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蜂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全面掌握贵州省蜂业发展现状,合理配置蜂业资源,促进全省蜂业健康发展,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及关键人物访谈等渠道,对贵州省蜜蜂生产、蜜源植物储量、蜜蜂授粉、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广泛调研.结果 表明:“十三五”以来贵州省蜂业发展迅猛,5年内蜂群由30万群扩增至58万群,其中中蜂51万群(占比87.9%),种蜂2.5万群(占比4.31%);蜂业从业人员由8 000人增至4.1万人;2019年全省年产蜂蜜2 500 t.针对现阶段贵州蜂业存在引种混乱、病害严重、蜂群产量低、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明确提出贵州蜂业发展各关键环节工作重点:立足地方优势资源,科学配置蜂群,开发名、特、优、稀蜂产品,是贵州立足蜂业的根本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动蜂业生产和销售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是解决贵州蜂业技术与人才缺乏的关键;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完善相关项目评价体系,客观、科学地评价养蜂扶贫项目成效,是贵州蜂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曲发酵藜麦基质适生性研究
《中国调味品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藜麦的食用价值,将益生菌与藜麦结合,为藜麦微生物固态发酵提供了基础。该研究以藜麦为发酵基质,选择红曲菌为发酵菌种,探究红曲发酵藜麦基质适生性,分别对藜麦添加量、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影响分析,并以菌体干重为评定指标进行正交优化试验,获得最优种子液配方,利用最优种子液配方进行藜麦固态发酵,对未发酵藜麦和固态发酵藜麦进行风味物质分析及感官评定分析。结果表明,应选择蔗糖为附加碳源,蛋白胨为最适氮源,所得最优种子液配方为:藜麦添加量100g/L、蔗糖添加量30g/L、蛋白胨添加量30g/L,且利用最优种子液配方进行固态发酵后,红曲固态发酵藜麦感官评定及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优于未发酵藜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苦荞饭中黄曲霉毒素B_1物理降解技术对比
《食品工业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微波、紫外线、γ射线辐照三种物理技术降解苦荞饭中黄曲霉毒素B1(AFB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FB1的含量。试验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紫外照射时间、紫外照射高度、γ射线辐照剂量对其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饭中AFB1降解率依次为γ射线辐照>紫外降解>微波降解,γ射线在辐照剂量为20 k Gy时,降解率分别为33.6%±1.5%(污染剂量7.5μg/kg)、35.1%±1.7%(污染剂量30μg/kg)、45.7%±1.3%(污染剂量60μg/kg)。与单独降解技术相比,将任意两种或者三种降解技术联合后,其降解率均显著增加(P <0.05),微波+紫外线+γ射线辐照三种技术联合降解率可达51.9%±0.9%(污染剂量7.5μg/kg)、66.5%±0.7%(污染剂量30μg/kg)、71.5%±0.9%(污染剂量60μg/kg)。三种物理降解技术对于苦荞饭中低剂量的AFB1污染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苦荞饭 黄曲霉毒素B1 微波 紫外 γ射线辐照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其出苗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对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其出苗率等指标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蓖麻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种子萌芽形成的总出苗数量和总出苗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对蓖麻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总出苗数量、总出苗率和无苗窝率等指标进行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和直线回归方程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蓖麻种子不同浸种时间与总出苗数量、总出苗率和无苗窝率等指标的回归方程都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方程.
