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剑尾鱼微卫星DNA的筛选
《中国水产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为材料,经Mbo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组DNA后,选取500~2000bp的片段连接到经BamHⅠ酶切的pUC18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部分基因组文库。采用设计合成的(AC)7、(GT)7重复序列为引物,PCR筛选部分基因组文库,对其中9个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共获得24个微卫星序列,其中Perfect(完美型)13个,占54.2%;Imperfect(非完美型)3个,占12.5%;Compound(混合型)8个,占33.3%。表明(AC/GT)n在剑尾鱼的基因组DNA中含量非常丰富。同时,根据其中3个克隆微卫星的侧翼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剑尾鱼基因组DNA,结果均扩增到目的片段。而且,这3对引物扩增出来的微卫星片段在非选育的剑尾鱼中显示出多态性,而在近交系19代则表现为单态,为剑尾鱼的实验动物化遗传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与变化趋势分析
《海洋环境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1年11月大亚湾15个调查站、20个生物种类共计63个生物样品的Cu、Pb、Cd和Hg含量检测结果,阐述了大亚湾近期海洋经济种类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水平。结果表明:鱼类、蟹类、虾类和头足类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别为:Cu0.16~11.85、Pb0.17~0.54、Cd0.02~0.25和Hg0.007~0.087mg/kg。虾蟹和蟹类体中Cu、Pb、Cd和Hg含量最高,鱼类最低,头足类居中;本调查结果除Pb的含量略高于1992年的调查结果外,Cu、Cd和Hg的含量略低于或相当于10年前的调查水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衡量,目前大亚湾鱼类、虾、蟹类和头足类生物体中Cu、Pb、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未超标准,经济种类生物体重金属安全卫生质量尚好。


东、黄海带鱼的摄食习性及随发育的变化
《海洋水产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8月期间收集的 1986尾带鱼食性的分析 ,发现带鱼的食物包括80余种生物种类 ,主要以甲壳类和鱼类为食 ,其余类群所占的比例很少。带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摄食生态位发生转移和扩大 ,食性类型由浮游生物食性逐渐转变成游泳动物食性 ,摄食范围由狭食性逐步向广食性转变。这些转变既减少了大个体与小个体之间的食物竞争 ,又增强了带鱼摄食的种间竞争能力。另外 ,结果还表明带鱼的摄食强度在发育过程没有显著的变化。


A3α肽聚糖对牙鲆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口服不同剂量的A3α肽聚糖 (A3α -PG)对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体表粘液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 (Acidphosphatase,ACP)及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力的影响。饲料中A3α -PG添加量分别为 0 (对照 ) ,0 .0 5 % ,0 .10 % ,0 .2 0 % ,0 .4 0 % ,0 .80 %和 1.6 0 % (质量比 ) ,饲喂天数为 4 0d。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A3α -PG时 ,牙鲆体表粘液、肾脏、肝脏和肌肉中SOD、ACP及AKP活性各异 ,其中SOD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粘液、肝脏、肌肉、肾脏 ;ACP活性大小依次为肝脏、肾脏、肌肉、粘液 ;AKP活性大小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 ,粘液中则检测不到AKP。饲料中添加A3α -PG后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各组织中SOD活性变化不大 ,未见显著性差异 (P>0 .0 5 )。ACP活性 ,肌肉与粘液中未见显著提高 ;而在肝脏中 0 .0 5 %和 0 .4 0 % (质量比 )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其ACP活性 ,与对照差异显著 (P <0 .0 5 ) ;在肾脏中 ,0 .2 0 % (质量比 )剂量组使其ACP活力得以显著提高 (P <0 .0 5 )。AKP活性呈现不同组织变化趋势各异 ,肌肉中没有明显提高 ,而在肾脏与肝脏中 ,除两个低剂量组 (0 .0 5 %和 0 .10 % ) (质量比 )未能使AKP活力得以显著提高外 ,其他剂量组?
关键词: A3α肽聚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牙鲆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锦纶经编网片的拉伸力学性能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标准实验室环境里,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简称UHMWPE)和锦纶(POLY-AMIDE,简称PA)经编网片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具有同等单纱线密度、名义股数和网目尺寸的条件下:(1)UHMWPE经编网片比PA经编网片网目强力最大提高了41.3%;(2)UHMWPE经编网片比PA经编网片纵向断裂强力最大提高了42.4%,而断裂伸长率最大降低了75.4%;(3)UHMWPE经编网片比PA经编网片横向断裂强力最大提高了23.5%,而断裂伸长率最大降低了65.6%.结论可供网具设计以及网片材料选配时参考.


