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大鳞裂峡鲃的年轮特征

水生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鳞裂峡鲃(Hampala macrolepidot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裂峡鲃属(Hampala),在我国属濒危鱼类[1]。国外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内仅分布于澜沧江下游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境内支流[2]。

关键词: 大鳞裂峡鲃 年轮特征 鳞片 耳石 鳃盖骨 脊椎骨 澜沧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温对鼠尾藻卵子排放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成熟的鼠尾藻生殖托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13~23℃)、光照度(3000~12000lx)和光照周期(15L∶9D,12L∶12D,9L∶16D)对鼠尾藻排卵及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在20~23℃范围,有利于鼠尾藻卵子的排放;在3000~12000lx范围内,光照度越高,越有利于鼠尾藻卵子的排放;光周期不是影响卵子排放的主要因素,光照度是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重要因子;温度是制约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关键因子,水温低于16℃时不利于幼孢子体的快速生长。

关键词: 鼠尾藻 卵子 孢子体 温度 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工作的时效性、规范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对当前官方评议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科学分类通报、规范评议程序、提出解答问题和明确评议方法等4项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技术性贸易措施 通报 评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颡鱼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遗传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其主要功能是负向调控肌肉的生长发育。采用PCR-SSCP技术对黄颡鱼MST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分型,并与其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内含子部分检测到1个缺失位点和2个突变位点(T1003del、G1022A和T1063G),基因型分别为:AA、AB、CC、CD和DD;在第三外显子部分检测到1个突变位点(T132C),基因型分别为:EE和EF。关联性分析表明,AA基因型个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头长和体重显著大于CD和DD基因型(P<0.05),AA基因型雌性个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头长、尾柄高、尾柄厚和体重也显著大于DD基因型(P<0.05)。由此推断,AA基因型是影响雌性黄颡鱼生长性状的有利基因型,DD基因型是影响雌性黄颡鱼生长性状的不利基因型,可以尝试利用这两个位点对雌性黄颡鱼进行标记辅助选育。

关键词: 黄颡鱼 MSTN 突变位点 多态性 生长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商品氯氰菊酯农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细胞内含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抗氧化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膜脂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氰菊酯暴露下,藻细胞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抑制程度随氯氰菊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72h半效应浓度(EC50)为4.89mg·L-1.藻细胞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对氯氰菊酯响应迅速,在暴露初期较为敏感,24h后趋于平稳.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中等浓度组(3.2,5.6mg·L-1)上升趋势最为显著.SOD活性则呈现出低浓度(1.0,1.8mg·L-1)促进、高浓度(>3.2mg·L-1)抑制效应.氯氰菊酯可使藻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氯氰菊酯浓度越高,藻体内MDA含量越高.研究结果表明,对藻细胞SOD活性的抑制及膜脂过氧化可能是氯氰菊酯对蛋白核小球藻产生毒害作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氯氰菊酯 毒性 蛋白核小球藻 生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微生物信号降解酶基因aiiA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2 CSCD

摘要:根据已知的微生物信号降解酶基因aiiA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探针,以从海洋分离的微生物ZD02的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编码蛋白aiiA信号降解酶的基因aiiA序列,产物经PCR验证后用于构建克隆载体pMD18-ZD02aiiA,并以此克隆载体为模板,以带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基因,经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17b,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ZD02aiiA。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测定等,结果表明:克隆基因已正确插入到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序列和读码框正确,为海洋微生物ZD02信号降解酶基因的体外重组和诱导表达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细菌 信号降解酶因aiiA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淡水鱼类游泳速度的初步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以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等4种淡水鱼类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型渔用循环水槽测量其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在20.50±1.00℃,体长为16.88±1.99 cm的鲫相对临界游速为7.69±0.59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8.64±0.60 BL/s;水温在13.02±1.00℃,体长为31.85±2.89 cm的鲈鱼相对临界游速为2.10±0.14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2.37±0.11BL/s;水温在18.52±1.00℃,体长为29.46±1.79 cm的鳜鱼相对临界游速为2.50±0.19 BL/s,相爆发游速为4.38±0.24 BL/s;水温在15.57±1.00℃,体长为22.56±2.26 cm的罗非鱼相对临界游速为5.33±0.29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6.00±0.40 BL/s。

关键词: 临界游速 爆发游速 鲈鱼 鳜鱼 罗非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鲈鲤驯化养殖试验

河北渔业 2012

摘要:对采自乌江流域毕节段的204尾不同规格野生鲈鲤进行了驯化养殖试验。在驯化养殖过程中通过为其营造仿野生环境,采用活性鱼饵加人工配合饵料相结合的驯化方式,经过65d的驯化,可摄食配合饵料,成活率为62.7%。

关键词: 鲈鲤 驯化 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方剂对鲫鱼热应激蛋白HSP 70表达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4种中草药方剂AH、CD、Ⅳ和APS,每日按体质量的3%混饲鲫鱼30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监测适温(18℃)及热刺激(28℃)1 h后的鲫鱼脑及肝脏中HSP 70表达水平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鲫鱼体内2种组织中HSP 70的表达量在热刺激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适温和热应激条件下,鲫鱼肝脏组织中HSP 70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脑组织。而AH组、IV组和APS组热刺激后HSP 70 mRNA含量升高,但CD组热刺激后HSP 70 mRNA转录水平降低,且在肝脏中表达水平降低极为显著。4种方剂中尤以补血养气为主要功能的AH方剂在鲫鱼肝脏中对HSP 70表达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适温及热应激条件下,分别是对照组的4.86,3.43倍。因此,中草药方剂AH对促进鲫鱼HSP 70基因高水平表达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鱼体抵抗热刺激防止热损伤,可作为有效的鲫鱼抗热应激备选药物。

关键词: 中草药方剂 鲫鱼 荧光定量PCR HSP7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一株合浦珠母贝共附生乳酸菌

南方水产科学 2012

摘要:从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粘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抗菌物质产生菌F9,利用16S rDNA方法鉴定该菌株为棒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该菌的抑菌谱,发现该菌发酵液上清液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H2O2)的影响后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等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该菌发酵液抑菌物质进行超滤分析及蛋白酶处理,可推断该抗菌物质为分子量在5~10 kDa的蛋白类物质。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菌株F9 16S rDNA 鉴定 抗菌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