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GA3和6-BA对高温胁迫下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板叶荠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荠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赤霉素(GA3)和 6-苄基腺嘌呤(6-BA)浸种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荠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处理下,荠菜的苗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为荠菜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30℃高温胁迫时,7.5 mg·L-1 GA3 和 7.5 mg·L-1(GA3+6-BA)处理下荠菜种子的活力指数和 7 个发芽指标(苗高、胚根长、鲜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高;35℃高温胁迫时,7.5 mg·L-1 6-BA和 7.5 mg·L-1(GA3+ 6-BA)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 7 个发芽指标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高,说明适宜浓度的GA3、6-BA和GA3+6-BA浸种处理可显著促进高温胁迫下荠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关键词: 荠菜 高温胁迫 GA3 6-BA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生猪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猪业科学 20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赏食兼用微型南瓜新品种小红灯笼及其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小红灯笼为赏食兼用微型南瓜新品种,果皮鲜红色,外形美观,单果质量500 g左右,果肉细腻致密,口感粉糯、甜度高,连续坐果能力强,适合农业产业园区作观光采摘栽培。南瓜可用作粮食、蔬菜、饲料,亦可以作观赏栽培和籽用。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微型南瓜要求集观赏性与食用性为一体,品种系列化,形态多样化,外观迷你化。因此,培育集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等性状为一体的特色品种已成为南瓜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赏食兼用微型南瓜新品种小红灯笼果皮鲜红色,外形美观,果实均匀、大小适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55K芯片进行小麦生育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

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育期是决定小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探索其遗传机制及效应对于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扬麦158和密穗小麦杂交构建的240个重组自交家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为材料,于2~4个环境下对该群体主要生育期性状进行鉴定。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共检测到52个生育期相关QTL,分布在2A、2D、3D、4B、4D、5A、5B、5D、6A、6B、7A、7B和7D染色体上。QJS/BS/HS/FS/MS.nau-5D.2、QJS/BS/HS/FS/MS.nau-2D.1和QJS/BS/HS/FS/MS.nau-7B.1均在多年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4.56%~46.86%、1.32%~33.40%和2.37%~13.27%的表型变异。QBS/HS.nau-2A.3、QHS/FS.nau-5B.2、QFS.nau-2A.5、QBS.nau-6A.2、QJS.nau-4D.2、 QJS.nau-6A.3、 QBS.nau-2A.2、 QBS/HS.nau-6A.1、 QFS.nau-7A.2、 QMS.nau-3D、 QMS.nau-4D.1和QMS.nau-6B.1是新发现的位点。效应分析表明,生育期相关QTL的聚合能不同程度地缩短生育期,可应用于培育早熟高产小麦品种。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 QTL SN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宝光葡萄在江苏徐州的引种表现和栽培技术

烟台果树 2023

摘要:为丰富徐州葡萄栽培品种,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宝光葡萄开展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在徐州地区的栽培性状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宝光葡萄在徐州7月初即可采摘上市,总体表现出丰产、果实品质佳、病虫害较少等特点,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徐州地区栽培推广.

关键词: 宝光葡萄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可食景观的应用模式探索

农业与技术 2023

摘要:乡村可食景观是指在乡村中应用的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景观,其应用形式多样、景观效果良好,还能引领农村居民回归土地,促进果蔬有机生产,带动村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具有极大的发展应用潜力.本文分析了乡村可食景观与城市可食景观在产生原因、景观功能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区别,构建了由农户自留地、公共空间绿地和休闲农业景观组成的乡村可食景观应用模式,并以实际村庄为例对该景观模式进行了应用.

关键词: 乡村 可食景观 应用模式 案例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小麦品种(系)拔节期耐渍性评价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拔节期不同小麦耐渍性,以34份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置渍水和常规栽培2个处理,测量产量、千粒重和粒径等相关指标,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综合得分等对耐渍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渍水14d时产量、千粒重和粒径显著下降,粒径与千粒重显著相关,千粒重和粒径的降低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耐胁迫指数(STI)、生产力几何平均值(GMP)、平均生产力(MP)、调和平均数(HM)、平均相对生产力(MRP)、相对生产力(RP)与正常条件下均产(Yp)、胁迫条件下均产(Ys)显著正相关,适于筛选渍水胁迫和正常环境下的高产潜力品种;胁迫敏感指数(SSI)、耐湿指数(WTI)、抗逆性(TOL)与Ys呈显著负相关,适于筛选渍水胁迫环境下的高产潜力品种;因子1主要解释了 GMP、HM、MP、WTI和RP,反映产量特性,因子2主要解释了 SSI、TOL和STI,反映耐渍特性;GMP、HM、MP、STI、WTI和RP被提取的比例均在0.85以上,被解释程度高,适于品种(系)耐渍性的初步筛选.通过因子综合得分和耐胁迫得分(STS)发现,国豪麦6号、扬15-133、扬16-157、扬麦20、华麦1064、鄂麦166、华麦1061、安农170、宁麦9号、华麦1063和皖科125的综合得分和STS值均高于耐渍对照扬麦25,可见综合得分0.30以上或STS值4.00以上的为耐渍品种(系).因此,由GMP、HM、MP、STI、WTI和RP获得的综合得分和STS值可作为筛选耐渍种质资源的指标.

关键词: 小麦 耐渍性 因子分析 指数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孢杆菌生物合成纳米硒条件优化及活性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生防菌的枯草芽孢杆菌XP(Bacillus subtilis subspecies stercoris strain XP)不仅具有较强的耐硒与耐盐能力,而且还可将毒性较高的无机硒转化为安全性高、生物活性好的纳米硒(SeNP),然而目前其合成SeNP的效率并不高。为提升菌株XP生物合成SeNP的效率,该研究针对其合成工艺条件做了进一步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范围量值的初始亚硒酸盐Se (IV)浓度、摇床转速、XP接种量;其次,将这三个因子作为影响因素,以SeNP产量为响应指标,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响应面法获得枯草芽孢杆菌XP产SeNP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XP合成纳米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Se (IV) 3.4 mmol/L、摇床转速157 r/min、菌株XP接种量9.9%,此发酵条件下纳米硒的产量达到1.82mmol/L,相对优化前提升了60%以上。此外,通过种子发芽试验,进一步证明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硒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可有效提升油麦菜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

关键词: 发酵 响应面法 枯草芽孢杆菌 纳米硒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酶处理对银杏汁中银杏内酯B和总酚释放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银杏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复合酶处理对银杏内酯B和总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α-淀粉酶添加量、糖化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银杏内酯B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淀粉酶添加量为6 U/mL、糖化酶添加量为9 U/mL、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银杏内酯B和总酚含量最高,银杏内酯B含量为(49.29±0.87)μg/mL,总酚含量为(455.18±4.05)μg/m L,分别是酶解前的(1.82±0.02)倍和(1.32±0.02)倍,明显提高了目标产物的含量。

关键词: 银杏 复合酶处理 银杏内酯B 总酚 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云港地区甜瓜-秋冬甘蓝周年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蔬菜 2023

摘要:甜瓜和甘蓝轮作可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甜瓜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甜瓜采用多层覆盖长季节栽培模式,秋冬甘蓝以露地栽培为主。作者根据江苏省连云港市甜瓜和甘蓝的种植现状,通过两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甜瓜-秋冬甘蓝周年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甜瓜、秋冬露地甘蓝的栽培要点。

关键词: 甜瓜 秋冬甘蓝 周年生产 绿色栽培技术 江苏连云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