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乌苏里江哲罗鲑的年龄结构、性比和生长

动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哲罗鲑 年龄结构 性比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夜光藻与浮游生物关系的数学模型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2年4-5月在东海122°~123°30′E、29°~32°N海域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中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春季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平均丰度高达6531ind·m-3(41~48576ind·m-3),夜光藻呈南北高、中间海域低的分布特征;高密集区(>10000ind·m-3)位于东海北部122°30′E以东、31°30′~32°N和南部29°~29°30′N海域;长江口及杭州湾近海(122°15′E以西)丰度低。夜光藻丰度与网采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R=0.75,P<0.001);与表层水样中硅藻和大型浮游桡足类丰度呈非线形相关关系,前者可用YieldDensity模型拟合,后者可用JohnsonSchumache模型描述。

关键词: 夜光藻 浮游生物 东海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沿海帘蛤科贝类主要经济种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动物学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地对我国帘蛤科中的主要养殖种类如菲律宾蛤仔、青蛤、文蛤等的繁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苗种培育技术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解决制约我国蛤类养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子 (足够的优质健康苗种和相应的养殖技术 )提供参考。

关键词: 蛤类 苗种繁育 海水养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喹乙醇在鲤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组织浓度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鲤血浆及组织中喹乙醇的浓度。该法采用C1 8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三蒸水(1 5∶85) ,检测波长为 372nm ,样品用 1 5 %的三氯乙酸沉淀蛋白 ,离心取上清液进样。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喹乙醇在 0 2— 2 5 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检测限为 0 0 4 μg/g ,平均回收率为 85 93 %— 1 0 0 2 % ,不同浓度水平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测定结果均小于 1 0 %。以 30mg/kg鱼体重的剂量口灌给药 ,通过对喹乙醇在鲤体内的血药浓度经时曲线过程分析 ,发现其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 :消除相半衰期T1 / 2k5 876h ,吸收相半衰期T1 / 2ka1 466h ,达峰时间Tp3 91 3h ,达峰浓度Cmax3 0 2 5ug/mL ,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40 6 92mg/L·h ;并对用药后组织药物浓度和单次、多次灌药后肌肉中喹乙醇的残留量及以原型排出体外的喹乙醇进行了测定 ,获得了单次灌药后鲤肌肉、肝脏、肾脏和多次灌药后鲤肌肉中喹乙醇的代谢规律 ,测得原型药物排出体外的量占总灌药量的 6 9%。该项研究全面了解了喹乙醇在鱼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对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以及无公害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喹乙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施氏鲟的人工繁殖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6尾雌性养殖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人工催产,其中4尾雌鲟顺利排卵;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成熟卵7.7kg,共计42.77×104粒;以"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28.82×104粒,受精率67.37%;孵出鱼苗12.69×104尾,孵化率43.63%。本研究对人工催情方法和活体取卵方法与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工养殖亲鱼催产效应时间长于野生鱼(已报道);不同时间取出鱼卵的授精效果差异较大,即成熟卵均能受精,但受精率随产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经产雄鱼与初产雄鱼间精子活力差异显著,经产雄鱼精子平均快速泳动时间及精子寿命均长于初产雄鱼精子。

关键词: 施氏鲟 人工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杆状病毒一个DNA片段序列测定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杆状病毒 DNA碱基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与虾鳃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关系的确立

中国病毒学 2003 CSCD

摘要: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养殖对虾的一个主要病原,也是目前发现的基因组最大的动物病毒(基因组约290kDa,双链环状)。WSSV病毒粒子为卵形杆状,外被囊膜,囊膜在尾部延伸成一长尾。它不仅能感染对虾,还能感染其它淡水及海水甲壳类。养殖对虾被感染后,3—10d内累积死亡率可达100%,给对虾养

关键词: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 细胞膜 结合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鳔器官的发育对人工培育鱼苗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CSCD

摘要:论述了鳔器官的发育对海水鱼类人工培育苗种的影响。仔鱼期鳔的形成和充气是影响闭鳔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鳔发育异常一是导致仔稚鱼死亡 ,二是导致脊柱前凸。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影响海洋闭鳔鱼类鳔器官充气的因子有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充气量、水表面的油膜、温度、盐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影响仔鱼到水表面吞饮空气 ,影响鳔的充气率。仔鱼摄食EPA和DHA含量低的饵料后 ,活力差 ,仔鱼到达水表面吞饮空气的能力下降 ,鳔的开腔率降低。此外仔鱼体内甲状腺素的含量可能对仔鱼鳔的开腔率产生影响

关键词: 发育异常 脊柱前凸 营养因子 环境因子 甲状腺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沙群岛中北部重要岛礁鱼类资源调查

水产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年4月和1999年5月,采用手钓、延绳钓和流刺网作业在南沙群岛的渚碧、南薰、东门、美济、赤瓜、永署和华阳等7座珊瑚礁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鱼类资源调查。累计投入的捕捞努力量分别为手钓357钩·时、延绳钓4220钩、流刺网19750m,单次作业努力量手钓6~18钩·时、延绳钓40~480钩、流刺网40~2400m。捕获鱼类180种,渔获量1860尾1540.4kg,其中手钓102种1225尾196.8kg,延绳钓36种82尾1234.7kg,流刺网70种553尾108.9kg。按岛礁平均,渔获率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手钓为351.1尾·(100钩·时)-1、51.9kg(100钩·时)-1,延绳钓为2.6尾·(100钩)-1、39.0kg·(100钩)-1,流刺网为51.4尾·(1000m)-1、7.5kg·(1000m)-1。礁坪区流刺网的渔获率和CPUE为170.3尾·(1000m)-1、23.1kg·(1000m)-1,均高于礁缘浅水区和礁缘深海区。捕获的主要经济种类有鲨鱼、裸胸鳝、石斑鱼、笛鲷、裸颊鲷、鹦嘴鱼和隆头鱼科鱼类等。华阳和永暑礁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东门、美济和南薰礁次之,也有一定的生产价值;赤瓜和渚碧礁基本没有开发价值。

关键词: 鱼类 资源调查 珊瑚礁 南沙群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