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糙米与精米的营养价值与质构特性比较研究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检测糙米和精米营养素,对比其营养素成分含量差异,结果发现糙米主要营养素含量远高于精米,糙米的营养价值高于精米。利用质构仪对糙米和精米质构特性进行分析,糙米的硬度高于精米。利用动态流变仪对糙米粉和精米粉凝胶特性进行分析,精米粉凝胶强度高于糙米粉。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糙米粉和精米粉的热特性,发现升温过程中糙米粉糊化温度68.6℃高于精米粉糊化温度62.4℃,糙米粉难糊化;降温过程,精米粉在20℃的G′为17210Pa,高于糙米粉11350Pa,精米粉回生变硬现象较为严重。

关键词: 糙米 精米 营养素 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中国鉴别品种及单基因品系的湖北省稻瘟病菌的致病型分布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中国鉴别品种和单基因品系,采用离体点液接种方法对湖北省水稻主栽区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根据监测结果,发现2008~2009年这两年中生理小种ZA群出现频率略微下降,ZB、ZC群的出现频率则在缓慢上升,总体上ZA群、ZB群和ZC群的出现频率相差不大。2009年的100个菌株基于单基因品系出现毒性类型分散,毒性类型的丰富度为3.46。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鉴别品种 生理小种 丰富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的研制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酶抑制法农药残留速测法是基于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所产生的颜色变化进行判定蔬菜农残是否超标的方法。本研究研制出农药残留速测卡自动判定仪,该仪器集农药残留速测卡恒温加热、自动检测、自动判断、自动传输于一体,能够使农残检测和结果传输更加准确、方便、快捷;建立了监测信息系统,系统设计分为用户管理、数据收集和数据统计查询等,按照不同的组合要求,可以给出报表、曲线图、柱状图和饼状图,满足管理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控。

关键词: 农产品 农药残留速测卡自动判定仪 监测信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59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鄂麦596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播期对群体分蘖消长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处理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密度对灌浆特性影响较小,播期对灌浆特性影响较大。密度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播期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密度与播期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和3个构成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密度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密度为225万/hm2的产量最高,且产量3因子较协调。播期间产量差异显著,鄂麦596平均公顷产量以11月3日播种的最高,但与11月11日播种的无显著差异。春季反常低温导致前两期穗粒数下降是播期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综合试验结果认为,密度以195万~225万/hm2为宜;播期根据当地气候适当推迟。

关键词: 小麦 密度 播期 群体性状 灌浆特性 产量构成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鱼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产生机理初探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了东湖水体的腥味成分和东湖鲤鱼体内挥发性成分,并测定了鲤鱼体内脂肪氧化酶与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的反应产物。结果表明,东湖水体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冰片浓度范围分别为1.67~5.37 ng/L和15.26~29.68ng/L。东湖鲤鱼体内含有腥味物质2-MIB,在不同组织中的浓度范围为1.8~5.1 ng/kg,腥味物质GSM未检测到。鲤鱼体内脂肪氧化酶与底物花生四烯酸反应产生的物质主要有己醛、1-辛烯-3-醇、2-辛烯醛、2-壬烯醛、2,4-癸二烯醛等,主要的反应产物和鲤鱼体内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基本吻合。本试验通过产生的主要反应产物的量来间接测定酶的活性,其中酶活最强的是鱼鳞酶,其他依次为鱼鳃酶、鱼血酶、鱼肉酶和内脏酶。

关键词: 鲤鱼 挥发性成分 土臭素 2-甲基异冰片 脂肪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物化特性与组成结构的关系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淀粉因其特殊性质而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淀粉的理化和功能性质受淀粉来源的影响,本实验以8种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料提取淀粉,并对其化学组成和淀粉的物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的结晶度与淀粉的储能模量最大值温度TG′max显著负相关,与膨润度呈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与储能模量最大值温度TG′max、储能模量峰值G′max、糊化起始、峰值和终止温度To、Tp和Tc,溶解度和膨润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结晶度呈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糊化热焓呈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化学组成 物化性质 颗粒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叶柄组织培养再生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莓品种晶瑶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和配比对叶柄的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影响以及叶柄材料不同部位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草莓叶柄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叶柄在MS+TDZ1.5mg/L+IBA0.3mg/L的诱导培养基上出愈率可达到78.2%,且愈伤组织状态较好;该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NAA0.2mg/L+BA1.0mg/L上的不定芽分化率可达到21.25%,并且叶柄的植物学下端部位利于不定芽的再生。

关键词: 草莓 叶柄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畜转基因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们一直期望畜产品产量和动物健康水平能快速得到提高,DNA重组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在不同物种间,甚至不同系统发育领域间成为可能。转基因、动物克隆等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在动物转基因领域的期望。本文讨论了当前家畜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抗病育种的研究近况,并对转基因抗病动物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抗病育种 家畜 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处理方式对秋辣椒产量及发病率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播期、密度、施肥水平及栽培方式,比较秋辣椒的产量和发病率。结果表明,播期为7月1日,株行距为35cm×50cm,每公顷施750kg复合肥、375kg磷肥、150kg钾肥及7500kg有机肥时,遮阳和避雨栽培,秋辣椒总产量最高,发病率也较低。

关键词: 辣椒 播期 密度 施肥水平 栽培方式 产量 发病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活性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 201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陆上及海洋生物中,其复杂多变的分子结构和广谱独特的生物活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结合本研究组在这一邻域的工作综述了天然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重点介绍此类化合物的全合成等方面的新进展.

关键词: 吡咯烷-2,4-二酮 生物活性 全合成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