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镉胁迫下3种改良剂及其浸提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在不同浓度重金属镉(Cd)胁迫下添加商品有机肥、泥炭和稻秆及其浸提物,以期获得不同物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将有机肥、泥炭和稻秆及其浸提物分别添加到镉浓度分别为0.5、5.0和10.0 mg/kg的土壤中,并在水稻分蘖后期(移栽后60 d)测定其株高和分蘖数。【结果】1低浓度0.5 mg/kg镉稻田中,按照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机肥>泥炭浸提物>稻秆>有机肥浸提物>稻秆浸提物>泥炭;2中浓度5.0 mg/kg镉稻田中,按照修复效果大小依次为有机肥浸提物>有机肥>泥炭浸提物>泥炭>稻秆浸提物>稻秆;3高浓度10.0 mg/kg镉稻田中,按照修复效果大小依次为泥炭>有机肥浸提物>有机肥>稻秆>泥炭浸提物>稻秆浸提物。【结论】在不同浓度的镉胁迫下,3种改良剂及其浸提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不一致。因此,在稻田镉治理中,应该先考虑稻田镉污染浓度,然后考虑添加不同的改良剂和用量,以到达最佳的治理效果。


贵州不同生态条件对黔草5号高羊茅生产性能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贵州不同生态条件对黔草5号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贵州5个生态条件下黔草5号与约翰斯顿高羊茅(CK)连续两年的产量及其品种抗逆性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1)5个试点间,随着海拔的升高,两个高羊茅供试品种产量呈下降趋势,海拔最高的威宁试点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低于其它试点,独山、贵阳两个中低海拔试点产量表现较佳。2)两个高羊茅品种间,黔草5号产量在各试点均极显著(P<0.01)高于约翰斯顿,表现出较佳的生产性能。3)黔草5号的综合抗性优于约翰斯顿,且在营养品质上,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约翰斯顿(CK)。因此,黔草5号因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品种抗逆性及营养价值,理论上值得大力推广生产。


小麦新种质P13的抗条锈性鉴定及抗病机制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小麦新种质P13对条锈病的抗病性及其抗性机制,为P13种质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铭贤169为感病对照,用6个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3、CYR29、CYR31、CYR32、CYR33和Hybrid46-8)对P13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采用自然诱发法鉴定P13的田间抗条锈性;以P13和铭贤169为材料,采用常规的夏孢子悬浮液涂抹法接种条锈菌CYR29,以不接种为对照,然后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结果】苗期P13对CYR32表现为免疫,对CYR29、CYR33和Hybrid46-8表现为近免疫,对CYR23表现为高抗,对CYR31表现为感病。P13在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均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P13接种条锈病菌CYR29后,其叶片内POD、PAL、PPO、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高于未接种植株和感病对照铭贤169。【结论】P13对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其在贵州小麦生产及抗病育种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赤散囊菌MAPKs超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菌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赤散囊菌Eurotium rubrum全基因组序列为对象,利用HMMER软件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s,HMM)结合BLAST的方法鉴定了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超家族。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鉴定蛋白进行分析,并利用MEME软件进行了保守性基序的预测及活性位点注释。分析结果表明,赤散囊菌基因组包含了4个MAPK蛋白,分别属于Hog1-type、Mpk C-type、Slt2-type和Fus3/Kss1-type类型;3个MAPK kinase(MAPKK)蛋白,分别属于MKK1-type、Pbs2-type和Ste7-type类型;3个MAPK kinase kinase(MAPKKK)蛋白,分别属于BCK1-type、Ste11-type和Ssk22-type类型。保守性基序分析及注释结果表明,MAPKs超家族蛋白都包含了蛋白激酶活性位点"-D[L/I/V]K-"以及保守性的ATP-binding标签序列。MAPK与MAPKK蛋白分别包含了"-Tx Y-"和"-SD[I/V]WS-"磷酸化位点,且MAPK蛋白还包含一个保守性的common docking基序(CD motif),而MAPKKK蛋白则包含了一个功能不明的保守性基序,其一致性序列为"-GTPYWMAPEV-"。研究结果为揭示MAPKs信号途径在赤散囊菌中参与调控的生物学过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赤散囊菌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MAPK激酶(MAPKK) MAPK激酶激酶(MAPKKK)


贵州10个油菜主推品种油脂品质及农艺、经济性状比较分析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搜集了贵州10个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通过大区互比、统一栽培管理,利用红外光谱仪对10个油菜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及农艺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产量在2 274.3~3 157.2kg/hm2之间,平均达到了2 756.1kg/hm2,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5.89%~6.55%之间,油酸含量在55.77%~72.77%之间,亚油酸含量在11.86%~20.06%之间,亚麻酸含量在10.07%~11.62%之间,芥酸含量在0.1%~2.31%之间。


持续干旱对金荞麦生长、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草地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对持续干旱胁迫的适应对策和能力,揭示其抗旱机制,本试验以8个优异金荞麦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模拟干旱胁迫法,研究持续干旱下金荞麦细胞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和植株生长情况,并利用主成分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金荞麦的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等渗透调节物质累积,维持细胞膨压;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保护细胞膜免遭伤害。SS的渗透调节能力强于Pro。SOD和CAT酶在活性氧清除反应过程中,首先发挥作用。抗旱性强的金荞麦非光化学猝灭升高,保护细胞及光合结构不受损伤;叶面积、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地下生物量增加保证了较高的水分利用率。8个金荞麦材料的抗旱性顺序为:JQ6>JQ3>JQ2>JQ4>JQ1>JQ8>JQ5>JQ7。


长期施肥下黄壤无机磷组分空间分布特征
《华北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长期施肥对黄壤中不同组分磷累积、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的含量均较不施肥处理有明显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显著减少,施肥主要增加了Ca_2-P、Ca_8-P、Fe-P、Al-P含量,而对Ca_(10)-P、O-P含量影响较小。Ca_2-P、Ca_8-P、Fe-P、Al-P、Ca_(10)-P、O-P以表聚为主,同一土层上表现为O-P>Fe-P>Al-P、Ca_(10)-P>Ca_2-P>Ca_8-P。不同形态的无机磷含量随土层深度呈现垂直分布规律,在0~100 cm土层中无机磷形态以O-P、Fe-P为主,且该比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从长远来看,有机无机配施促使无机磷组分在土壤剖面的移动得以放缓,还不足以影响到地下水质量,更有利于黄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紫茎泽兰种子沉降特征研究
《草地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种子外形特征和冠毛特征进行观测,并利用飞行试验和模拟探讨其飞行能力,以期探索其种子传播规律。通过线性回归得出不同高度飞行速度的相关系数r值比较大,F检验成极显著相关,拟合较好;种子长度、质量和种子冠毛间的夹角与沉降速度呈负相关,冠毛与种子间的夹角呈正相关,随着高度的增加,种子长度与冠毛长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也逐渐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