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二氧化碳浸渍法和传统法酿造条件下玫瑰香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对比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CO2浸渍法和传统法酿造条件下的玫瑰香葡萄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共检测出54种香气成分,包括9种萜烯类、30种酯类、9种醇类、4种酮类、1种脂肪酸类和1种芳烃类,不同酒样的总香气含量略有差异,但均以醇类和酯类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CO2浸渍法和传统法发酵酒样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两组酒样可以在前两个主成分上基本聚集为两类;此外,丙酸乙酯、乙酸丙酯、水杨酸甲酯、乙酸香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甲基-1-丁醇、1-己醇、2-苯乙醇、正癸醇和苯乙烯与CO2浸渍法发酵的酒样相关性较强,在CO2浸渍法发酵的酒样中浓度较高;乙酸乙酯、异丁酸乙酯、乙酸庚酯、丁二酸二乙酯、反式-4-癸烯酸乙酯、棕榈酸乙酯、异丁醇、2-甲基-1-丁醇、1-庚醇、2-壬酮和2-癸酮与传统法发酵酒样的相关性较强,且在传统法发酵的酒样中浓度较高。采用气味活度值分析关键呈香成分,结果显示CO2浸渍法发酵的酒样中关键呈香成分有14种,包括里那醇、玫瑰醚、香茅醇、香叶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3-甲基-1-丁醇、2-苯乙醇、大马酮、6-甲基-5-庚烯-2-酮和辛酸,而传统法发酵酒样的关键呈香成分比CO2浸渍法发酵酒样多1种。
关键词: 玫瑰香葡萄酒 CO2浸渍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
 全文链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请求原文
                                                        赤霉素浸种对玉米低温出苗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单一低温胁迫和低温干旱双重胁迫对不同耐寒性玉米品种的籽粒萌发特性和苗期生理生化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的抗逆效果。以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和抗寒性较弱的CB15098为供试品种,设置低温单一胁迫和低温干旱双重胁迫2种逆境,研究10,50,100 mg/L的赤霉素浸种对玉米籽粒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效果表现为在单一胁迫下增加不同耐寒性玉米的地上部干、鲜质量,在双重胁迫下减少两玉米品种浸种后的地上部干、鲜质量。对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赤霉素浸种可增加其低温和低温干旱胁迫下的地上部高度;对抗寒性较差的CB15098,浸种显著提升其低温和低温干旱胁迫下的发芽势,浸种在低温胁迫下抑制CB15098地上部高度和根系长度,在低温干旱胁迫下促进CB15098地上部高度。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发芽率、地上部干、鲜质量和高度对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的响应幅度均高于抗寒性较弱的CB15098。低温干旱胁迫下建议采用低浓度赤霉素浸种。单一低温胁迫下建议采用高浓度赤霉素浸种,低温干旱复合胁迫下采用低浓度赤霉素浸种抗逆效果更佳。
 全文链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大球盖菇Sr-01菌株液体发酵液中分离漆酶,研究温度、p H和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 200凝胶过滤层析对大球盖菇漆酶进行分离纯化。以ABTS[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为底物,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结果表明,纯化后的漆酶比活力为152.79 U/mg,回收率为35.8%。SDSPAGE显示该漆酶为单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0 k D。该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 H分别为35℃和4.0,Mg~(2+)、Cu~(2+)对酶活有激活作用,Fe~(2+)、Cd~(2+)、Hg~(2+)则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纯化后的漆酶比活力可达222.93 U/mg。
 全文链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请求原文
                                                        禽呼肠孤病毒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兽医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禽呼肠孤病毒(ARV)检测方法,针对ARV S3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ARV纳米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仅从ARV核酸样品可检测到约332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囊病病毒、鸡毒支原体、马立克病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鸭瘟病毒、禽腺病毒Ⅳ型、减蛋综合征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和鸡大肠杆菌等其他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纳米PCR方法能检测到的最低核酸质量浓度为56 pg/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倍。ARV核酸被重复检测3次,结果均一致。应用建立的纳米PCR和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对临床送检的30份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ARV的纳米PCR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ARV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包装对高唐紫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保鲜包装对高唐紫茄品质的影响,以高唐紫茄聊育3号品种为试材,分别采用聚乙烯(PE)微孔保鲜膜和聚氯乙烯(PVC)保鲜膜两种自发气调包装(MAP)处理,于9℃冷库贮藏,测定茄子果实贮藏期间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微孔膜和PVC膜包装均可明显延长聊育3号茄子果实的贮藏期,显著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失重率的上升,有利于茄子果实贮藏期间可滴定酸(TA)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保持,显著抑制茄子果实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PVC包装处理可较好地抑制果皮亮度及色泽的变化,微孔膜包装有利于果实中芦丁含量的保持。综合分析得出,高唐紫茄聊育3号品种宜采用PVC膜包装贮藏,推荐贮藏期为25 d。
 全文链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请求原文
                                                        基于Android的互联网植物医生服务平台
《山东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诊断的实时性和防治的有效性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Android的互联网植物医生服务平台,创建了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诊断规则库,并通过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植物医生APP提供农业病虫害专家远程诊断和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助诊断,建立了全天候的病虫害诊断服务模式,使农民"足不出户"即可得到植保专家的防治指导,解决作物生产过程中"求医难"的问题。另外,专家还可根据农民咨询的情况,对病虫害的分布与发生进行分析预警。
关键词: Android 互联网 病虫害 远程诊断 专家系统
 全文链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