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基于C#的冬小麦虚拟生长可视化系统实现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精确表达冬小麦单株及群体三维动态生长过程,提高其模拟的真实感和实时性,利用株高、茎粗、叶长、叶鞘以及节间的几何参数构建了冬小麦动态生长模型。田间试验表明,冬小麦株高、茎粗、叶长、叶鞘以及节间随生长天数呈递增变化;随叶位升高,主茎叶片定形后的长度在拔节前、后均先递增后降低,对应节间的最终长度呈递增变化,最终粗度呈递减变化。基于C#开发环境和3DS max 2014图形平台驱动几何模型,设计开发出了一套集冬小麦单株及群体形态模拟、生长动态变化及场景渲染的可视化系统,从而实现了冬小麦生长全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的虚拟综合管理。

关键词: 冬小麦 虚拟生长 可视化系统 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小麦新品种黔麦20号的选育与应用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麦20号是以贵农775为母本,夏繁28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黔审麦2014002号)。2012—2013年贵州省小麦区域试验2年18点次平均单产为4 350kg/hm2,比对照增产2.59%,增产点率60%以上。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3 913.5kg/hm2,较对照增产9.3%,75%的试点增产。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好、适应性广、抗寒、抗倒伏等特点,在贵州省小麦主产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贵州 小麦 黔麦20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辣椒单叶光谱特征及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及时、准确无损地估测辣椒叶绿素含量,获取辣椒长势,通过田间试验,分析2个辣椒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辣椒单叶反射光谱、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和盛果期叶绿素含量的特征波段长辣6号为680和2026 nm,火焰山为360和1349 nm,特征波段下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1、0.994、0.891和0.678(P<0.01)。不同品种辣椒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强弱均表现为长辣6号>火焰山。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长辣6号为0.66、0.69和0.68(P<0.01),火焰山为0.39、0.36和0.41(P<0.05)。

关键词: 辣椒 氮素 SPAD 叶绿素 单叶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蔗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发掘果蔗抗病基因,促进果蔗抗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并为后续通过基因聚合分子育种提高果蔗品种的广谱抗性奠定基础,本研究根据已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抗病果蔗品种黔糖5号的RNA进行扩增,共获得7条果蔗富亮氨酸重复的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leucine rich repeat,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这7条果蔗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均具有NBS典型结构域,且彼此间在氨基酸水平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与7个已克隆的典型植物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7条果蔗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与基因RPM1和RPS2的亲缘关系较近,需进一步进行基因全长克隆和功能验证来确定含有这些片段的基因功能。

关键词: 果蔗 抗病基因 富亮氨酸重复的核苷酸结合位点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sgt3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功能鉴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马铃薯茄啶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sgt3)的启动子序列并对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进行启动子的克隆,构建了该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gfp::gus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1304sgt3p,以pCAMBIA1304为阳性对照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片瞬时表达及稳定遗传转化,结合GUS组织化学染色对其进行功能鉴定.【结果】电泳图表明为1条长约2 500bp的特异扩增条带,瞬时表达和稳定遗传表达的烟草叶片的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显示gus基因在转化烟草叶片中高效表达,并且低于阳性对照,非转化烟草叶片中无表达.【结论】成功克隆到sgt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2392bp的启动子序列并且该启动子具有活性.

关键词: 马铃薯 茄啶鼠李糖基转移酶 启动子克隆 功能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果蔬中甲醛含量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五氟苯肼与甲醛进行衍生,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果蔬中甲醛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在温度为60℃超声波条件下直接提取衍生30 min,离心纯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外标法定量。优化的色谱条件为: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0∶30,V/V),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8 nm。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量检测限可达到0.114 mg/kg,在0.114~57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甲醛添加量分别为1.14、8.55、17.1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1.4%~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2.6%~5.0%(n=6)。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稳定性好、检测限低,适合果蔬中甲醛含量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果蔬 甲醛 高效液相色谱 五氟苯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的合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多糖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功能性质的研究成为食品化学领域比较活跃的研究方向。文中以具有生物活性的燕麦β-葡聚糖为底物,利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为酯化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合成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SG)。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OSG的取代度随反应时间和OSA添加量的增加而提升,而随反应温度和燕麦β-葡聚糖浓度的增加呈先提升后降低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响应曲面试验表明,在OSA添加量一定的情况下(0.6 m L),反应时间(X1)、燕麦β-葡聚糖浓度(X_3)以及反应时间(X_1~2)、反应温度(X_2~2)、燕麦β-葡聚糖浓度(X_3~2)的二次项对OSG的取代度有显著影响(P<0.05)。当反应时间为4.66 h,反应温度为45.6℃,燕麦β-葡聚糖浓度为2.18 mg/m L时,可获得最大取代度(0.038 2)的OSG。~1H-NMR确认了OSG的成功合成。

关键词: 燕麦β-葡聚糖 改性 取代度 响应曲面 核磁共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保存和利用贵州三叶木通资源,采用AFL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省部分县(市)的31份三叶木通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两种标记方法分别通过8对引物扩增出9 252条、11 643条DNA谱带,多态性条带分别为8 818、11 643,扩增多态率分别为95.31%和100%,说明供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2)AFLP和ISSR方法所得遗传相似系数区间分别为0.762 3~0.893 5和0.828 9~0.917 1,说明不同种质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3)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85处,31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分别被聚为5组(AFLP)和3组(ISSR),其中26号(7-4-中1)、27号(8-1-1)、28号(8-3-中)和30号(9-3-中1)4个资源及31号(9-4-1)和29号(9-2-S1)2个资源在两组分析方法中分别处于同一亚组内,说明其为亲缘关系较近的样本,且样本4号(2-2-N1)、8号(3-1-S1)和样本26号(7-4-中1)、27号(8-1-1)两两相似系数最大,可能是同一来源的种质。

关键词: 三叶木通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AFLP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贵州超高产水稻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水稻中优608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氮肥和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不同超高产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K)显著增产,增幅为10.87%~23.82%,其中以T2增产效果最佳,增幅达23.82%。2水稻植株氮磷钾含量变化的总趋势一致,即在整个生育期内呈下降趋势,氮钾肥后移有利于提高水稻植株后期的氮磷钾含量,符合超高产水稻的需肥特性。3氮钾肥后移能较好地促进水稻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平衡发展。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即施氮(纯氮)255 kg/hm2(施用比例为基肥40%+蘖肥20%+穗肥30%+粒肥10%),施磷(纯磷)135 kg/hm2(磷肥全部做基肥),施钾(纯钾)240 kg/hm2(施用比例为基肥40%+蘖肥45%+穗肥15%),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最佳。

关键词: 超高产水稻 氮钾肥后移 养分含量 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鸭茅品种(系)在渝西地区的品比试验

草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在渝西地区生态适应性强的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品种(系),本试验从物候期、生长状况、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等方面连续两年对01472、79-9、02-116、01-103、金牛、阿索斯、宝兴、安巴8个品种(系)的鸭茅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材料均能适应渝西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02-116生长速度最快,连续两年干草产量最高,分别可达15 914和17 031kg·hm~(-2),金牛茎叶比(干)最低,两年分别为0.26和0.24,营养价值最高。根据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综合评价得出,02-116和金牛表现出优于其它鸭茅品种(系)的潜力,适合在渝西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鸭茅 品种(系) 渝西地区 生态适应性 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