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大亚湾真鲷资源状况研究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在大亚湾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真鲷群体的分析表明,真鲷生殖群体约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入湾产卵,主要分布于湾口至湾中岛礁的周围水域,群体的优势体长为450—600mm(56.9%)、优势体重为1500—3500g(59.8%),年龄组成以3—6龄鱼为主(66.7%);成鱼和鱼苗产量自1986年以来急剧减少,至1999年鱼苗年产量仅为1986年的0.9%,表明大亚湾的真鲷资源严重衰竭。

关键词: 真鲷 群体组成 资源变动 大亚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工厂化养殖水处理系统的装备技术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CSCD

摘要:工厂化养鱼 (尤其是全封闭高密度养殖方式 )是依靠工艺和设施装备技术的支撑 ,运用生态学原理及环境条件控制手段进行科学养殖。本文围绕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主要工艺环节 (去除固体废弃物和水溶性有害物质、消毒、增氧、调温、水质测控 )中涉及的装备技术和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 工厂化养鱼 海水 水处理 装备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翘嘴红鮊和海南红鮊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翘嘴红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Bleeker)和海南红Erythroculterrecurviceps(Richardson)的眼、肝、心、肾和背部白肌5种器官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器官组织的LDH,肾脏和心脏的MDH及眼和心脏的SOD等同工酶谱带相似。一些器官组织的EST、MDH和SOD同工酶有特异性地表达,条带数目及各酶带的活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和物种特异性。

关键词: 翘嘴红 海南红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Ⅱ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CSCD

摘要:系统研究了桑沟湾浮游植物的周年变动 ,并对中国北方两个典型养殖海湾———莱州湾和桑沟湾的养殖模式及其与浮游植物数量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桑沟湾浮游植物数量在 3月份达到高峰 ,此时的主要物种是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 (Grev.)Cleve)和海链藻 (Thalas siosirasp.)等。在桑沟湾 ,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不明显 ,硅藻在全年都是主要类群。在实验进行的 1 2个月当中 ,始终都是硅藻占绝对优势 ,其中 1 0个月很难见到其他藻类 ,只有两个月发现水中有极少量的甲藻。通过对莱州湾和桑沟湾具体情况的比较 ,作者发现 :海带对浮游植物的压制作用强于扇贝 ,扇贝的代谢作用有可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繁殖。从浮游植物的年际变化也可以看出 ,养殖模式对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关键词: 莱州湾 桑沟湾 浮游植物 优势种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苏里白鲑的生化遗传结构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1年10月于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捕获野生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ensis Berg)30尾,体长30~45 cm。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对其肝脏、肌肉等组织的LDH、MDH、ME、IDH、G3PDH、ADH、GDH、PGI、CAT、AAT、EST、SOD等同工酶进行电泳,并对其表型进行生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LDH同工酶的3个位点上都有基因复制,位点间不杂合;在其他同工酶上未见有位点复制或加倍。在检测到的12种同工酶是由26个基因位点编码;其中 G3pdh-1、Pgi-3和Est-1等基因位点呈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11.5%,平均杂合度为0.043。与大多数其他鱼类相比较,乌苏里白鲑在生化遗传水平上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乌苏里白鲑 同工酶 多态座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鲍人工养成阶段养殖环境中的周丛纤毛虫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成阶段杂色鲍Haliotisdiversicolor外壳的周丛纤毛虫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演变。共观察到3纲9目35属58种纤毛虫,缘毛类Peritrichida的种类最多,有23种。在养成阶段的早期,周丛纤毛虫的优势类群为钟虫类;在养成阶段的中、后期,周丛纤毛虫的优势类群演变为聚缩虫类,其中交替聚缩虫Zoothamniumalternans占绝对优势;文中还对各种环境因子对养殖环境中的周丛纤毛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周丛纤毛虫 种群变化 养成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毛颚类的研究状况与展望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 CSCD

关键词: 中国 毛颚类 进展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斑鱼一氧化氮合酶cDNA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一氧化氮合酶 分子克隆 钙调蛋白结合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水螅水母类生态研究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调查资料,对东海水螅水母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数量分布、生态类群等作了探讨。结果表明:鉴定到种的水螅水母类有61种,其中侧管水母(Dipleurosomapacificum)、四十字盘水母(Staurodiscustetrastaurus)、无手斜球水母(Hybocodonatentaculatus)和两手拟触丝水母(Paraloveniabitentaculata)等4种是国内首次记录;热带假帽水母(Pseudotiaratropica)、多手毒水母(Toxorchispolynema)和高华丽水母(Aglanthaelata)等3种为东海首次记录。大洋性种有15种,其总N/O值为3.07,外海性种类略强于近海性。半口壮丽水母(Aglaurahemistoma)占绝对优势(64.1%),其分布往往与暖流消长有关。本区水螅水母类可分为近岸广温性、近岸暖水性、外海广温性和大洋暖水性等生态类群;近岸广温类群的种类最多(66%),大洋广温类群丰度较高;它们的演替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不同水系的变化。

关键词: 水螅水母类 生态学 东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亲虾反季节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CSCD

摘要:20 0 1年 1 1月 1 8~ 2 8日自日照水产研究所等几处中国对虾越冬室筛选性腺有一定发育并已交尾的雌虾 36尾 ,并采用光线控制、水温控制、饵料调节、性腺催熟等方法 ,促使对虾性腺快速发育。至 2 0 0 2年 1月 1 0日从性腺培育成熟的对虾亲虾中选取 3尾 ,使用 0 5m3 塑料桶进行苗种培育。实验结果表明 ,中国对虾不经过常规的越冬管理 ,只要具备对虾亲虾发育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时间内性腺即可发育成熟 ,并能进行正常苗种培育

关键词: 中国对虾 亲虾 反季节 苗种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