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帘蛤科贝类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研究(英文)

遗传学报 2006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8SrDNA、5.8SrDNA和28SrDNA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文蛤(MeretrixmeretrixL.)、青蛤(CyclinasinensisG.)、硬壳蛤(MercenariamercenariaL.)和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jedoensisL.)4种帘蛤科贝类的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和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并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文蛤、青蛤、硬壳蛤和江户布目蛤的ITS1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978bp、663bp、757bp和942bp,GC含量分别为61.55%、60.78%、62.48%和64.86%~64.97%,其中ITS1序列长度分别为900bp、585bp、679bp和864bp,是迄今已报道双壳贝类中变化范围最大的,GC含量分别为61.67%、61.03%、63.03%和65.51%~65.62%,江户布目蛤种内ITS1序列有个体差异;ITS2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644bp、618~620bp、593bp和513~514bp,GC含量分别为61.18%、61.29%~61.81%、62.73%和61.48%~61.60%,其中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412bp、386~388bp、361bp和281~282bp,GC含量分别为65.29%、65.21%~66.06%、67.87%和67.38%~67.62%,青蛤和江户布目蛤种内ITS2序列有个体差异。4种蛤ITS1和ITS2序列种间差异很大,有明显的长度多态性,ITS2种间序列相似度73.0%~89.1%,与ITS1的种间序列相似度48.7%~81.5%相比略高。此外,在4种蛤ITS1和ITS2序列中各发现2个与rRNA加工有关的保守区。通过对ITS1和ITS2序列的组装获得了4种蛤5.8SrRNA基因完整序列,序列长度都是157bp,GC含量57.96%~58.60%,4种蛤5.8SrRNA基因相对保守,种间序列差异度0-6.0%,共有10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4处,颠换6处,硬壳蛤和江户布目蛤5.8SrRN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以ITS2序列(包含5.8SrRNA和28SrRNA基因部分序列)为标记,调用北极蛤科的Arcticaislandica相应序列数据作外群,构建了帘蛤科贝类的系统发育树,其拓扑结构显示江户布目蛤与硬壳蛤亲缘关系最近,青蛤与其他3物种的亲缘关系最远。

关键词: 帘蛤科 核糖体DNA 内转录间隔区 5.8S rRNA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物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和货架期预测研究

食品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养殖大黄鱼0、5℃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化学、感官品质变化,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描述细菌生长情况,结合TVBN和感官品质指标确定货架期并用指数腐败货架期模型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0、5℃冷藏货架期分别为408h和252h,货架期终点细菌总数分别为7.37±0.04、7.26±0.07lgCFU/g,TVBN分别为31.16±0.64、27.32±0.76mg/100g。用指数腐败方程预测3﹑5℃冷藏大黄鱼货架期,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6%~-14.9%,显示该方程可以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0~5℃有氧冷藏大黄鱼的鲜度和剩余货架期。

关键词: 养殖大黄鱼 冷藏 品质变化 货架期 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对黄鳍鲷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消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盐度对黄鳍鲷幼鱼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影响及消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实验设计5、10、15、20、25、30等6个盐度梯度组。结果表明,蛋白酶、脂肪酶的比活在盐度为25时最高,而淀粉酶的比活在盐度为20时最高。各种消化酶在盐度20~30时消化酶比活的平均值要明显高于5~15时消化酶的平均值。对黄鳍鲷消化酶比活昼夜变化的测定表明,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比活的最高值分别在14∶00、20∶00和18∶00,最低值分别是12∶00、10∶00和6∶00。

关键词: 黄鳍鲷 幼鱼 消化酶 比活 盐度 昼夜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微卫星引物筛选及反应条件优化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3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微卫星引物进行筛选,确定了其中11对引物的最优PCR反应条件,包括各对引物的退火温度、反应体系中引物、Mg2+、dNTPs含量等,为建立微卫星多重PCR技术、最终使微卫星标记成为中国对虾家系识别的有效工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微卫星DNA 家系识别引物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骠马对草鱼遗传毒性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除草剂骠马对草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确定其96hLC50为0.078mg·L-1。用骠马96hLC50的1/3剂量染毒草鱼,抽取染毒前后的草鱼血液提取基因组DNA,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草鱼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研究了除草剂骠马对草鱼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20个随机引物中,S12、S14、S20能检测出用骠马染毒前后草鱼基因组DNA的差异,除草剂骠马对草鱼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RAPD技术可运用于检测鱼类的基因突变情况。

关键词: 除草剂 骠马 急性毒性 草鱼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协同净化养殖水体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水体CODMn(CODMn=15mg.L-1)的能力为标准,尝试运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研究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协同作用时的最佳配比和用量。结果显示,在CODMn=15mg.L-1时,单独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的最佳用量分别是1.75×104和6×104CFU.mL-1,CODMn4d,降解率分别为36.25%和32.14%;2种菌混合时最佳配比用量为1.75×104CFU.mL-16∶.2×104CFU.mL-1,CODMn4d降解率为40.13%。同时,水质净化实验表明,光合细菌对NH4-N有明显降解效果,7d平均相对降解率为17.71%;芽孢杆菌对NO2-N有明显降解效果,7d平均相对降解率为49.88%。而2种细菌混合时对NH4-N和NO2-N的7d平均相对降解率分别达到35.38%和81.05%。这揭示了光合细菌和芽胞杆菌协同作用明显。

关键词: 光合细菌 芽孢杆菌 响应面设计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形重力式网箱浮架结构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响应

工程力学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Stokes二阶波浪理论和莫里森(Morison)方法,对圆形重力式网箱的浮架结构在两种锚碇系统(折线形和直线形)的作用下,浮架上特定点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计算与水槽试验,比较结果发现在研究的波况下浮架的运动位移受波长影响较小,而与波高关系密切,在锚碇系统的约束下水平位移远小于垂向位移。数值计算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了此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模拟浮架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打下基础。

关键词: 海岸和近海工程 重力式网箱 试验研究 数值计算 浮架结构 莫里森Morison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新诺明对中国对虾毒性的初步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药浴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复方新诺明对中国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对幼虾生长的影响和中毒的机理。结果表明,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的24h LC50和48h LC50分别为300、355mg/L和232、17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42、12mg/L;用50、100、200mg/L的复方新诺明对幼虾药浴35d,各试验组未见任何临床变化,而100、200mg/L药物浓度对幼虾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影响极显著(P<0·01)。用300、450、600mg/L的复方新诺明对幼虾药浴16d,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对虾食欲下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死亡率升高。各试验组对虾血细胞数目显著下降(P<0·05),血清AST、ALT活性在300、450mg/L浓度组下降,在600mg/L浓度组升高。对中毒虾肝胰脏、鳃和胃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3种组织均产生异常变化,出现从细胞肿胀到空泡化、坏死脱落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变化。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复方新诺明 生长 毒理学 组织病理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施设备现状作了论述,指出生物净化技术及设备在机理研究与参数量化上尚需深入探讨,提出了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重点对目前国内应用的5种模式陆基养殖系统工程的特点、技术路线、适用范围做了研究分析,以供养殖企业在新建或改造养殖设施时选择参照。

关键词: 工厂化 循环水 养鱼 工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陕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分析与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分析陕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现状入手,结合本省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

关键词: 水生动物 防疫检疫 分析与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