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学科建设
《农业科技管理 》 2011
摘要:学科建设能构筑创新平台,有效地整合资源,培养人才,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优化学科、培养人才、加大投入、完善制度等,以期为促进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新型膨化甘薯脆片加工技术
《农产品加工 》 2011
摘要:甘薯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享有"营养保健食品"之美誉。据《本草纲目》记载,甘薯"味甘、平、无毒;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
《生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以期通过调节种植期和种植密度,实现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生产的光温优化调控。以郁金香品种世界珍爱(Tulipgesnerianacv‘World Favorite’)和金检阅(Tulipgesnerianacv‘Golden Parade’)为试材,通过不同种植期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定量分析了种植期和密度对郁金香发育进程及外观品质动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单株吸收辐热积(Photo-thermal Index,PTI)为尺度,建立了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花期与外观品质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郁金香花期和各外观品质指标的预测效果较好。模型对各生育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95,对萌芽期、展叶期、现蕾期和采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7、1.3、2.9、1d。模型对株高、展叶数、茎基长、茎基粗、花颈长、花颈粗、花蕾长和花蕾直径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R2分别为0.97、0.97、0.98、0.98、0.98、0.97、0.98和0.97,RMSE分别为30.8、0.2、3.5、0.1、5.5、0.1、1.2mm和0.4mm。模型对A、B、C级出花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分别为0.95、0.97、0.96,RMSE分别为0.8%、0.3%、0.9%。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参数少,可为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生产中种植期和种植密度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大麦耐盐性与其主要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选用102份大麦品种,采取双重对照法,考查了处理和对照的株高、主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主穗排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成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10个性状。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指数作为衡量其单项耐盐能力大小的指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大麦在一定盐分浓度胁迫下其主要性状表现进行了研究。不同因子指标集团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成活率、株高和单株粒重这3个指标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一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穗下节间长、主穗长、主穗排数和单株粒数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二级指标。单株穗数在3个因素组都没有较大的负荷量,可不考虑作为耐盐性评价的指标。


科技强农 创新推广模式
《江苏农村经济 》 2011
摘要:淮安市农科院紧扣淮阴区蔬菜、生猪两大产业发展实际,深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着力推广应用农业"三新"成果,入户率达98%,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作推广新品种。在充分转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