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常温干燥贮藏条件下棉种生活力探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武汉地区常温条件下,课题组于1973~1987年用干燥器保存了一批材料。2003年5月对干燥器保存的棉种取样测定发芽率,并在大田种植观察。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室内常温干燥条件下,棉种贮藏16年后,发芽率仍可达到87.3%。1974年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仍达70.7%。干燥器内保存的2147份棉种播种后,除部分干燥器漏气,干燥剂吸湿严重导致少数棉种丧失发芽率外,尚有1262份能正常成株,并成铃吐絮收获种子。说明常温条件下,干燥器贮藏种子的棉种保存方法可以用于种质的中长期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氨基酸钙螯合物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低值淡水鱼骨为钙的来源,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复合氨基酸与鱼骨粉中钙离子的螯合工艺。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螯合条件为复合氨基酸与钙离子的质量比3∶1(mg∶mg),pH值8,反应时间70min,反应温度80℃,此时螯合率为75.23%,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硝酸盐累积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过量摄入硝酸盐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蔬菜是人体硝酸盐的主要摄入源,控制蔬菜硝酸盐过量累积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蔬菜硝酸盐累积控制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α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技术从长白猪全血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猪α干扰素的成熟肽(mPoIFN-α)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含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穿梭质粒pPIC9K载体中,构建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pPIC9K-mPoIFN-α。将SalⅠ线性化的pPIC9K-mPoIFN-α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株(组氨酸缺陷型),使重组表达载体与酵母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转化子经MD平板筛选和PCR鉴定后,得到的阳性菌株再以G418抗性梯度法筛选多拷贝重组子。该多拷贝菌株经1%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猪α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获得了分泌表达,并具有免疫活性,表达产物约为19kD,这为进一步研究猪α干扰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后移对江汉平原小麦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江汉平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后移对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显著,其中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大。底追比例为7∶3,追肥时期由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时,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提高;底追比例为5∶5,追肥时期由拔节期后移至旗叶露尖期时,籽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降低,说明拔节期是追施氮肥的适宜时期。追肥时期同为拔节期时,底追比例由7∶3调整至5∶5,再由5∶5调整至3∶7,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升高。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总施氮量为180 kg.hm-2、底追比例为3∶7、拔节期追肥的处理,成熟期籽粒产量最高,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是氮肥运筹的最优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NPV)安全性试验
《茶叶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5 000 mg/kg)属于低毒;对SD大鼠的急性经皮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2 000 mg/kg)属于低毒;对家兔的皮肤无刺激性;对家兔的眼睛也无刺激性:在染毒后24 h内不洗眼情况下,眼刺激积分最高为0;对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其致敏性分级为Ⅰ级,属弱致敏物;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无急性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安徽省某养殖场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6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测试,鉴定5株为爱德华氏菌,分别为AHIE01、AHIE02、AHIE03、AHIE04和AHIE05;1株为志贺氏菌,为AHIE06。经胸腔人工注射感染试验,证明所有分离菌株均具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斑点叉尾鮰100%发病;经再次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可从发病鮰鱼体内重新分离到生理生化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的细菌。用20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存在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白猪SⅡ1系系谱结构及近交程度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整理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的系谱资料,系统分析了其近交程度和世代组成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平均近交系数为1.36%,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近交系数的年增量为0.3342%,群体有效含量为149.61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