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中药石苦秦散及其有效成分对水禽源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石苦秦散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单体对水禽源多重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K-B法对试验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并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和琼脂平板培养计数法研究石苦秦散及其6种主要活性成分单体对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结果显示,90%的分离株为多重耐药菌株,肠杆菌属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性最强,耐药种数均高于8种。石苦秦散对5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介于1.95~62.50 g/L,最小杀菌浓度(MBC)介于1.95~125.00 g/L;其中,对鸭疫里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较低,介于1.95~15.63 g/L。6种中药单体中,抑菌能力最强的为秦皮乙素,其次为苦参碱、没食子酸;6种中药单体杀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当质量浓度达到31.25 g/L时,没食子酸能杀死所有供试菌株,整体杀菌效果优于其他5种单体;6种中药单体对鸭疫里氏杆菌的MIC和MBC均小于其他菌株。由此可见,石苦秦散对供试的5种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其中对鸭疫里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效果最好;6种中药单体对鸭疫里氏杆菌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均优于其他菌种。

关键词: 石苦秦散复方制剂 鸭疫里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MIC MB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在两环境下收获指数及相关性状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打破瓶颈,提高收获指数从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利用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为材料,解析它在2个不同环境下(思南和花溪)收获指数的构成因素,分析在思南和花溪环境下各相关性状的变异,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收获指数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思南环境下DW871株高、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和收获指数均值显著高于花溪环境,但二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和单株生物产量则显著低.思南环境下,油菜收获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相对湿度和温度较高,导致生物产量较低、角果多、单株产量较高,对产量贡献较大,单株角果数和单株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花溪环境,单株角果数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生物产量无显著相关性.两种环境下,千粒重和单株产量都与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高温高湿环境下,将角果长度、主序角果数和二次分枝数与单株产量有效结合,且适当控制生物产量才能实现较高的收获指数;多日照、降雨量充足环境下,则可通过提高单株角果数、角果长度和单株产量来提高,同时也需对生物产量进行适当控制.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收获指数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DcBMT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培育具有药用保健作用的胡萝卜品种提供参考,以黑田五寸胡萝卜为材料,克隆胡萝卜DcBMT基因,并分析其进化和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胡萝卜DcBMT基因,其ORF框长为1 080bp,可编码359个氨基酸,该蛋白酶分子质量为39.25kD,等电点pI为6.31,含有5个保守的Box结构和3个保守基序.胡萝卜和白芷的BMT氨基酸序列属同一分枝,而与其他伞形科植物存在一定距离.胡萝卜DcBMT基因在根发育3d和60d的表达量最高,在收获时(90d)表达量最低.DcBMT基因在胡萝卜肉质根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胡萝卜肉质根中可能有佛手酚及佛手柑内脂合成及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胡萝卜 DcBMT基因 克隆 进化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黔中黄壤碳氮活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黔中黄壤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碳氮变化关系,为黄壤碳氮循环理论的构建、区域土壤质量评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贵州省黄壤长期定位监测点,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旱地土壤活性碳、氮演变及其耦合特征.[结果]①有机肥处理黄壤有机碳及有机氮含量均明显提升,各有机肥处理有机碳和有机氮含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8%~33%和10%~30%,且随有机肥用量增加其含量明显提升.②有机肥处理有机碳和有机氮储量也显著提升,分别较不施肥处理提高6%~18%和13%~32%.③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溶解性碳均以有机肥处理较高,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2%~37%、63%~95%和14%~68%;土壤溶解性氮以化肥处理略高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④微生物量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和微生物量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以有机肥处理较高;溶解性有机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以化肥处理较高.⑤各施肥处理微生物量碳氮比均在10以上,显示黄壤中真菌较多,有机质分解较快.⑥短期内,土壤有机碳、氮与微生物量碳、氮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性;作物产量与有机氮及溶解性有机碳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碳、氮库容和提高作物产量;相比土壤有机碳、氮,土壤活性碳、氮组分较有机碳、氮是评价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变化的更敏感指标.