3种滤食性贝类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摄食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 0 3年 4月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法 ,研究了长牡蛎、紫贻贝、栉孔扇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清滤率 (CR)和摄食率 (IR) ,实验时间持续 3d ,水温 17℃。实验中每 1种贝都分别投喂 :(1)叉鞭金藻 (对照藻 ) ,(2 )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去藻过滤液 1.5L ,(3)叉鞭金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细胞。结果表明 ,塔玛亚历山大藻过滤液 ,对 3种贝的清滤率的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3种贝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叉鞭金藻混合液的清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1) ;而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摄食率和保留率 3d间无显著变化 ;实验期间 ,随时间的变化 ,牡蛎对混合液的清滤率变化最大 ,贻贝次之 ,扇贝则无明显著变化 (P >0 .0 5 ) ;如果以摄食率作为指标 ,贻贝在控制赤潮方面的潜力较大 ,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真鲷仔稚鱼微粒饲料中DHA与EPA最佳比例的研究
《海洋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制备4种n-3HUFA含量相同 ,DHA和EPA含量比(m(DHA)∶m(EPA))分别为1.70∶1 ,2.00∶1,2.30∶1和2.60∶1的微粒饲料 ,探讨DHA与EPA的配比对真鲷 (Pagrusmajor)仔稚鱼生长、存活和体内相关成分的影响。30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m(DHA)∶m(EPA)≥2.30∶1的2种微粒饲料与m(DHA)∶m(EPA)≤2.00∶1的2种微粒饲料相比 ,真鲷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该比例即m(DHA)∶m(EPA)≥2.30∶1应是真鲷微粒饲料中DHA与EPA的最佳配比。养殖试验结束后 ,对仔稚鱼体内相关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 ,仔稚鱼体内DHA的含量随微粒饲料中DH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真鲷(Pagrus major) 微粒饲料 m(DHA)∶m(EPA)


不同类群九孔鲍免疫防御机能的比较
《水产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类群的九孔鲍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类群的九孔鲍免疫机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复壮鲍(养殖10个月,个体大小为51.8~59.2mm)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都明显高于退化鲍(养殖20个月,个体大小为37.4~43.1mm)(P<0.01),与野生九孔鲍(个体大小为67.7~76.7mm)相比,复壮鲍细胞免疫机能略高于野生鲍,体液免疫机能则明显低于野生鲍。九孔鲍血细胞在吞噬活动中具有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的功能与特点,活性氧的产生与九孔鲍自身生理、环境温度以及异物数量等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环境温度由25℃下降至18℃,九孔鲍的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都有明显的下降。退化鲍在25℃和18℃条件下血淋巴液的抗菌活力水平差异性不明显。酚氧化酶存在于九孔鲍血淋巴液中,但其活性水平不高,在各类九孔鲍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明显,不能确认为九孔鲍的主要体液免疫因子。


AFLP分子标记构建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初步研究
《高技术通讯 》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LP分子标记结合"拟测交"策略,以中国对虾的单对杂交亲本及其F1代为作图群体,应用MAPMAKER EXP/3.0软件,分别构建了中国对虾雌、雄的遗传连锁图谱.在中国对虾的雄性连锁图谱中,74个标记组成了5个连锁群(遗传标记数量大于3)、7个三联体、13个连锁对,总图距为951.5 CM,最大连锁群的长度为206.2 CM,最短的为7.4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2.8 CM;雌性连锁图谱中,由66个标记组成的5个连锁群,4个三联体,13个连锁对,总图距为712.7CM,连锁群的长度介于7.7CM~128.2CM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0.7 CM.估算的中国对虾基因组总长度为2000 CM,所构建的连锁图谱分别覆盖了基因组长度的47.5%和35.6%.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比较基因组作图以及基因定位与克隆创造了条件,并对今后其他海洋生物遗传图谱的构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即食麒麟菜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性
《营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评价即食麒麟菜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安全性。方法: 通过营养成份、重金属、微生物指标的分析,以及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对即食麒麟菜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即食麒麟菜的主要成分中蛋白和脂肪含量极低,总膳食纤维含量高达88.6%,矿物微量元素中以锌、钙含量最高;重金属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值,无毒性,无致突变作用。结论: 即食麒麟菜是一种功能型的保健食品,是食用安全的新资源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