关键词: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 种子 浸种时间 出苗率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黔中岩溶山区农户生计资产差异研究——以后寨河流域为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农户生计资产的构成决定了农户生计策略及生计多样性,厘清农户生计资产是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可持续生计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文中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价法和可持续生计框架对贵州岩溶腹地典型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建立农户生计资产评价体系、测算生计资产综合值,比较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资产的规律和差异性。研究表明:1)后寨河流域农户生计资产中物质资产、社会资产、金融资产是农户生计策略选择中最主要的资产;2)自然资产普遍偏低,社会资产和金融资产差异大;农户生计策略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变过程中,金融和社会资产的推动作用较大,应着眼于以金融和社会资产为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扶持。3)石漠化发生率影响农户自然资产和物质资产。农户生计策略的多样性有利于降低坡耕地石漠化程度,更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生计资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油脂合成关键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掌握薏苡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ClDGAT)、内质网油酸脱饱和酶基因(ClFAD2)和硬脂酸脱饱和酶基因(ClSAD)的生物信息学特性,明确薏苡油脂代谢调控机制,为今后开展以提高薏苡含油量和改良脂肪酸组成为目标的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和RACE克隆薏苡油脂合成关键基因(ClDGAT、ClFAD2和ClSAD),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获得ClFAD2和ClSAD基因启动子序列,并以ExPASy ProtParam tool、SMART、TMHMM Server v.2.0和SOPMA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薏苡叶片中成功克隆获得ClDGAT、ClFAD2和ClSAD基因,NCBI登录号分别为MK589802、MK589803和MK589804.其中,ClDGAT基因cDNA序列全长1842 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ClFAD2基因cDNA序列全长1768 bp,其ORF为1164 bp,编码387个氨基酸,无内含子;ClSAD基因cDNA序列全长1727 bp,其ORF为1182 bp,编码393个氨基酸,有2个内含子.ClDGAT和ClFAD2为不稳定蛋白,ClSAD为稳定蛋白;ClDGAT为疏水性蛋白,ClFAD2和ClSAD为亲水性蛋白.ClDGAT蛋白含有MBOAT功能域,有9个跨膜区;ClFAD2蛋白含有2个功能域(DUF3473和FAdesaturase),有3个跨膜区;ClSAD蛋白含有FAdesaturase2功能域,无跨膜区.基于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ClDGAT、ClFAD2和ClSAD均与高粱对应的蛋白聚类在同一分支上,即薏苡在进化关系上与高粱的亲缘关系最近.ClFAD2和ClSAD基因启动子序列上均含有光响应元件(Light responsive element)、生长素响应元件(Auxin-responsive element)、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MeJA-responsive element)和ABA响应元件(ABA responsive element).[结论]ClFAD2和ClSAD基因启动子序列上含有抗逆性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和植物激素响应元件,说明ClFAD2和ClSAD基因不仅参与薏苡的籽粒发育及油脂合成,还可能与植株的抗逆响应相关.
关键词: 薏苡 ClDGAT基因 ClFAD2基因 ClSAD基因 油脂合成 顺式作用元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嫁接试验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仲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的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 GTs)是一大类修饰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糖基化反应的酶,GTs能将光合作用产物转变为二糖、寡糖和多糖,也可催化产生一些重要产物,包括细胞壁多糖、糖蛋白和许多不同类型的小分子物质。GTs能够促使某些激素和信号分子糖基化,进而参与信号调节。为研究杜仲糖基转移酶基因(Eucommia ulmoides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 EuCGT1)调控模式,本研究获得杜仲EuCGT1基因5'端上游1 671 bp长度片段。通过Plant CARE (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plantcare/html/)预测分析,发现该片段含有真核生物启动子核心元件TATA-box与CAAT-box。同时该片段还含有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TGACG-motif、与干旱诱导的MYB结合位点(drought induced MYB binding site, MBS)、赤霉素响应元件(gibberelin responsive element, GARE)-motif、生长素响应元件(auxin response element, TGA-element)等多个诱导相关顺式作用元件。以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调控GUS基因表达分别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对转基因烟草中EuCGT1启动子的活性与功能进行探究。结果发现EuCGT1启动子核心区域主要位于该基因上游-268~-1 bp中。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Xanthi')根、茎、叶的GUS组织化学染色和杜仲中EuCGT1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发现该基因的启动子更倾向于在叶片中表达。对杜仲进行激素诱导与环境胁迫后发现EuCGT1的表达受茉莉酸甲酯、生长素、赤霉素及高盐的调控。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杜仲EuCGT1启动子的功能及该启动子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杜仲 杜仲糖基转移酶基因(EuCGT1) 启动子 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杂交油菜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的确定及适应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的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模拟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进行648个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不同密度田间直播试验,研究油菜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性,探明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在密度26 940株/667m~2时达最大值,在高密度条件(32 205~46 036株/667m~2)随直播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直播密度与主花序角果数的相关系数为-0.378 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主花序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长度、角粒数、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 8、0.156 0、0.780 4、0.819 8和0.792 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蓝型杂交油菜直播密度通过主花序角果数影响其他产量构成因子,进而影响油菜的单株产量.油菜机械直播适宜密度为26 940株/667m~2左右;甘蓝型杂交油菜尽可能选育主花序角果数多的材料,以弥补机械直播高密度条件造成主花序角果数减少的影响,使其适应油菜机械直播的轻简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主花序角果数 直播密度 植株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