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低氮胁迫对高羊茅IAA生长素代谢组影响的研究

草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大量元素之一,增施氮肥虽然有利于植物产量的提高,但是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牧草类作物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受贫瘠土壤胁迫的危害更加严重,然而相应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本文以禾本科牧草资源高羊茅为研究对象,利用LC-ESI-MS(液相色谱电离串联质谱)分析了正常和低氮条件下高羊茅叶片中的代谢组分,两种材料中分别稳定检测到1424和1251种代谢产物,利用O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析方法,鉴别到低氮处理后主要有13种代谢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其中包括了生长素IAA。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8个IAA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其表达在低氮处理后均被诱导,另外通过测定IAA激素的含量,也证实了IAA在高羊茅缺氮处理后升高这一事实。本研究为高羊茅氮缺乏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在生产中通过喷施IAA来缓解植物应对氮缺乏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羊茅 低氮处理 代谢组 生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冬虫夏草来源真菌的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分离自青海省果洛州冬虫夏草子座内的一株真菌(Cs-ZZ23)进行鉴定,并对其抑菌活性作初步探究。方法:利用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了该菌株对6株供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中的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的特征一致,多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多个高山被孢霉菌株同源性在99%,因此确定该菌株为高山被孢霉,而且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有抑制作用。结论:菌株Cs-ZZ23为高山被孢霉,其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关键词: 高山被孢霉 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分类鉴定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肥施用量对花溪芜菁甘蓝种子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快国审牧草新品种的应用推广速度,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N、P、K 3因素5水平对花溪芜菁甘蓝种子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了肥料因子与种子产量之间的关系数学模型;经该模型分析,施尿素112.4 kg/hm~2+钙镁磷肥123 kg/hm~2+硫酸钾96.4 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为2918.06 kg/hm~2,产达值291 806元/hm~2。各因素对种子产量的作用以磷肥最大,氮肥其次,影响较小的是钾肥。经济性状对种子产量的贡献大小为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数>株高>单株角果数>单角种子数>千粒重,提高主花序长和有效分枝数可最有效地提高花溪芜菁甘蓝的种子产量,其次是提高株高。

关键词: 花溪芜菁甘蓝 农艺性状 种子产量 数学模型 施肥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根部侵染草莓炭疽菌的致病动态变化过程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组织学和细胞学水平上了解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病原菌致病机理及其与寄主的互作机制,通过草莓炭疽菌分生孢子液接种侵染健康草莓幼苗根,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侵染过程,研究草莓根部浸染草莓炭疽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接种12 h,95%的分生孢子萌发;接种24 h,69%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或附着枝并形成侵入钉开始侵染根表皮细胞;接种48 h,产生大量菌丝并纠结成网状;接种4 d,少量的根尖开始变褐;接种9 d,整个根系几乎变为黑褐色,产生少量分生孢子盘;接种13 d,侵染菌丝扩展到主轴根微管柱,新的分生孢子产生,完成一个侵染循环;接种20 d,侵染菌丝入侵到达叶柄和花茎;接种41 d,侵染菌丝扩散到叶柄表面并侵染叶柄腺毛;接种55 d,侵染菌丝入侵到达叶片并侵染叶片腺毛,组织细胞开始崩解死亡,叶片上形成典型的炭疽病病斑。[结论]:C.fragariae能通过根侵染到整株植株,属于系统性侵染。

关键词: 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草莓炭疽病 侵染过程 定殖 附着胞 附着枝 荧光显微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覆盖玉米基因组的18对SSR引物,对270份贵州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及六大种质类群代表系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显示:18对引物供检测10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5.7,变幅在2~10,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53。根据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经中心化变换后,按类平均法(UPMGA)聚类分析,分为6大类,其中第Ⅱ大类和第Ⅳ大类又分为2个亚群,与贵州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地理来源和系谱一致,六大种质类群代表系各自单独成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以20%抽样比例,最大遗传距离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能最大限度保存原种质库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玉米 SSR 地方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等位基因 核心种质库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黄壤区辣椒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贵州黄壤区施用新型肥料对辣椒种植的增产效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型(BSX)、稳定性(WDX)、包膜型(BMX)缓释肥和长效氮肥(CXDF)4种新型肥料对‘博辣5号’辣椒的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肥料可以明显影响辣椒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分配,辣椒氮素积累快速增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较干物质分别提前17~26 d和28~45 d,且氮素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期也较干物质缩短7~23 d,表明氮素积累的发生时间要先于干物质积累;与普通复合肥(FHF)处理相比,新型肥料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均出现明显滞后,以BMX处理的滞后时间最长,但是WDX处理的快速增长持续期较短且最大积累速率最高,说明稳定性缓释肥可实现养分短时间内的高效利用;BSX和BMX处理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占总干物质和总氮的比例分别为62.9%和20.1%、73.3%和20.5%,而WDX处理则分别为59.3%和11.6%,说明保水型和包膜型缓释肥相对有利于辣椒花后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同化,而稳定性缓释肥则更有利于花前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FHF处理相比,施用新型肥料(保水型、稳定性和包膜型缓释肥)可显著提高辣椒的氮素利用效率,以稳定性缓释肥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66.74kg·kg~(-1)、44.28 kg·kg~(-1)和54.6%.新型肥料适用于贵州辣椒种植栽培,以稳定性缓释肥的施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 新型肥料 贵州辣椒 干物质 氮素 积累与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代乳粉对成年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对饲喂代乳粉可以改善黔北麻羊羔羊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代乳粉对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中应用代乳粉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将健康无病,体重、年龄一致的成年黔北麻羊6只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两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单笼饲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5%、5%代乳粉。试验持续45d,分3期,每期15d,包括14d预饲期和1d采样期。结果显示,1)代乳粉对瘤胃液pH、微生物蛋白产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试验1组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间瘤胃微晶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及木聚糖酶活数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1组、试验2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1组、试验2组的瘤胃乙酸、丙酸、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数值高于试验1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2组血浆葡萄糖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总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血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补饲代乳粉可改善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及部分血浆生化指标;综合来看,以5%水平较好。

