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产品中磺胺二甲嘧啶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的建立
《海洋水产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偶联,分别作为免疫原及包被原,建立了水产品中磺胺二甲嘧啶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理想的磺胺二甲嘧啶人血清白蛋白(SM2HSA)包被抗原浓度为1mg/L,酶标二抗(羊抗兔IgG HRP)工作浓度为1/1000,多抗(SM2PcAb)工作浓度为1/3200,最适检测范围为10~200μg/L,最低检测限为1.89μg/L,本实验所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孔间差异为2.56%,板间差异为5.14%,实验重复性好。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的抗血清与磺胺嘧啶(Sulfadiazine)、磺胺甲唑(Sulfamethoxazole)、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恩诺沙星(Enrofloxa cin)、甲氧苄啶(Trimethoprim)、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等可能会因同时使用而导致共同残留的抗菌药物未显示免疫交叉反应性,与结构相近的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的交叉反应性为11.0%。所建立的方法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适合磺胺二甲嘧啶的快速筛选。整个测定时间为5~6h。
关键词: 磺胺二甲嘧啶(SM2) ciELISA 残留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诊断与质量评价
《中国水产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97~2002年的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水平、现存生物量水平等4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方法:海水水质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A值);营养结构为氮、磷、硅的含量水平以及三者比值判别法,营养水平为营养指数法(E值);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为水平分级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结果表明,海域pH值的均值范围为8.07~8.15,溶解氧的范围为5.67~6.03 mg.L-1,无机氮的范围为3.04~4.15μmol.dm-3,磷酸盐的范围为0.18~0.34μmol.dm-3,均符合中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有机污染指数(A值)范围为-0.411~0.237,营养水平指数(E值)范围为0.10~0.34,表明海水未受有机污染,海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海域Si∶N∶P的比值为14.8∶13.2∶1.11,海水营养结构总体上表现为硅和氮的比例偏低;初级生产力水平范围为5~1级,年平均值为3级,属“较高”水平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现存生物量分别为3级、5级和4级,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本次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9项单因子指数值均低于1.0,而综合指数为0.58,表明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然而,珠江口、粤东和粤西近海有局部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浓度超标,存在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种褐藻膳食纤维的功能活化及其生理功能的比较
《食品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法,研究了海带、马尾藻两种膳食纤维提取过程中功能活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活化条件下提取的海带和马尾藻膳食纤维的干基含量分别为84.3%和82.7%,钙含量分别为6.21%和5.36%,膨胀力分别为138ml/g和108ml/g,持水力分别为6720%和5320%,两种产品的质量指标都远高于未活化的膳食纤维。通过人体试验,两种膳食纤维都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其中海带膳食纤维的作用稍优于马尾藻膳食纤维,而作用最差的为未活化的马尾藻膳食纤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中国3个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海洋水产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2~2003年5、8月对我国沿海的莱州湾、长江口和珠江口渔业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这3个重要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莱州湾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相对较好,处于“一般”状态,但随时间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正朝不良方向发展;珠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次之,也处于“一般”状态;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最差,处于“差”状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夏季劣于春季。从3个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指标对总得分的贡献率来看,莱州湾水域沉积物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沉积物镉是影响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长江口水域水质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铜、油类和无机氮指标是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珠江口水域沉积物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沉积物铜是影响珠江口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太平洋鱿鱼渔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海洋学报(中文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北太平洋鱿鱼渔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中心渔场的关系.初步鉴定出36属129种,种类组成以暖水性种类居多(占58 9% ),虽然冷水性占种类比例较少(占10 9% ),但在细胞数量上占明显优势(占总量的68 05% ),出现热带、亚热带与亚寒带区系共存的局面;其平面分布不均,平均总量为54 60×103个/m3;冷暖水系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均有显著的影响;中心渔场的形成与浮游植物高值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颡鱼Sox9基因的分离及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5 CSCD
摘要:Sox9基因是与性别分化形成有关的重要基因之一。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研究材料,使用RT-PCR在脑、精巢和卵巢分离和克隆到了黄颡鱼Sox9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脑和精巢Sox9基因序列一致,称Sox9a1(GenBank acces-sion N o.A Y684328),卵巢的则与其有差异称Sox9a2(GenBank accession No.A Y684329)。Sox9a1与Sox9a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77%,氨基酸的相似性为84%,可以认定是由两个基因表达的。和其它动物Sox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黄颡鱼Sox9a1与其它动物Sox9的相似性在81% ̄89%之间,平均在86%左右;黄颡鱼Sox9a2的相似性在76% ̄86%,平均在83%左右。系统树分析揭示了Sox9为单起源,遗传距离远近也与传统分类结果一致。使用RT-PCR对Sox9a1与Sox9a2在雌雄黄颡鱼前脑和性腺组织的表达检测结果显示,Sox9a1在雌雄鱼的前脑和性腺均有表达,但Sox9a2只在卵巢表达,说明该基因可能与雌性性别形成及卵巢发育具有调控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IS支持下考洲洋养殖水域浮游植物数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营养盐的相关性研究
《生态学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GIS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支持下,利用数据插值、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考洲洋养殖水域浮游植物数量的分布趋势及其与海水营养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枯水期浮游植物数量的分布较为均匀,其密集区分布于吉隆河口及其附近水域;而丰水期的数量变化幅度较大,密集分布区出现在湾口至盐洲岛北部水域,呈现出从湾西北部至湾口水域逐渐增加的分布趋势。两次调查相比,丰水期浮游植物的数量明显高于枯水期。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与无机氮和无机磷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与活性硅酸盐呈显著相关,在枯水期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在丰水期则刚好相反,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GIS SPSS 浮游植物 数据插值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