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动物营养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鸡蛋磺胺间甲氧嘧啶残留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机选择32周龄、体质量1.6 kg的蛋鸡80羽进行试验,在饮水中分别添加159 mg·L~(-1)(标签推荐最高剂量)和79.5 mg·L~(-1)的磺胺间甲氧嘧啶,连续用药5 d,分别作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停药后收集鸡蛋样品。鸡蛋样品采用Qu ECh ERS方法进行前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鸡蛋样品中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残留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发现,高剂量组在休药后第1、3、5、10、16、20、24天鸡蛋磺胺间甲氧嘧啶残留量分别为2 497.3、220.1、38.9、6.0、1.3、0.5、0.1μg·kg~(-1),低剂量组在休药后第1、3、5、10、16天鸡蛋磺胺间甲氧嘧啶残留量分别为694.3、45.2、15.5、1.5、0.1μg·kg~(-1)。磺胺间甲氧嘧啶在鸡蛋中的消除速率为0.4~0.6μg·kg~(-1)·d~(-1)。高、低剂量组分别在停药后第5天和第3天鸡蛋中磺胺间甲氧嘧啶残留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如采用标签推荐最高剂量,建议休药期控制在5 d以上。
关键词: 鸡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磺胺间甲氧嘧啶 消除 休药期


不同氮处理对温室膜下滴灌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我国设施农业肥料利用效率偏低的现状,采用滴灌施肥技术,以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施氮频率对甜瓜氮磷钾吸收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保证甜瓜产量的前提条件下,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达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目的。【方法】以甜瓜品种‘一品天下208’为试材,在温室内进行了覆膜滴灌种植试验。根据温室内收集的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修正公式确定灌水量,采用1.0ETc进行灌水。试验设置3个氮肥水平,85 (N_1)、125 (N_2)、160 kg/hm~2 (N_3);3个施氮频率,5 d (F_5)、10 d (F_(10))、15 d(F_(15)),共9个处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膨大期测定甜瓜叶片净光合速率,成熟期测定干物质累积量、氮磷钾吸收量、产量及品质。【结果】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甜瓜净光合速率随施氮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高频次施氮处理(F_5)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中频次施氮处理(F_(10))和低频次施氮处理(F_(15)),平均增加了17.4%和56.1%。在同一施氮频率下,高氮处理(N_3)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高于低氮处理(N_1)和中氮处理(N_2),平均增加了22.6%和9.8%。在低氮(N_1)和中氮(N_2)条件下,提高施氮频率能够促进甜瓜干物质累积及氮磷钾吸收量,而在高氮(N_3)条件下,F_5和F_(10)处理下的甜瓜产量差异不显著(P <0.05)。在相同施氮频率条件下,高氮处理(N_3)的产量为25.30 t/hm~2,均高于低氮处理(N_1)和中氮处理(N_2),平均增加了7.2%和0.4%,但是高氮(N_3)处理与中氮(N_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 0.05)。在同一施氮频率下,中氮处理(N_2)的果肉品质最佳,施氮量不足或者过量都不利于甜瓜品质的改善;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中频次施氮处理(F_(10))下的果肉品质均高于高频次施氮处理(F_5)和低频次施氮处理(F_(15))。【结论】施氮量和施氮频率控制在125 kg/hm~2和10天时,甜瓜的品质最佳,产量略低于施氮量160 kg/hm~2和施氮频率5天。但从化肥减量和降低人工成本角度考虑,N_2F_(10)是最佳的处理组合。


碱蓬SgP5CS基因过表达提高拟南芥耐旱性
《浙江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脯氨酸是植物中的渗透调节物质,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是其合成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为探究P5CS基因功能,克隆了碱蓬SgP5CS基因并导入拟南芥,使其在拟南芥中过表达,然后进行相关指标测定和耐旱性鉴定。结果显示,干旱胁迫诱导2周后,SgP5CS过表达的拟南芥植株具有较长的根系,同时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表明SgP5CS基因在拟南芥中过表达能够增强拟南芥耐旱性。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碱蓬中SgP5CS基因的功能及其在植物中的抗旱机制奠定了基础。


桑品种强桑1号秋叶老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
《蚕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叶片老化进程差异显著的2个桑品种强桑1号和农桑14号为材料,通过测定与植物叶片老化相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初步探讨桑树秋季桑叶老化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桑树抗老化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植物激素乙烯和脱落酸含量均随叶片老化显著变化,可作为桑叶老化的代表性指标。强桑1号桑叶中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植物激素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农桑14号,但并没有随老化进程呈现显著变化;而脯氨酸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与农桑14号没有显著差异。这些指标对于桑树叶片老化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番茄潜叶蛾对4种茄科植物的适应性研究
《植物检疫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是茄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本文研究了番茄、马铃薯、茄子和辣椒4种寄主对番茄潜叶蛾产卵选择、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对4种寄主的产卵偏好性强弱依次为番茄>马铃薯>茄子>辣椒。辣椒上卵发育历期最长,幼虫孵化后不能完成发育。番茄上成虫前期存活率高于马铃薯和茄子,但总发育历期较长。该虫取食番茄叶片时的单雌产卵量和雌虫寿命高于其取食马铃薯和茄子叶片。其取食番茄、马铃薯和茄子叶片时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43 4、0.140 6、0.113 3。综上所述,番茄潜叶蛾的最适寄主为番茄;在辣椒上无法完成生长发育;在马铃薯和茄子上种群增长潜能较强,具有暴发成灾的可能。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茄科植物 产卵选择性 生长发育 种群增长参数