关键词: 代乳粉 瘤胃发酵 血浆生化指标 成年黔北麻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性黄壤锰胁迫下油菜产量及氮磷钾锰含量的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酸性黄壤中锰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取酸性黄壤进行土培试验,研究了锰胁迫下油菜生物学性状、产量及氮磷钾锰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锰胁迫可刺激油菜生长,油菜株高、根鲜重、地上部鲜重和籽粒产量略高于正常施肥;中锰胁迫抑制作用显现,油菜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变化不大,根鲜重、根长度略有下降。高锰胁迫明显抑制油菜生长,在苗期至现蕾期,中锰胁迫油菜新叶边缘附近出现淡黄色病斑,高锰胁迫新叶边缘干枯,叶片向上卷缩似"勺"状,此时油菜地上部锰含量达1433 mg/kg。根鲜重、根长、地上部鲜重、籽粒产量分别比施氮磷钾减少15.2 g/株、4.67 cm、16.9 g/株和3.4 g/盆。施用适量碳酸钙可消除酸性黄壤油菜锰中毒症。

关键词: 锰胁迫 锰毒症 油菜 酸性黄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新品种‘黔果1号’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果1号’火龙果是‘紫红龙’的大果型紫红肉芽变新品种。植株长势强。果实椭圆形,果萼端开口小且深,不易裂果。果着色好,风味浓。果实大,平均单果质量460 g,最大单果质量786 g,可食率81.6%,可溶性固形物13.6%,可滴定酸0.37%。每年开花结果 8~10批次。

关键词: 火龙果 红肉 芽变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磷(Olsen-P)的演变特征及土壤磷素的累积状况,分析土壤磷素累积与土壤有效磷的响应关系,明确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为西南黄壤地区科学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择试验中6个处理分别是不施肥(CK)、偏施氮钾肥(NK)、常量氮磷钾肥(NPK)、常量有机肥(M)、减1/2有机肥+减1/2氮磷钾肥(1/2 M+1/2 NPK)和常量有机肥+常量氮磷钾肥(MNPK)。分析西南黄壤性水稻土19年(1995—2013)土壤Olsen-P含量与植株吸磷量,研究土壤Olsen-P的变化规律及土壤累积磷盈亏状况,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Olsen-P的响应关系,明确西南黄壤性水稻土的农学阈值,并分析Olsen-P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长期施用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Olsen-P含量,各施磷处理Olsen-P年增长速率在0.72—2.47 mg·kg~(-1)·a~(-1),其中MNPK处理Olsen-P增长速率最大,NPK处理最小,主要与施肥量的高低有关;有机肥配施化学磷肥比单施化学磷肥和单施有机肥更能有效地促进作物对磷素的吸收;不施磷处理土壤磷素一直处于亏缺状态,施磷处理土壤磷素盈余量为176—1 200kg·hm~(-2),其中MNPK处理磷素盈余量最高;土壤累积磷盈余量与土壤Olsen-P增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土壤中磷素每盈余100 kg·hm~(-2),NPK、M、1/2M+1/2NPK、MNPK处理Olsen-P含量分别提高4.0、2.0、3.2和2.0 mg·kg~(-1);土壤每年磷盈亏和Olsen-P含量与磷肥施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磷肥用量(纯P)17.4 kg·hm~(-2)时土壤磷盈亏呈持平状态,西南黄壤性水稻土Olsen-P的农学阈值为15.8 mg·kg~(-1);对应的施肥量(纯P)为每年37.2 kg·hm~(-2)·a~(-1)。【结论】土壤有效磷随土壤磷素盈余而变化,同时与磷素投入量密切相关,当磷肥用量(纯P)为17.4 kg·hm~(-2)·a~(-1)土壤磷素呈持平状态。当磷肥用量(纯P)为37.2 kg·hm~(-2)·a~(-1)时,可获得较高作物产量,磷肥当季利用率高,且磷素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当磷肥用量(纯P)大于37.2 kg·hm~(-2)·a~(-1)时,作物产量对磷肥用量无响应,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增加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土壤中累积磷盈余量一定的情况下,西南黄壤性水稻土长期单施化学磷肥提升土壤Olsen-P的速率大于施用有机肥处理。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壤性水稻土 有效磷 磷盈亏 农学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