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微囊藻毒素对小白鼠肝脏的毒理效应
《海洋水产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微囊藻体内提取的微囊藻毒素(MC)试液对ICR小白鼠进行腹腔注射实验,小白鼠肝脏充血、肿胀,出现死亡。通过电子显微镜对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实验表明,MC试液使小白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出现较大异常变化,内质网破碎,发生核糖体的脱粒现象;线粒体内部结构尤其是嵴发生变形、碎裂,出现溶解。解体的部分内质网碎片包绕在线粒体周围,细胞内容物稀疏,细胞质结构分布比较随机,规律性降低。研究结果表明,MC-LR的腹腔注射剂量为0·06mg/kg时,会使ICR小白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有显著变化并出现小白鼠死亡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向NorthernBlotting对绵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ESTs的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 2005 CSCD
摘要:利用地高辛DNA标记与检测技术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对小尾寒羊和滩羊卵巢组织差异显示ESTs进行鉴定,避免同位素放射性污染,安全性很高且操作简单,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一种鉴定差异显示ESTs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研究基因表达、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动物组织的mRNA差异表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 序列表达标签 绵羊 差异表达
奥利亚罗非鱼DMO cDNA的分离和克隆
《水产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和测定了奥利亚罗非鱼DMOcDNA的全序列。得到1571bp[不含poly(A)]的全长cDNA,包括148bp5’非翻译区,1230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193bp3’非翻译区[不包括Poly(A)]。阅读框共编码409氨基酸,与尼罗罗非鱼DMO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为96.3%,表明DMO在同一物种中差别较小。而与尼罗罗非鱼,红鳍东方豚,虹鳟,青鱼将,鼠,人等动物的DMRT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分别为:25.7%,25.8%,24.3%,29.7%,22.5%,22.0%,这说明DMO和DMRT1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基因。
关键词: 快速扩增cDNA末端 DMRT1 DMO 奥利亚罗非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贮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特性和保藏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罗非鱼在0,5,10,15℃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学质量变化特性和高品质期、货架期的研究,并对其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细菌总数、VBN与感官评价的一致程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罗非鱼在0~15℃温度区域是淡水鱼中鲜度下降慢的鱼种,在0,5,10,15℃贮藏中,罗非鱼的高品质期分别为11,6,3和1.5d,货架期分别为20,9.5,5和2.5d。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的假单胞菌数平均为(6.27±0.23)Log10cfu·g-1和(7.70±0.11)Log10cfu·g-1,显示了假单胞菌计数与罗非鱼的感官鲜度及保藏期具有较可靠的一致性。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的细菌总数平均为(6.84±0.60)Log10cfu·g-1和(8.08±0.41)Log10cfu·g-1,VBN值平均为(11.8±1.38)mg·100-1·g-1和(20.1±1.66)mg·100-1·g-1,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细菌总数和VBN作为罗非鱼低温贮藏的鲜度指标与感官鲜度评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罗非鱼 低温贮藏 假单胞菌 微生物学质量 高品质期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口服A3α-肽聚糖最佳投喂方案的选择
《海洋水产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实验在普通海水鱼饲料中添加了3.84g/kg(m/m)的A3α肽聚糖(A3αPG),采用不同的投喂方案作用于牙鲆。以生长、溶菌酶、补体旁路激活活力(ACH50)、吞噬为评价指标,在实验期间的第14、28和42天分别取样进行测定,以评价不同投喂方案下肽聚糖制剂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4d内未见生长的明显差异,而在28d和42d后,4d投喂肽聚糖饲料+3d投喂空白饲料(简称“4+3”组)和7d投喂肽聚糖饲料+7d投喂空白饲料(简称“7+7”组)促生长效果最为明显(P<0.05)。溶菌酶活力在前14d内以“4+3”组活力最强,至28d后各实验组活力基本一致,42d时,除“7+7”组外,各组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ACH50活力以1d肽聚糖饲料+1d空白饲料(简称“1+1”组)活力最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比对照组表现出大幅提高(P<0.05)。吞噬活力在不同时间不同投喂方式下所表现出的水平有一定的波动,但从整体来看,以“4+3”组对其诱导能力最强,前14天内,“4+3”组与对照组及其他组相比未见明显提高,但在28d后其活力值上升较快,且维持到42d仍有较高水平。综上所述,从不同投喂方案对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调节能力,并结合经济性与实用性来考虑,建议采用“4+3”的间隔投喂方案给予牙鲆A3α肽聚糖,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关键词: A3α-肽聚糖 牙鲆 投喂方案 非特异性免疫力 免疫疲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