不同品种蛋鸭蛋品质比较分析
《中国家禽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不同品种蛋鸭蛋品质的差异性及相关性,试验随机选取300日龄绍兴鸭、山麻鸭、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四个品种鸭蛋各30个,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四个品种的蛋形指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绍兴鸭的平均蛋重、蛋黄色度显著高于缙云麻鸭(P<0.05);绍兴鸭的蛋壳强度极显著高于山麻鸭(P<0.01),显著高于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P<0.05);绍兴鸭的蛋壳厚度极显著高于山麻鸭、缙云麻鸭、攸县麻鸭(P<0.01);山麻鸭的蛋黄比例显著高于绍兴鸭(P<0.05);山麻鸭的蛋壳厚度极显著高于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P<0.01);缙云麻鸭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绍兴鸭(P<0.05);四个品种相比绍兴鸭的蛋壳质量为最优,缙云麻鸭的新鲜度为最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绍兴鸭和缙云麻鸭蛋形指数与哈氏单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缙云麻鸭和攸县麻鸭蛋壳强度与蛋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攸县麻鸭色度与哈氏单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缙云麻鸭哈氏单位与蛋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品种间存在不同差异。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果品加工废水中糖类物质的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臭氧发生器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废水中的糖类物质,通过重铬酸钾法和苯酚-硫酸法检测12种糖类物质的化学需氧量CODcr(Chemical Oxygen Demand)值与含糖量,对比经低温等离子体不同时间处理后糖类物质的含糖量的改变与CODcr的降解效率,进一步分析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果品加工废水的可行性.数据显示:糖类物质CODcr值与其质量浓度、摩尔浓度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C、H、O原子个数与CODcr关系为:1 mmol(CH2O)CODcr值为2.49±0.25 mg/L.12种糖类物质经经臭氧发生器和低温等离子体不同处理时间后的糖含量和CODcr值都呈下降趋势.两种方式处理10~40 min时CODcr值下降趋势较大,在40 min后趋于平缓.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60min后,CODcr值下降到初始溶液CODcr值的42%~49%、糖含量下降到初始溶液糖含量的44%~59%;经臭氧发生器处理60 min后,CODcr值下降到初始溶液CODcr值的45%-53%、糖含量下降到初始溶液糖含量的49%~65%.结果显示: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CODcr的降解效果与糖含量的降低都优于臭氧发生器,说明低温等离子体对果品加工废水中糖类物质有降解作用,对水质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臭氧发生器 低温等离子体 果品加工废水 糖类物质 化学需氧量(CODcr) 糖含量


芍药MADS-b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适应性进化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MADS-box是一大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尤其是在植物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已经公开的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MADS-box相关的基因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芍药MADS-bo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注释,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保守基序以及适应性进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芍药中鉴定出23个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在209~244 aa之间,相对分子量介于24.29~28.13 kD之间,氨基酸组成以Leu含量最为丰富.系统进化树的分析表明,23个芍药MADS-box基因可分为AP1亚族、AP3亚族、PI亚族、SEP1亚族、AG亚族、AGL亚族和SEP3亚族等7个.保守基序分析发现,所有芍药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中都包含有高度保守的MADS和K-box基序,均属于MIKCC型基因.适应性进化分析发现,PlMADS基因虽存在有正选择的分支,但大多数分支受到强烈的负选择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芍药MADS-box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花器官发育 MADS-box基因 适应性进化


一株橡胶降解菌Rhizobacter gummiphilus NBRC 109400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挖掘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hizobacter gummiphilus NBRC 109400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降解天然橡胶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为进一步探究该菌株降解天然橡胶的作用机制,挖掘菌株可能存在的功能特性,本研究使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R. gummiphilus NBRC 109400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完成图进行基因预测、功能注释以及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并对其橡胶降解蛋白进行挖掘.该菌株基因组大小为6 398 100 bp,GC含量为69.72%.该基因组共预测得到9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其中2号基因簇与来自菌株Delftia acidovorans SPH-1的delftibactin金生物矿化基因簇同源并进行了探究.定位了该菌株的橡胶降解关键蛋白LatA橡胶加氧酶,同时,预测到一个可能与菌株降解橡胶途经相关的同工蛋白CPZ8707230.全基因组序列已提交至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CP024645.以上研究将为菌株NBRC 109400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及橡胶降解特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Rhizobacter gummiphilus NBRC 109400 全基因组完成图 橡胶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