关键词: 黄壤 长期定位施肥 活性碳氮组分 碳氮耦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种子a-亚麻酸形成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亚麻酸是人体必需但不能自身合成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由于大宗油料作物种子油脂中ALA含量普遍较低,所以探寻新的种质资源,了解a-亚麻酸形成及调控机理,对于油脂营养膳食健康及植物油脂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种子中富含a-亚麻酸的陆生植物资源有紫苏、亚麻、杜仲、油用牡丹、奇亚、藿香、香薷、猕猴桃、星油藤等。在植物中,ω-3FAD是催化LA转化生成ALA的关键酶,ω-3FAD由在质体中FAD3及在内质网中的FAD7及FAD8组成。目前通过基因组及转录组研究已极大的丰富了ω-3FAD基因家族的鉴定及研究。其中,FAD3基因是种子ALA合成的关键基因,其表达受多个转录因子的调控,bZIP、WRI1、LEC、ABI3、FUS3、ASIL1和PKL等转录因子通过相互作用调控FAD3基因表达,决定油料作物种子中a-亚麻酸的含量。本文综述了高含量a-亚麻酸油料植物资源分布,以及主要油料植物种子中油脂脂肪组成及ALA的含量,种子ALA生物合成基本途径及关键基因,植物ω-3脂肪酸脱饱和酶类型及功能以及ω-3FAD的关键调控因子,以期为高ALA植物新资源的利用,以及油料植物脂肪酸成分改良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a-亚麻酸 脂肪酸合成及组装 ω-3FAD基因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便烘干在水稻叶片DNA大量提取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烘干法替代液氮冷冻法研磨水稻叶片提取DNA的可行性,首先比较50℃低温烘干法与液氮冷冻法研磨水稻叶片提取DNA的扩增效果,然后进一步分析不同温度(50、60、70、80、90℃)烘干水稻叶片研磨提取DNA的扩增效果,筛选最佳的烘干温度。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在50~70℃下烘干磨碎所提取的DNA均能进行有效扩增,以50℃效果最佳,其与液氮冷冻法研磨叶片提取DNA的扩增效果无明显差异。水稻叶片烘干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及实用性强等诸多优点,在DNA大量提取中可较好地替代液氮冷冻法对叶片进行制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叶片 简便烘干法 DNA大量提取 液氮冷冻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水江鲤性腺的早期发育及Foxl2基因功能初步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清水江鲤的人工选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不同时期清水江鲤性腺,并通过RACE及RT-PCR克隆清水江鲤Foxl2基因,初步分析Foxl2的功能,以了解清水江鲤早期性腺发育及性腺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清水江鲤性腺发育至孵化后90d的组织学切片仍不能明显分辨性别,孵化后120d的性腺出现初级精母细胞,孵化后150d的性腺出现初级卵母细胞,孵化后240d出现精细胞;清水江鲤存在2个同源基因(Foxl2a与Foxl2b).Foxl2a和Foxl2b在清水江鲤雌性性腺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清水江鲤 基因克隆 HE染色 进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山地芒果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贵州芒果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参考,根据贵州低热河谷的自然条件,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品种接穗、嫁接时间、成熟度接穗、接穗长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为切接、接穗品种为金煌芒、嫁接时间在5月1日左右、当年生木质化绿色春枝及接穗长度在3~5cm(2~3芽)的芒果嫁接成活率均最高,分别为97.0%、94.3%、94.3%、94.3%和95.7%.贵州芒果嫁接相关环节的技术指标可参考该研究结果在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芒果 育苗 技术 山地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生物和量纲模型对茶叶货架期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茶叶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易受到理化及微生物的影响,造成茶叶保质期短,严重阻碍茶业发展。为更好地探索茶叶微生物生长模型对茶叶货架期的影响,该文对微生物生长学一级、二级模型的含义与内容进行概述,并剖析茶叶品质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微生物和物理角度来对茶叶货架期的评价,归纳和建立茶叶货架期的预测模型。以提高茶叶卫生检测效率,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延长茶叶保质期。

关键词: 微生物 量纲模型 货架期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微生物菌剂对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选择4种不同微生物活性成分的生防菌剂,采用盆栽生物量测定、温室和田间小区试验对辣椒主要病害进行抗病效果及促生增产作用评价.结果表明,木霉-芽胞杆菌复合菌剂对辣椒的枯萎病、疫病、炭疽病和灰霉病防效分别达到72.2%、78.3%、71.9%和59.7%,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复合菌剂对辣椒4种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60.5%、62.1%、60.5%和50.9%;而淡紫紫孢菌菌剂只对辣椒炭疽病具有很好防效(77.5%).同时,4种微生物菌剂对辣椒植株生物量均有显著促生作用,其中木霉-芽胞杆菌复合菌剂及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复合菌剂在盆栽试验中鲜重和干重增幅分别为132.79%、190.35%和211.80%、293.84%;两者在温室及田间小区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82.3%、152.7%和65.0%、23.9%.本研究表明,生防菌剂可以替代化学药剂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同时还能够促进作物植株生长,有增产作用.

关键词: 木霉菌 芽胞杆菌 淡紫紫孢菌 复合菌剂 促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