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盐度、温度对卵形鲳鲹选育群体肝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动物学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盐度渐变和温度骤变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盐度(10、20、30、40)处理和不同温度(18.0℃、21.0℃、24.6℃、29.0℃、32.0℃)处理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选育群体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的影响。在实验结束时,盐度10组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盐度20组SOD活力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盐度40组120 h时,SOD和GPX活力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AT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8.0℃和21.0℃SOD活力在1、3、6、12、24 h这5个取样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CAT活力在实验结束时(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9.0℃SOD和CAT活力在实验结束时(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0℃SOD和CAT活力在5个取样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适当的盐度或温度变化可以改变卵形鲳鲹肝抗氧化酶活力,达到机体耐受极限时酶活力下降。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盐度 温度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大鲵适宜养殖密度的研究

淡水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龄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为27尾/m2,该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尾/m2组、18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当养殖密度为17尾/m2时,3龄大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饵料系数最低且与低密度5尾/m2组差异显著(P<0.05),确定3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7尾/m2;4龄大鲵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出现在养殖密度为10尾/m2,显著高于16尾/m2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4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0尾/m2;5龄大鲵的适宜养殖密度为5尾/m2,特定生长率与高密度组9尾/m2差异显著(P<0.05),饵料系数最低。大鲵适宜养殖密度与体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关系式为y=-0.016 4x+25.34(r2=0.839 9)。

关键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适宜养殖密度 特定生长率 饵料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如何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摘要:由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会计业务范围相对较窄,会计核算业务相对简单,财务管理水平普遍偏低,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的颁布,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逐渐由"反映型"向"管理型"转变,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方面尤其需要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把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收支核算转为以管理为主线、核算为基础,从会计结果分析问题,为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国有资产的安全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强化职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环保型池塘鱼菜共生浮排介绍

当代水产 2013 CSCD

摘要: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使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养殖对象的排泄物、剩余饲料、分解形成的氨氮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变害为宝,使养殖水体自然净化,水质保持长久稳定,提高养殖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能收获一定量的水生蔬菜。该技术将水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卫星遥感海面高度数据在渔场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海洋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卫星测高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海面高度数据在海洋渔场分析方面应用的文献,着重分析了海面高度数据与常规海洋外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概括了海面高度数据对海洋渔场资源变化的影响,并综述了西方渔业发达国家利用测高数据采用直接和间接方法在海洋渔场环境分析及渔情预报方面的研究应用与进展,最后指出我国海面高度数据在渔场分析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国外情况,对我国今后使用卫星测高数据在渔场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海面高度数据 渔场 卫星高度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象山港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海洋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1年7月(投礁前)和2012年7月(投礁后)在象山港人工鱼礁海域进行网采浮游植物调查,采用群落结构特征公式及灰度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以及鱼礁区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联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投礁前除均匀性指数J'外,对照区浮游植物种类数(4门21属33种)、丰度(56.50×103cells·m-3)及多样性指标(H'=2.85、d Ma=1.02)均比鱼礁区(4门19属30种、40.57×103cells·m-3、H'=2.67、d Ma=0.76)高;投礁后鱼礁区(3门17属27种、275.35×103cells·m-3、H'=1.14、d Ma=0.62、J'=0.34)各指标均较对照区(3门16属23种、234.66×103cells·m-3、H'=1.02、d Ma=0.58、J'=0.29)高,且鱼礁区优势种间的优势度差异较对照区的大;投礁前后鱼礁区各生态因子与浮游植物丰度的关联度不同,投礁前氮营养盐及COD对藻类生长影响较大,投礁后透明度的降低影响了藻类对氮营养盐的吸收,促进了硅酸盐对藻类的影响。综上所述,初步认为象山港人工鱼礁的投放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成效。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生态因子 人工鱼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疣梭子蟹的两种标记技术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注射可视嵌入性荧光、剪附肢两种手段对不同期别的三疣梭子蟹进行标记,以研究标记的适用性及对个体生长的影响。对不同发育阶段三疣梭子蟹进行两个部位荧光注射,统计蜕壳后可识别率。结果显示,Ⅱ、Ⅲ期幼蟹适合腹面区域注射,Ⅳ期以后幼蟹适合游泳足基节和头胸甲背面的薄膜关节注射;标记后,经过两次蜕壳,识别率在80%以上,但经3次蜕壳后,识别率较低;根据标记组、未标记组生长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标记对三疣梭子蟹个体生长无显著性影响。Ⅶ期以后的幼蟹,更适合剪附肢法,该法操作简单、识别率高,对个体生长、存活无显著性影响(P>0.05)。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可视嵌入性荧光标记 剪附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影响海水硬骨鱼类渗透压调节机理的研究与展望

海洋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度是硬骨鱼类生存环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因子,对于鱼类的存活、受精卵的发育以及仔鱼、幼鱼、成鱼的健康生长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探索盐度的影响机理,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概况以及与海水硬骨鱼类渗透压调节相关的细胞、调节酶、调节激素、离子转运通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关键词: 硬骨鱼类 渗透压调节 盐度 氯细胞 激素 离子通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2011年《渔业科学进展》退稿原因分析及对策

科技信息 2013

摘要:以2010-2011年《渔业科学进展》全部登记在册的稿件共计390篇(其中:2010年185篇,2011年205篇),退稿稿件为181篇(2010年为89篇,2011年为92篇)为材料,对初审、二审及修订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渔业科学进展》 退稿原因 分析及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钴源对草鱼生长性能、组织钴含量和部分血清指标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钴源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组织钴含量及部分血清指标的影响,筛选草鱼饲料中适宜的钴源。【方法】选取初始体质量为(8.63±1.14)g的草鱼幼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添加氯化钴、碳酸钴、乙酸钴和氧化钴4种钴源(钴的添加量为0.20mg/kg)的试验日粮,养殖70d后,测定草鱼的生长性能、不同组织钴含量及部分血清指标。【结果】氯化钴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氧化钴组和乙酸钴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氧化钴组和乙酸钴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乙酸钴组(P<0.05),不同钴源对草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氯化钴组草鱼的肝脏、肾脏和肌肉钴含量均最小,显著低于氧化钴组(P<0.05),不同钴源组间草鱼肠道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VB12和叶酸浓度均以氯化钴组最高,碳酸钴组稍低,氧化钴和乙酸钴组显著下降(P<0.05),4个钴源组血清总蛋白质量浓度和葡萄糖浓度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化钴对草鱼生长性能、组织钴含量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碳酸钴,两者均优于乙酸钴和氧化钴。

关键词: 草鱼 生长性能 组织钴含量 血清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