),血浆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3)饲粮硫胺素水平对21日龄、42日龄和63日龄试鸡大脑丙酮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4)随着饲粮硫胺素水平的升高,63日龄试鸡胸肌剪切力呈线性降低(P<0.05),鸡肉风味评分呈线性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硫胺素可改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肉品质;分别以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为效应指标,通过二次曲线回归方程估测得到,1~21日龄、22~42日龄和43~63日龄快速型黄羽肉鸡饲粮硫胺素适宜水平分别为3.2、2.4、1.8 mg/kg和3.0、2.0、1.6 mg/kg。

关键词: 硫胺素 黄羽肉鸡 需要量 抗氧化能力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类和树龄柑橘园土壤和叶片微量元素含量与丰缺评价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广东省代表性不同种类柑橘果园243个采样单元的叶片和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叶片Cu和Mo含量与土壤有效Mn、Cu、Zn、B含量差异较大,而叶片B和土壤有效Mo含量较平均。橙、宽皮柑橘和柚果园的叶片B和土壤有效Mo适量比例(> 60%)、叶片Mo和土壤有效B缺乏比例(> 50%)较高。橙果园所有的土壤有效B和Mn含量、大部分的叶片Zn(77.8%)、土壤有效Cu(50.0%)和有效Zn(55.6%)缺乏。柚果园土壤有效Zn和叶片Cu、橙果园和宽皮柑橘园的土壤有效Cu和Fe以过量为主。不同树龄的叶片和土壤有效Fe、Mn和Mo含量的等级分布比例相似。短龄树(3~8年生)和长龄树(>8年生)的土壤有效Cu过量比例(>60%)高于幼龄树(<3年生,48%)。宽皮柑橘园叶片与土壤有效Fe、Mn、Cu和B,柚果园叶片与土壤有效Fe和Cu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柚果园叶片与土壤有效Fe、Mn和Cu的拟合度高于宽皮柑橘园和橙果园。长龄树和短龄树叶片与土壤有效Mn、Cu和B,短龄树叶片与土壤有效Zn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与土壤有效Fe的拟合度大小为:幼龄树>短龄树>长龄树。典型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宽皮柑橘和柚果园叶片Cu含量、长龄树叶片B与Fe、短龄树叶片Mo与Mn能较好地判断不同种类和树龄柑橘园整体微量元素丰缺状况;宽皮柑橘园和短龄树的土壤有效Zn与B、柚果园土壤有效Cu、长龄树土壤有效B与Fe是影响不同种类和树龄柑橘树体微量元素的主要因素,在柑橘园培肥管理时应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 柑橘 果园 微量元素 养分诊断 叶片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芝麻多酚氧化酶的重组表达及其酶学特性

生物工程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黑芝麻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原核表达了黑芝麻多酚氧化酶(Black sesame polyphenol oxidase,BsPPO)。将合成的基因构建至pMAL-c5x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及融合标签切除,获得的BsPPO蛋白用于酶学性质探究。结果表明,合成的Bsppo基因1 752 bp,编码585个氨基酸,理论蛋白分子量为65.3 kDa;构建的pMAL-c5x-Bsppo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可溶表达了MBP-BsPPO蛋白;酶切去除MBP融合标签后对BsPPO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BsPPO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4.0,在低温和弱酸性环境中有较好的稳定性。短时间低强度的光照和Cu2+可激活BsPPO的活性,Zn2+和Ca2+能抑制其活性。BsPPO可催化单酚、二酚以及三酚类化合物,对L-酪氨酸以及香草酸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BsPPO还对黑芝麻中含有的2-甲氧基肉桂酸、吲哚3-羧酸和根皮素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为黑芝麻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的明确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黑芝麻多酚氧化酶 大肠杆菌 原核表达 亲和纯化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灰碳铵熏蒸联合生物有机肥施用对香蕉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真菌群落的调控是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关键,为探明石灰碳铵熏蒸联合生物有机肥施用调控香蕉土壤真菌群落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机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熏蒸+有机肥(OF)、不熏蒸+生物有机肥(BF)、石灰碳铵熏蒸+有机肥(LAOF)和石灰碳铵熏蒸+生物有机肥(LABF)的施用对香蕉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OF处理,LAOF和LABF的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其中,LABF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低于LAOF;土壤熏蒸和施肥处理为驱动真菌群落组成改变的影响因子,且熏蒸对其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熏蒸+施肥处理使土壤真菌网络结构由以有害微生物为主导向以有益微生物主导的方向转变;FUNGuild功能注释结果表明,熏蒸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植物病原菌和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增加了土壤中的外生菌根等有益真菌的相对丰度.另外,相比于LAOF处理,外生菌根真菌在LABF中显著富集;对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分析发现,OTU1(Tuber)、OTU14(Cordycipitaceaeunidentified)和OTU21(Simplicillium)在熏蒸处理中显著富集,这些真菌的相对丰度与发病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且在熏蒸后施生物有机肥处理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熏蒸后施有机肥处理.本研究表明石灰碳铵熏蒸+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激发了土壤中具有抑菌潜力的关键微生物,使其向有利于香蕉健康生长的方向发展.(图5表1参39)

关键词: 熏蒸 生物有机肥 真菌 结构 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